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恩健指華豐大廈火警濃煙蔓延 因有防煙門被「攝」開

佐敦華豐大廈上月發生的三級火,引起社會關注舊樓消防安全問題。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事發至今一個月,消防約見全部傷者和目擊市民後,相信火頭源於一樓有雜物起火,部分防煙門未有關上,令濃煙向上升至其他樓層,另外亦有防煙門在大火中被燒毀。消防處之前曾收過投訴,指華豐大廈有部分防煙門被「攝」開,消防有發出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今次火警後,已加強巡查華豐大廈,確保有關的消防安全問題已改善。

楊恩健指,消防處已調整巡查計劃,優先巡查商住混合樓宇,單在一個月已巡查2000次,並發出約600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
楊恩健指,消防處已調整巡查計劃,優先巡查商住混合樓宇,單在一個月已巡查2000次,並發出約600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
楊恩健指出,華豐大廈上月發生的三級火,有部分防煙門被「攝」開,導致濃煙向上升至其他樓層。
楊恩健指出,華豐大廈上月發生的三級火,有部分防煙門被「攝」開,導致濃煙向上升至其他樓層。

楊恩健在一個電視節目指,專責調查小組利用立體掃描器重組大廈發生火警前的情況,並用電腦軟件模擬火警起因,初步發現一樓有雜物燒著,由於有些樓層的防煙門被人「攝」開,濃煙經一、二樓沿著樓梯向上升,兩條樓梯充斥濃煙。他表示,最致命是濃煙,市民吸入濃煙可能暈倒甚至死亡。

他又表示,華豐大廈大火後,已調整巡查計劃,優先巡查商住混合樓宇,單在一個月已巡查2000次,並發出約600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政府取在7月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賦權有關部門介入未能遵辦消防安全指示的大廈,先進行工程,後收費。

楊恩健強調,檢控工作亦會同步進行,在商住樓宇公共地方的改善工程,往往涉及法團和財務問題,遲遲未能進行,但政府代辦工程成為慣常做法,會降低業主的主動性,因此要取得平衡,會優先處理高風險樓宇,目前超過10年仍未遵辦「消防安全指示」的樓宇,有200多幢,若因為業主失聯或不在港,導致無法聘請消防顧問進行工程,政府才會介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