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中國香港隊選手,花了半年時間,揣摩《夢三國2》攻略技巧,憑着眾人的高昂鬥志,擊退多支勁旅,最終踏上亞運頒獎台。
眾人驚嘆聲中,這隊神級組合,作為非一般傳統體育項目選手,在沒有任何官方資助,凡事都要親力親為之下,究竟肩負了多少辛酸血汗?
香港有好的電競苗子,但沒有好的成長土壤。當實力足夠時,他們會選擇到其他地區發展。香港成為輸出電競人才的主場地,會否影響到香港電競運動未來發展?
今屆亞運首次將電競列入比賽項目,中國香港隊表現出色。隊長陳卓傑接受《堅雜誌》訪問時透露,原來他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成功組隊參賽,甚至他原定以教練身份參與,最後卻因「湊唔夠數」要披甲上陣。
疫情推遲比賽一年始組隊成功
為何會搞到如此狼狽?陳卓傑解釋,香港有很多電競高手,但是次比賽項目《夢三國2》香港並不流行,很多選手不願放棄自己專長改打另一款新遊戲,令找隊員參賽出現困難。
雖然疫情令亞運推遲一年舉行,卻讓陳卓傑有較充裕時間物色隊友。經過連番張羅,最終組隊成功。
「幾位都是老拍檔。」羅慶隆在訪問中表示,今次經歷令他獲益良多,從出發到比賽結束,十多天的亞運之旅,為大家留下深刻回憶。對於下屆2026年名古屋亞運會否捲土重來?他們暫時仍未決定。
羅慶隆: 市民將打機與電競混為一談
電競選手與一般運動員分別不大,黃金期只有6至7年,大概17至20多歲左右,無論是反應、手速及學習技巧,都是最好,最適合上場比賽。羅慶隆解釋,他們已到退役年齡,以自己為例,其實早已放下電競三、四年,發展其他事業,估不到今次有機會重拾電競比賽。
今次香港隊取得佳績,他們都認為有助外界對電競加深認識。羅慶隆表示,香港不乏電競高手,甚至揚威海外,但由於缺乏推廣,單靠私人或商界推動,未能達到普及化,仍有不少市民將打機與電競混為一談。有見及此,過去一段時間他們與不同社福機構合作,舉辦推廣電競的活動,以及小型分享會,讓公眾對電競有正確認識。
陳卓傑認同,雖然新一代家長再沒有「阿仔唔好打機,快啲讀書」心態,反而無論大人或小朋友都是「機不離手」,但說到會否讓子女全職打機,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陳卓傑: 年輕人「先讀好書」再選擇
現為「香港英雄聯盟」戰隊經理、電競賽事評述員,陳卓傑知道有不少年輕人希望入行,香港不缺乏新血,而且水平很高,但他建議年輕人「先讀好書」,讓自己有多些選擇。
想成為電競選手,陳卓傑強調需要有充足心理準備,這條路不好走,會相當艱辛乏味。電競與一般打機有很大分別,電競屬於競爭性運動項目,無論體能、智力等需求相當大,毅力亦很重要。電競選手每天最少要練習14至16小時:「一般人攰便停,但電競選手如何攰、如何不想練都要繼續。」其次,為提升本身技巧,需要觀摩其他賽區比賽,一般觀看逾百場比賽都屬平常事,這些事情日復一日不斷重複,沒有充足心理準備很難堅持。
對於電競的未來發展,陳卓傑與羅慶隆都希望有一個具規格的訓練場地。陳卓傑表示目前大家都只在家中練習,隊員之間不能坐下來討論,檢討有什麼技巧、策略需要改進,情況不太理想。羅慶隆就強調,香港有好的電競苗子,但沒有好的土壤,「行頭太窄」,有能力都到外地發展。要令香港電競運動更上一層樓,如何留住人才是必須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