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智方便」應用程式料本年底可做到「一網通辦」

政府推出的一站式服務行動應用程式「智方便」,預料到今年底能夠做到「一網通辦」。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表示,已有超過1100項不同政府服務或表格放入「智方便」,遠超目標,未來如有任何新服務,「智方便」亦必須能夠支援。

黃志光指出,「智方便」設有「小程序平台」的新功能,市民登入後,可直接使用不同政府部門的服務。
黃志光指出,「智方便」設有「小程序平台」的新功能,市民登入後,可直接使用不同政府部門的服務。
黃志光預料,政府服務行動應用程式「智方便」到今年底能夠做到「一網通辦」。
黃志光預料,政府服務行動應用程式「智方便」到今年底能夠做到「一網通辦」。

黃志光在電台節目指出,「智方便」設有「小程序平台」的新功能,市民登入後,可直接使用不同政府部門的服務,希望推動部分部門將其使用量較低的應用程式下架,再轉移到「智方便」,目前仍有70多個應用程式運作中,目標在未來兩年,將當中一半轉移至「智方便」。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早前開發了本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書輔助應用程式「港文通」,黃志光說,所有政府部門和政策局都已參與相關測試,涉及超過15,000名不同職系員工,例如將文件撮要及做資料搜集。被問到預期減省到多少工時及提升工作效率,他表示,暫時沒有這個統計,重申首要目標是更普及推廣應用「港文通」。

黃志光又提到,以政府熱線1823為例,職員現時會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初步撰寫回應,協助回覆查詢或投訴,至少減省三成的工時,可以更有系統地使用,在減少工序的同時毋須增加人手。

黃志光表示,人工智能AI發展潛能大,既要促進AI科技應用,亦要留意帶來的風險,因此要有相關指引,針對三大持份者,包括技術開發者、應用提供者及用家,關注當中的安全風險及道德倫理,平衡科技創新和應用。

對於相關指引建議危害及影響市民安全的用途、潛意識操控等屬於「不可接受風險」,建議全面禁止,黃志光認為,香港自由市場容許發展不同科技應用,對於有較高風險的行業,已有專責的法例規管,舉例說,醫療有很好的規管框架,如有額外風險,就再加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