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熙質疑港府以家長式管治方式禁煙是否合理

特區政府為致力降低本港的吸煙率,除連續兩年增加煙稅外,日前推出涉及短、中、長期的控煙策略,當中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及加味煙,同時建議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以及提高未完稅罰則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過去香港賴以成功的價值,就是讓市民可以擁有最多元、最包容、以及最有選擇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刀切禁止一切政府「不喜歡」的活動,認為控煙應小心平衡,質疑以家長式的管治方式禁煙是否合理。

梁熙:控煙須平衡大眾利益。(梁熙FB)
梁熙:控煙須平衡大眾利益。(梁熙FB)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宣布有關安排時指出,本港去年有約58萬名煙民,吸煙率是9.1%。他又指出,吸煙帶來的禍害,每年為全球帶來1.8萬億美元經濟損失,單是本港每年的損失也超過80億港元,強調政府一定有責任,持續推動控煙政策。

梁熙今日(14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討論控煙策略時表示,過去,香港一直的施政理念是對於政府不建議市民做的活動,例如酒精、賭博、雪茄、購買私家車等,就以徵收「特別稅」的方式,善用經濟手段作出規管,但仍然讓有需要、肯承擔代價的市民有選擇的空間。

梁熙指出,現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強控煙措施,但卻推翻過去的施政理念,提出「一刀切」禁止加味煙、薄荷煙、電子煙、加熱煙及水煙等,質疑這種家長式的管治方式是否合理。他表示,過去香港賴以成功的價值,就是讓市民可以擁有最多元、最包容、以及最有選擇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刀切禁止一切政府「不喜歡」的活動。

梁熙認為,局方是否貫徹過去一直沿用,並行之有效的施政理念,以加稅的方式,進動管煙工作,而不是一刀切的形式去進行規管,從以取得最好的平衡。梁熙提到,香港若可以在經濟上「超英趕美」甚者「爬頭新加坡」,當然會大力支持,但若規管市民的生活方式,成為全世界最嚴格的控煙城市,這又是否一件好事呢?因此,梁熙指,局方必須小心平衡,以免「先行先試」變成「先行先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