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本港過去10年肝癌新症確診的數字都維持在1,700-1,800宗左右,沒有大幅上落。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表示,肝癌確診時如果仍在早期,一般都會以外科手術處理,外科醫生會將腫瘤切除,當然首先要看看腫瘤有多大,然後決定切除肝臟的範圍有多大。
「但如果確診肝癌時已是中期甚至晚期,就未必適合做手術切除。中、晚期肝癌即表示肝臟腫瘤已經較大,若做切除手術,餘下的肝臟組織未必足夠讓病人存活,所以可能要改用非切除性治療,盡量控制病情。」
文:Charlotte
治療方案日新月異
近年比較多用到的其中一種方法是「肝動脈栓塞化療」:將栓塞物料連同化療藥物,沿大腿動脈進入肝臟動脈,同時可以藉影像檢查知道哪一條動脈血管是主要為腫瘤提供血液,然後在這條血管注射栓塞物料以及化療藥物,一來可以阻截血管提供養分給腫瘤,二來可以注入化療藥物令肝腫瘤的癌細胞受到控制。
另一種較新方法是「樹脂微球體局部治療」。李兆康醫生解釋:「做法是將導管沿大腿動脈進入肝臟動脈,然後放出一些非常細小的樹脂微粒進入腫瘤,這些樹脂微粒表面帶有放射性物質。經過周詳的計算,我們可預先知道從這條血管注射進入的放射物質,會積聚在肝臟腫瘤哪一個位置,從而評估出可以使用多大輻射量,同時會計算餘下的正常肝臟組織以及肺部會受到多少影響。在安全的情況下,用到最大的輻射量,務求達至最大療效。」
接受「樹脂微球體局部治療」的病人,一般都需要留醫一晚觀察,但大家可以放心,雖然注射了一些放射性物質進入身體,這些放射性物質基本上不會對家人構成影響,因為這些輻射其實不能穿透皮膚去到身體外面,所以毋須擔心會影響家人。
藥物治療或可縮細腫瘤
此外,如果肝癌確診時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地方,譬如淋巴核、肺部等,一些局部性的治療未必適合,可能要用藥物治療為主。李醫生表示,現時可用於治療肝癌的藥物有很多,包括不同的標靶藥物,例如一些可抑制腫瘤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就經常會用到,這類藥物可以阻止血管增生到腫瘤裏面為腫瘤提供養分,從而令腫瘤缺乏養分並逐漸萎縮。
最近亦有研究指出,免疫治療也是治療擴散性肝癌的可行藥物,有機會可以控制病情,令肝癌腫瘤發展停止甚至令腫瘤逐漸縮細。這是屬於比較新的治療方法,可以幫助已經出現擴散的肝癌病人。
肝癌雖然沒有可及早預防的方法,但可「提防肝癌變成晚期」。李醫生指出,譬如乙型或丙型肝炎帶菌者,或長期接觸到一些會引致肝癌的化學物質等等,屬於高危人士,醫生可能會建議他們定時定候去驗血,檢測肝癌指數,亦會提議定期照超聲波甚至電腦掃描,看看肝臟會否有腫瘤慢慢形成,這有助及早發現初期肝癌,預防肝癌變成中期至晚期。
肝癌高風險人士 5大常用檢查方法:
1. 肝臟超聲波
醫生會於患者近肝臟皮膚表面塗上潤滑凝膠,然後以聲波儀探測,反彈回來的聲波會即時經電腦轉成影像,讓醫生確認腫瘤的位置和大小。
2. 電腦掃描
可為肝臟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以確定腫瘤的立體形狀、尺寸和位置,影像較超聲波清晰。
3. 磁力共振掃描
藉磁場構成身體橫切面的影像,可顯示腫瘤位置、大小和立體形狀,以區分腫瘤屬良性或惡性,並觀察軟組織和肝臟血管狀況。
4. 肝血管造影
可找出為腫瘤供應養分的血管,從而了解腫瘤的確實位置。
5. 肝臟活組織切片檢查
能判斷腫瘤屬良性或惡性,也適用於肝炎、肝功能異常、肝衰竭、肝硬化等肝病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