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經歷立法會由亂到治 梁君彥指90議員人多好做作 成功指標是高質高效

2004年代表香港工業總會出任立法會工業界(第一)議員,2016年,在議員互選下,成為第六屆立法會主席。接近20年的議會生涯,梁君彥同樣亦經歷了議會的「由亂到治」,眼看議會文化從針鋒相對,到馬拉松式「拉布」,到議會暴力,最終立法會大樓被徹底破壞。梁君彥接受《堅雜誌》訪問時指出,「當然感到心痛」,但從另一角度看,也讓中央出了「連環組合拳」,穩住了香港的局面。
他強調,新一屆立法會的處事方式,與過往有所分別,立法會屬於一個整體,不是把焦點放在某幾位議員的身上。再非單從「認得出」那位議員,該位議員才算成功,而是要看整體立法會能夠做到甚麼工作。梁君彥更指,未來五年是香港的「黃金五年」,必須抓緊這個機遇「追落後」。

文:Wing Yip 圖:Ian Wong、黃冠華

梁君彥相信未來五年是香港的「黃金五年」,必須抓緊這個機遇「追落後」。
梁君彥相信未來五年是香港的「黃金五年」,必須抓緊這個機遇「追落後」。

2019年,香港政治陷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亂象。首當其衝的立法會,正值「七‧一」回歸日,立法會大樓卻被暴徒肆意破壞,整幢建築物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為之嘩然。翌日,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與秘書處職員,視察「災場」情況,更罕有地決定提早兩周休會,以便進行復修工程,有關的復修費用,接近4,000萬元之巨。

由2016年開始出任立法會主席的梁君彥談及該段「黑暗時刻」時,形容無論自己、立法會,又或整體社會,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指出,立法會亦是社會的縮影,當時社會上充斥着一股「聲音」,描繪成「有好多人」對社會、對政府均感到不滿,這種力量撲面而來。但時至今天,從法庭審訊的案件內容,大家已經有一個很清晰的圖畫,就是有些人士,聯同外國勢力,合謀搞亂香港。

面對亂局心目中有一把尺

回顧當時議事廳內無日無之的爭拗,梁君彥指,主因是立法會內有「一些」議員,其實只聽命於「某些人」,再透過各種手段,搞亂議會的運作,包括提出很多無理的指摘、製造衝突場面,當審議法例時提出海量的修訂案,不斷「拉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令特區政府難以運作,任由議會不斷空轉。他表示,明知困難,定會引起更多爭論,但仍責無旁貸,作出合適及公正的裁決。他形容:「當時的情況,相信大家都不願見到。」

作為建制派一員,處事如何公正,也難免遭到反對派的挑釁,如何面對這些挑釁,梁君彥強調,主席只有一把尺,就是根據《基本法》及議事規則辦事,加上法律顧問、秘書長等意見,對於有一隊這麼好的工作夥伴感到開心,面對各項難題時,團隊能夠提出很好的意見。當然還有一班建制派議員,就算面對反對派種種挑釁,都能齊心合力,一起衝過,令到一些重要的議案,例如,財政預算案、西九龍高鐵站實施「一地兩檢」等,均能夠在適合的時間通過。除此之外,最重要是得到香港市民的支持。

多年以來,立法會的議事廳都是建制派與反對派的角力場所,從唇槍舌劍,到議會暴力,最後竟被黑暴大肆破壞,梁君彥形容,當然心痛啦!但可以從另一方面看,令中央出了「連環組合拳」,先讓《香港國安法》穩住局面,從而有「完善選舉制度」,在「愛國者治港」的大原則下,香港社會回復穩定,議員亦能夠高效運作。

2019年這場「政治風暴」,可以稱得上來得急及猛烈,梁君彥指出,當時社會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色,大家都承受着不同的壓力,而他與立法會一眾同事,最重要是緊守一個宗旨,就是《基本法》及議事規則,處理任何問題,須合情合理,讓每個裁決均不受到司法覆核或法律的挑戰,若通過的決定,一旦被成功司法覆核,後果將會相當之嚴重,故這段時間,議會這麼混亂,仍然穩守宗旨。

梁君彥認為,《基本法》23條立法的審議方式,應為日後立法的模板。
梁君彥認為,《基本法》23條立法的審議方式,應為日後立法的模板。

議員集體總辭 「搞事」的都走了

梁君彥每天有頗長的時間都在立法會主席辦公室內工作,包括接見訪客等,擺設實而不華。原來在2019年,政治最動盪的時間,辦公室就變成他的心戰室,甚至在這個房間通宵處理問題。

2020年7月1日《香港國安法》落實後,反對派議員集體總辭,梁君彥指出,一些「搞事、令議會空轉」的都走了,餘下42位建制派議員,雖然人數少了,但議事效率卻相當之高,在這一年時間內,共通過了40多條重要的民生法例,當中包括有:劏房戶的租金管制法例、引入外地醫護人員來港等,完成法案的數量,更較過去幾年多出一倍以上。當會期結束時,成功把手頭上需要處理的法案全部處理完畢,是自從第三屆立法會後,從未試過的成績。

梁君彥說,議會的高效、高質的審議方式,市民大眾也樂見。因為大家都看到,議會不單止為反對而反對,而是真正為市民做事,做實事,就算只得42位議員,同時亦要面對各種「復修工作」,這種「百廢待興」的感覺,也令議員們更加努力。

2019年黑暴,立法會首當其衝,梁君彥事後視察損毀情況。(now新聞截圖)
2019年黑暴,立法會首當其衝,梁君彥事後視察損毀情況。(now新聞截圖)

23條立法 競選主席時已有心理準備

梁君彥指,早有23條立法的心理準備。
梁君彥指,早有23條立法的心理準備。

自回歸以來,《基本法》23條立法,差不多與政治鬥爭劃上等號,是難以觸碰的「禁地」,梁君彥有沒有想到,成為《基本法》23條立法其中一名推手。他在訪問中透露,「自己早有心理準備」,首先,《基本法》23條立法,為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亦歉疚了中央(政府)26年之久,「當天站出來競選立法會主席時,已有心理準備,隨時都會就《基本法》23條進行立法,甚至覺得應該在上一屆的會期內,便需要展開有關工作,所以,自己已有心理準備。」

《基本法》23條立法今年3月8日在立法會首讀,並在同月的19日通過,審議過程全速進行,官員和議員一絲不苟。對於有沒有預計到這樣的立法議程,梁君彥強調,自己沒有任何內幕指令,但按照正常的分析,有關的立法工作,除屬特區憲制責任之外,另有一個跡象,就是察覺到自第五屆立法會(2012-2016年)開始,「亂局」已逐步浮現。加上目前國際形勢,世界各國都會立法保護自己安全,為何香港不能呢?自《香港國安法》落實後,社會立即回復平靜,再成功為《基本法》23條立法,兩者相輔相成下,將局面穩定下來,這一點梁君彥形容,「實在來之不易。」

他更提到,自落實愛國者治港後,議會的運作回復正軌,面對爭議性這麼高的法案,《基本法》23條,都能夠在高速、高效的情況下完成,當中行政與立法之間的協作,完全是一個範本。對於今次立法的過程,梁君彥指,無論議員以及政府官員,都相當認真,一早做好準備,馬拉松式的審議,絕無欺場,市民擔心的問題,議員們逐一提出,官員亦答得相當詳盡,令特區政府能夠提出一條完美的條例,經過此役,梁君彥希望,特區政府繼續這樣手法,處理其他的法案,為市民謀幸福。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順利通過後,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右)與梁君彥會面。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順利通過後,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右)與梁君彥會面。
全體立法會議員支持《基本法》23條立法。
全體立法會議員支持《基本法》23條立法。

破例投贊成票 留下完美記錄

他更反駁外界批評,今次草案三讀的安排是完全「估計不到」的說法,強調整個立法過程,不存在甚麼驚天動地的所謂「部署」,反之,每一步都是按步就班,當法案委員會完成工作,提交立法會後,便依照既定程序安排在大會處理,也給予足夠時間,讓官方及議員提出修訂,「只是選擇提前一天,安排在周二恢復二讀,好讓議員們一口氣完成,毋須中途打斷而已。」

梁君彥作為立法會主席,在條例通過後破例投了贊成票,使《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立法會全票共89票支持下通過,劃上完美句號。梁君彥會後說,今次他破例投下贊成票,因23條非普通本地立法,關乎特區和國家安全福祉,認為是特別情況,應有特別考慮,希望留下完美記錄。

在整個立法過程中,立法會主席,必定成為眾矢之的,成為反對者攻擊目標,梁君彥就指出,擔起主席一職,已經預到有這一步,「就算有沒有23條,對手都常常藉機攻擊我!」所以不會考慮得太多,只要堅守《基本法》及議事規則辦事,本着服務市民之心,正所謂「食得鹹魚就抵得渴」,只要做得正確的話,那怕遭到攻擊。

法案委員會委員與官員們完成審議工作後合照。
法案委員會委員與官員們完成審議工作後合照。

拼經濟 自己也披掛上陣

終於完成了《基本法》23條的艱巨工作,梁君彥認為,未來的工作更多、責任更重。他指出,特首李家超曾多次提出,目前需要追落後、拼經濟。而中央給了香港不少「好禮物」,包括旅遊、外貿等範疇,目前就是要看,香港如何抓緊這個機遇。其實,在過去一段時間,不少議會同事積極進行外訪及內訪,冀能從中尋找有沒有好構思,再向特區政府出謀獻計。梁君彥亦透過,自己也「披甲上陣」,與數名議會同事走訪東盟,除說好香港故事之外,更探討當地有甚麼好東西值得香港借鏡。

對於「拼經濟」是否較《基本法》23條立法更難?梁君彥直言,任何事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事實上,香港經濟蹉跎了十多年的歲月,這些歲月就只有爭拗,並沒有真真正正聚焦在如何發展經濟方面,只是「聽其自然」去推動,久而久之,當然落後於人,現需要發力追落後,必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作為工商界背景、工業界(第一)的梁君彥更形容,未來五年,是香港的「黃金五年」,因為,危害社會安全的「東西」已消除,再無後顧之憂,香港再不找緊機遇,加快腳步追落後,繼續不發展,無論內地及周邊城市,甚至國外城市不會停下來,若距離被拋遠了,要追也追不上。他更指,發展不僅是某些人,而是七百多萬名香港市民、還有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士,都需要一起努力推動,上下齊心。而國家也希望香港繼續發揮作為國際城市的角色,維持金融中心地位,配合國家發展的步伐。

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議席由70席增至90席,擴建大樓工程也到尾聲。經過差不多半屆任期的磨合,梁君彥認為「人多好做作」,90人當然較70人好。除地區直選、功能界別之外,今屆更增設大選舉團,40位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包括,老、中、青,以及擁有不同的專業背景,能夠把不同的意見帶入議會內,令到議會的工作更立體。

梁君彥指,擴建立法會大樓具很大挑戰。
梁君彥指,擴建立法會大樓具很大挑戰。
大樓早前進行平頂工程,特首也獲邀出席。
大樓早前進行平頂工程,特首也獲邀出席。

「有名氣搗蛋議員 他們現時在哪裏?」

至於,會否出現「人多嘴亂」的情況?梁君彥反指,曾經有媒體批評,現時議會為「單一聲音」,但事實上,議會五光十色,雖然有不同的意見,卻不存在互相攻擊,大家表達不同意見,並努力尋求最大的共識,務求令每件事情均能辦妥、更加可行,市民亦獲得最大利益。

但坊間有聲音指出,今屆立法會議員人數多,市民對議員的印象面目模糊,甚至有部分議員不為市民認識,梁君彥認為,以前的議會,有不少搗蛋搞事的議員,以各種出位的手法,爭取曝光,大家當然對他們較熟悉,但現時他們在哪裏?反之,一直默默工作的議員,就繼續默默服務市民。梁君彥指出,立法會屬於一個整體,不是把焦點放在一些出位的議員身上。

他認為,新一屆立法會的處事方式,與過往有所分別,會把焦點放在整體社會事件上,討論整體政策,處理急市民所急的事務上,所以,外界應將立法會視為一個整體來看,以及立法會能否協助市民解決問題,不要只單從「認得出」哪位議員,該位議員才算成功,而是從整體立法會能夠做到甚麼工作。梁君彥指出,過往受到政治爭拗的影響,確實浪費了不少時光,議員也要努力追落後,而議會未來的工作,需要多與市民走在一起,多為市民發聲,如何改善市民的民生、經濟等。

梁君彥指,正積極進行外內訪,說好香港故事。圖左到東南亞訪問,圖右是訪問大灣區。
梁君彥指,正積極進行外內訪,說好香港故事。圖左到東南亞訪問,圖右是訪問大灣區。

擴建期間 大樓仍要繼續工作

立法會大樓擴建即將完成,今屆會期剛開始,梁君彥立即展開相關工作,他指出,既然大樓旁沒有空地擴建,惟有向高空發展,在原有大樓加建,工程的難度相當高,因為大樓仍然繼續運作,如常舉行會議,立法會議員、秘書處職員等,每天亦在此辦公,在確保所有活動能夠正常運作,不受工程聲浪影響,同時也要趕進度,實在相當複雜。除此之外,難以遇測的惡劣天氣,亦令進度加添不少「未知之數」,幸得建築署、承建商等通力合作,進度令人滿意。

工程已超出計劃的進度完成,早前亦已完成平頂工作,現進行內部裝修工序,期望能夠在今年年底,所有議員都搬進大樓內,在「同一屋簷下」一齊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