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區盛產優質特色食材,形成別樹一格的飲食文化,更成就了不少聞名天下並廣受歡迎的惹味佳餚。
今次為大家推介4間分別以韓膳、和食、川菜及港餐作招徠的餐館,菜式融合傳統配方與現代烹調技巧,呈現出亞洲菜系不同形式的舌尖享受,絕對是悶熱天氣時的優先選擇。
文:Angela Chun
Yorucho夜蝶 味覺昇華摩登韓膳






剛於銅鑼灣開業的全新餐飲品牌「夜蝶」,店名改得型格,是主打現代韓食的創意食府。
餐廳兩位掌舵人Kevin Lam及Arnold Tse 都拿手炮製亞洲料理,將大家熟悉的韓國菜融合多種烹調方法,配合各國優質食材入饌,帶來突破傳統框架的用餐體驗。室內主要用餐區以Chef’s Table即廚師餐桌概念設計而成,開放式長枱可展示廚師即席烹調手藝,亦可增加廚師與食客之間互動。
菜式推介人參雞湯麵,把有韓國經典名物人參雞湯加拉麵炮製而成。湯底用人參酒及人參等將三黃雞煲煮至少8小時,加上仿照日式叉燒煮法的慢煮雞卷做配料,雞肉卷內包裹香料及人參碎粒,口感比傳統人參雞湯更有層次。另有韓式燒牛舌心及燒羊頸等自家原創新穎菜式,利用蔬果中和油膩感,夏天品嚐最適合。
Yorucho 夜蝶
地址:銅鑼灣登龍街28號永光中心16 樓
查詢:8401 3785
Thomas & T's 玩味港餐魚腩叉燒






精通環球多國菜的Thomas,對入廚煮食充滿熱誠。為了展現擅長烹飪港式美食、法國料理和日本餐的手藝,決定於中環開設自家品牌的餐館Thomas & T’s。
身兼老闆及行政總廚的Thomas,以廚師發辦(午餐$680起/位、晚餐$1,680/位)的形式經營,大部分菜式都以香港地道料理為設計靈感。
以Thomas自家原創的劍魚腩叉燒飯為例,精挑細選肉質分外彈牙的劍魚腩入饌。做法是在魚腩面層塗上赤味噌、清酒、味醂、玫瑰露炮製成的叉燒醬燒香,無論造型與味道都像叉燒般焦香鮮美。至於天婦羅花膠就經過繁複工序製成,令香港人最喜歡吃的花膠變成口感外脆內軟的香口料理。
Thomas & T’s
地址:中環閣麟街46-48號FOCO 22樓
查詢:9822 7957
Grand Majestic Sichuan 特調醬料辛香川菜






四川人最拿手以不同醬料調味,不但豐富味道層次,還能令菜式有更多變化。位於中環的川菜館Grand Majestic Sichuan 剛剛推出全新餐單,除精挑食材作菜,還嚴選蒜蓉醬、黃燈籠椒醬、剁椒、麻辣汁、發酵黑豆、煙燻竹筍、辣椒油、糯米酒及花椒粉等特調成醬汁及香料,令地道川式菜餚變得更香辣惹味。
傳統的蒜泥白肉改用澳洲豬腩肉,貪其肉香不帶豬羶味,肉質肥瘦均勻且爽口,加上自家秘製蒜蓉醬和青瓜片同吃,醒胃不油膩。另一道香糟鵝肝經多重工序,鵝肝加雞油慢煮令其細嫩滑溜,奉客時淋上發酵糯米酒、辣椒油與花椒粉製成的醬汁,又麻又辣,賣相吸睛。
Grand Majestic Sichuan
地址:中環遮打道16-20號歷山大廈3樓301號舖
查詢:2151 1299
和氣食堂 肥美海產鮮甜和食






日本餐在香港長期不乏捧場客,像是新開業的和氣食堂,就吸引了不少和食粉絲惠顧,成為近期人氣食府。
餐廳裝修以忍者道場為主題,充滿趣味的日式裝潢,店內設有卡座與壽司吧,營造東京街頭小店用餐氛圍。菜譜以時令食材設計成限定餐單,由產地直送龍蝦、吞拿魚、海膽、松葉蟹、赤蝦、鯛魚、北寄貝、八爪魚及油甘魚等當造海產,配合傳統日食烹調方法,凸顯食材最佳風味。
餐廳招牌之一是原隻龍蝦天婦羅蓋飯。煙韌有嚼勁的日本米上鋪有龍蝦天婦羅,每份龍蝦肉至少有300克,沾上薄薄一層炸漿,入口香脆鮮甜。另外,拖羅蓉海鮮丼定食,經過火燄燒香的吞拿魚腩蓉,配搭海膽、松葉蟹肉、帆立貝、八爪魚、北寄貝及三文魚子,啖啖多重鮮味。
和氣食堂
地址:黃大仙正德街103號黃大仙中心南館地下G12A號舖
查詢:2641 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