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滔稱腎臟移植創近年新低 籲加強推廣捐贈

醫學專科學院副院長李錦滔表示,本港器官移植的情況不理想,今年首半年只完成19宗遺體捐贈的腎臟移植,是近幾年的新低。特區政府正與內地積極探討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今年3月曾隨團到廣東省視察國家衞健委人體組織器官移植與醫療大數據中心的李錦滔表示歡迎,指全球各地都有跨市、跨省、跨國互助機制,希望機制能幫助香港病人,「多一個就是多一個」。

李錦滔表示,本港器官移植的情況不理想,今年首半年只完成19宗遺體捐贈的腎臟移植,是近幾年的新低。
李錦滔表示,本港器官移植的情況不理想,今年首半年只完成19宗遺體捐贈的腎臟移植,是近幾年的新低。
李錦滔期望本港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能幫助香港病人獲更多機會接受器官捐贈。
李錦滔期望本港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能幫助香港病人獲更多機會接受器官捐贈。

李錦滔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等候器官移植腎臟的病人,一般需等5至6年時間才得到合適腎臟進行移植,部分患者在等候期間已去世,疫情亦影響醫院運作和器官移植的相關配套,導致捐贈數字偏低,希望加強推廣器官捐贈。他表示,一具遺體的器官,能幫助6至7個家庭,有死者家屬亦感恩決定捐出去世親人器官,在親人的最後階段可以幫助他人,呼籲市民及早向家人表明器官捐贈的意願。

器官捐贈中央登記名冊目前有超過35萬人登記,李錦滔認為,數字不算差,過去兩個月,每月都新增逾5000人登記,未有受登記冊遭干擾事件影響。他表示,登記名冊早前受不正當干擾,令人感到遺憾,擔心會影響市民對名冊的信心,希望市民的愛心能維持,將心比己。

現時本港只接受「腦死亡」死者捐贈器官,醫管局正積極研究仿效外國做法,接受以心臟衰竭死者的器官進行移植。李錦滔指,參考西班牙、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心臟衰竭死亡的腎臟移植個案,佔整體腎臟捐贈數字2至3成,顯示對增加器官供應有明顯作用,值得香港探討。

本身是腎病科醫生的李錦滔指,雖然目前腹膜透析技術進步,但器官移植對末期腎衰竭病人的健康,才最有幫助。他指,本港器官移植手術已能處理年齡小至2歲小童的個案,腎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達9成6,器官捐贈幾乎無年齡限制,只要捐贈者平日無健康問題,都適合捐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