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樂園位於大嶼山竹篙灣的整幅用地,均是填海而來,預留給迪士尼樂園第二期發展,工程於2009年1月完工,但一直丟空「曬太陽」。兩年前,曾有公司擬短期租用該土地作鮮花主題公園,但因缺乏電力道路等基建設施而告吹。

規劃作旅遊及康樂設施為主

本刊翻查資料,發現政府在1995年的《大嶼山東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中,將陰澳沿岸、青洲仔以東一帶及竹篙灣地區,劃為興建貨運碼頭及貨櫃後勤用地,但隨着港口貨運量增長下調,土木工程署在1998年進行研究,認為當地具旅遊及康樂設施發展潛力,政府其後修訂《分區計劃大綱圖》配合興建迪士尼樂園,將竹篙灣及其鄰近地區規劃為主題公園及有關的酒店、交通及其他基建發展,而大嶼山東北的其他地區亦以旅遊、康樂及其他與主題公園配合的發展為主。
竹篙灣首期填海工程達126公頃,用作興建迪士尼樂園主題園區及配套設施。至於預留作二期發展的60公頃用地,填海工程早於2009年1月完工,政府當時表明,迪士尼雖有認購權,但仍可用作各類暫時用途,只要這些用途與樂園發展互相協調便可。
基建設施欠缺未能地盡其用

不過,該幅土地自完工後一直丟空,直至2018年中,曾主辦電動方程式賽車的商人方仁傑與荷蘭花藝專家寶賀深合作,向政府申請短期租用該幅土地的其中11公頃,建設首個歐洲風格鮮花主題公園Kaleido Park,計劃引入荷蘭80多種花卉,預計投資逾億元,但翌年卻撤回申請。Kaleido Park聲稱基於各種原因,包括短期租賃年期限制、土地使用及通道規限、缺乏電力、水源和道路等基建設施,因而取消申請。
另有團體於2018年希望以短期租約形式,申請在該幅土地的部分地方用作球類練習場,但至今申請仍在處理中。換言之,該幅土地到目前為止仍未有決定作任何用途。
至今年年初新型肺炎爆發,政府在該幅土地上興建了臨時檢疫中心,首期800個單位已在7月中投入運作,第二期700個單位亦已於9月中落成,現正進行第三及第四期項目,目標在今年年底提供額外2,000個單位。由於檢疫設施不屬於《限制性契約》的核准用途,相信迪士尼亦有支持政府的防疫抗疫工作。
發展局:要符合《分區計劃大綱圖》

發展局回覆本刊查詢時表示,目前有關土地正用作臨時檢疫設施,由於全球疫情還未受控,政府仍然要做好準備和及時應變,相信使用有關土地作為支援臨時檢疫設施的安排會維持一段時間。
局方又指,儘管政府已決定有關土地現時毋須預留作擴建迪士尼樂園之用,但未來發展仍要符合《大嶼山東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作主題公園、度假酒店及相關用途。《限制性契約》亦訂定只可作相關商業、休憩、體育及文化等用途,不可用作與建房屋,並有建築物高度限制。
旅遊事務署回覆表示,考慮到現時全球旅遊業不景氣,政府現階段沒有計劃把有關土地作旅遊相關發展,但會以開放態度檢視用地的長遠規劃,如有需要會考慮尋求放寬有關限制或規定,以善用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