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漢豪:長遠對賣地收入不感悲觀 正考慮以「片區模式」方式發展北都

鑑於近年經濟放緩,導地價回落,令特區政府的賣地收入「縮水」。截至本月初,特區政府的年度地價收入為123億元,包括賣出3幅土地,所涉及的73億元,和補地價的50億元,較原先估計的850億元,不足兩成。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較預測有落差,但對長遠賣地收入不悲觀,相信只要經濟好,賣地的收入便會好轉。她更提及,正研究採用「片區模式」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大型項目。

甯漢豪對長遠賣地收益具信心。(資料圖片)
甯漢豪對長遠賣地收益具信心。(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資料圖片)
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資料圖片)

甯漢豪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一向以來,特區政府在賣地收益,都存在不確定性,主要受到推出哪幅地皮和發展商出價等因素,從而影響到賣地的收益。與此同事,賣地收益亦包涵私人土地的補地價,當中亦存有不確定性,並非特區政府可以完全控制,因此,每年賣地的預算收入,與實際收入出現差異,不足為奇,以往亦曾經出現相關的情況。

她表示,原訂在賣地表內有12幅地,當中的3幅已成功賣出、1幅由房協承接,至於其餘的地皮,很大機會安排重推,她亦提及,現時沒有「水晶球」知道明年會賣哪些地,但特區政府於每季都會研判當時的情況,再作決定。甯漢豪強調,雖然本財政年度賣地收入較預測有落差,但對長遠賣地收入不悲觀,相信只要經濟好,土地收入就會好。

至於北部都會區內的6幅地皮,甯漢豪指,特區政府與發展商未能就補地價問題達成結果。因此,特區政府將入場進行收地,未來幾個星期會啟動收地程序。她又透露,日後特區政府冀借鑒內地一些新發展區的經驗,將採用「片區開發模式」發展。

甯漢豪解釋,例如在北部都會區內,有很多不同板塊的土地,如果涉及數十公頃的土地,當中包括私人住宅、商業發展,配搭公用的公園、道路等設施。政府會將整個片區透過招標交予開發商建設,有關的工程開支,將會反映在地價上,藉此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她表示,初步考慮在今年公布規劃用途的坪輋、打鼓嶺新市鎮、流浮山及新田科技城,有機會採用「片區模式」。

另外,今季政府停推住宅地,甯漢豪指出,住宅不可能常不推地,但連續流標對市場信心難免有影響,期望物色到較容易批出的地皮,可扭轉市場看法,日後不排除拆細啟德區地皮出售。

對於社會有意見認為財政緊絀下,應集中資源發展北部都會區,暫緩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甯漢豪就指出,不應在經濟欠佳時「叫停」項目,否則在經濟好轉、社會有需求時,就會缺乏土地供應,強調特區政府有絕對的決心推展人工島,爭取最快明年填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