李家超稱本港經濟增長已由負變正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挑戰在於政治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一個傳媒圍訪活動上表示,上任將近2年,香港經濟增長實現負變正,從2022年負增長3.7%變成2023年正增長3.3%。工資中位數也從2.1萬元增至2.35萬元,兩年來上升11%,是市民實實在在的重要感受。

李家超指出,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最大的挑戰不在於經濟和金融方面,而是政治因素。
李家超指出,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最大的挑戰不在於經濟和金融方面,而是政治因素。

李家超指出,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最大的挑戰不在於經濟和金融方面,而是政治因素。他表示曾聽過有資金不問價錢下盡快撤離香港,認為是擺政治姿態,明智的投資者會知道長期投資會有起伏,而政治對市場的影響不會持續太久。

他又認為,不少人對國際金融中心只有很狹隘理解,以為只是股票買賣,但當中還包括便利融資、銀行活躍程度、保險密度、貨幣流動等,其中香港發債水平亞洲第一,世界百強銀行有七成半在香港營運,本港保險密度全球第一,香港佔人民幣離岸交易八成,因此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很穩固。

對於市民北上消費的熱潮,他就認為市民與內地往來,正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做得有成效的一部分。

本港為世界四大航運仲裁中心之一

至於本港去年貨櫃碼頭吞吐量跌至第10,李家超指,談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不應只看集裝箱量,更重要是航運創造的價值,指本港船舶註冊排名全球第4,有助提升經營者收入,包括律師、會計、融資等增值服務,效率方面名列前茅,香港亦是4個世界航運仲裁中心之一,因此對本港競爭力有信心。

李家超又指,本屆政府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以及區議會選舉,形容是兩項重大、重要的工作,又指安全穩定對香港很重要。香港不時被人與新加坡比較,李家超形容,新加坡是建設性的競爭對手,但兩地扮演的角色不同,不應比較太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