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案】(1)黎智英案辯方申重召張劍虹被拒 法官指倘批明顯不符司法公正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續審,經過近80天審訊,辯方突然申請重召時任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作供,險令審訊橫生枝節。據辯方所稱,直至張劍虹今年1月底作供途中,辯方才第一次知悉張整理的「飯盒會」會議紀錄曾於《蘋果》工作平台「SLACK」發放,以致需時尋找紀錄,未有機會盤問張劍虹相關事項。
惟法官認為,辯方早於開審前已知控方依賴黎智英於「飯盒會」的發言,而且黎智英本人亦曾在SLACK參與討論,不可能對這些紀錄「不知情」,辯方理應有足夠機會早作準備。最終辯方如意算盤未能打響,法庭駁回辯方申請,並表示倘若批准重召,明顯不符合司法公正。

文:本刊記者

張劍虹被列為本案首名作供的
「從犯證人」,今年1月出庭作供。
張劍虹被列為本案首名作供的 「從犯證人」,今年1月出庭作供。

張劍虹被列為本案首名作供的「從犯證人」,早於今年1月17日出庭作供。據張劍虹早前證供所述,黎智英作為《蘋果》「掌舵人」,涉案期間每星期都會主持「飯盒會」,與《蘋果》高層、部門主管暢談他對時政的看法、並下達編採指令,而《蘋果》員工會基於老闆的指示作出跟進。

張劍虹稱按黎智英指示記錄「飯盒會」重點

辯方大律師彭耀鴻(右)要
求重召張劍虹作供。
辯方大律師彭耀鴻(右)要 求重召張劍虹作供。

而在「飯盒會」正式召開前,黎智英會指示設立相關的「通訊群組」,讓參與者預先提出問題,再由黎於會議當日「拍板」,事後張劍虹會按黎智英指示而整理「飯盒會」的「重點紀錄」。辯方稱,在控方主問過程中,雖曾展示某應用程式內的對話截圖,但控方與張劍虹未有提及「SLACK」一字,辯方其後才知該截圖擷取自SLACK介面。

直至1月29日即第18日審訊,辯方開始盤問張劍虹,「SLACK」這平台才首次從辯方口中被提及。當時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向張劍虹指出,每逢「飯盒會」開會前,工作平台SLACK內都會設立群組收集會議議題,而議題很多時候很普通,例如食堂食物質素等等,甚少涉及編採指示。當時張劍虹不同意辯方的說法,並進一步指黎智英會在SLACK群組發言,亦會在「飯盒會」現場解答員工的提問,然後由張劍虹總結「會議重點」並於SLACK發放予同事。

控方表明沒管有SLACK紀錄

張劍虹在今年1月作供時,提及工作平台SLACK收集「飯盒會」會議議題。
張劍虹在今年1月作供時,提及工作平台SLACK收集「飯盒會」會議議題。

張劍虹於2月2日完成作供後,控方先後傳召了陳沛敏、楊清奇、李宇軒、陳梓華、周達權等重要證人作供。而直至本月初周達權作供尾聲,辯方才表示隨後將會申請重召張劍虹,以便把由辯方準備的SLACK紀錄向張盤問。控方表明反對重召,重申調查機關有其調查範圍,控方並不掌握SLACK紀錄,但已履行責任將審訊所需文件已全數提供予辯方,辯方理應能夠及早準備本案。

《蘋果》「飯盒會」開會前會在工作平台SLACK內都會設立群組收集會議議題,黎智英會在「飯盒會」現場解答員工的提問,由張劍虹總結「會議重點」並於SLACK發放予同事。
《蘋果》「飯盒會」開會前會在工作平台SLACK內都會設立群組收集會議議題,黎智英會在「飯盒會」現場解答員工的提問,由張劍虹總結「會議重點」並於SLACK發放予同事。
黎智英女兒黎采登入其父的台灣壹傳媒電子郵箱, 取得部分
SLACK紀錄。
黎智英女兒黎采登入其父的台灣壹傳媒電子郵箱, 取得部分 SLACK紀錄。

法庭處理辯方申請期間,應控方要求,傳召了黎智英的事務律師何俊豪出庭作供。自從2020年8月黎智英首次被捕至今,何俊豪都是黎智英的法律代表,他確認約於2021年12月,其律師行已收到張劍虹、陳沛敏、楊清奇等「從犯證人」的證人陳述書,2022年6月收到交付文件冊,2022年11月從控方收取審訊文件冊和第一個版本開案陳詞。何俊豪指上述文件沒有提及SLACK紀錄,但同意辯方知道「飯盒會」是控方案情的關鍵所在,團隊至少有3次機會可針對SLACK紀錄作查證。

不過何俊豪仍強調,他直至1月29日始知SLACK紀錄一事,「張劍虹講完先知道,原來張劍虹喺SLACK做summary(總結)」。辯方翌日隨即去信要求控方提供SLACK紀錄,而控方回覆手頭上並無相關紀錄,辯方此時唯有設法尋找,最終由黎智英女兒黎采(Claire Lai)登入其父的台灣壹傳媒電子郵箱後,才取得部分SLACK紀錄,並於2月26日交予黎智英的律師團隊。

沒及早發現紀錄  辯方:見林不見樹

法官杜麗冰指,辯方理應早已向黎智英索取有關SLACK的資料。
法官杜麗冰指,辯方理應早已向黎智英索取有關SLACK的資料。

就申請重召張劍虹一事,辯方彭耀鴻進一步陳詞指,若法庭拒批申請會影響司法公正,此說法被三位主審法官質疑。法官杜麗冰先質疑辯方有何基礎覺得若然法庭不批准重召張劍虹,黎智英便不能獲得公平審訊,並追問當初辯方未能及時取得SLACK紀錄時,為何不向法庭要求暫停盤問張劍虹。

法官李運騰質疑,黎智英是否對SLACK的會議紀錄不知情。
法官李運騰質疑,黎智英是否對SLACK的會議紀錄不知情。

法官杜麗冰又質疑,既然所有「飯盒會」都是建基於SLACK,辯方理應早已向其客人黎智英索取有關SLACK的資料;法官李運騰亦疑問,黎智英是否對於SLACK的會議紀錄「不知情」,辯方則指黎智英還押多時,未有機會使用電子設備。

另一位法官李素蘭亦質疑辯方沒及早發現紀錄,為何將責任歸咎於控方不提供資料,「他們不是屬於《蘋果》的一部分,你們才是」。辯方澄清並非推卸責任,而是本案涉及大量牽涉「飯盒會」的證供﹐可能「見林不見樹」,忽略了眼前細節;杜官聞言提高聲線表示,法官們也投放了大量時間閱讀證據,況且辯方則有龐大團隊支援。

法官: 黎智英不可能對SLACK不知情

法官認為即使重召申請被拒,黎智英獲公平審訊權利亦不會因而受損。
法官認為即使重召申請被拒,黎智英獲公平審訊權利亦不會因而受損。

法官李素蘭就重召申請一事宣讀裁決時指出,辯方早於開審前已知控方將依賴黎智英在「飯盒會」上的發言作舉證;而且張劍虹作供第一天已供稱,是黎智英要求他記錄「飯盒會」重點,而「飯盒會」前黎智英本人亦被加入SLACK相關群組當中,因此辯方理應有足夠時間準備盤問。

另一方面,李官指辯方有近兩年時間準備本案,理應能夠一早獲得SLACK紀錄,「辯方應知道黎智英對於SLACK不可能不知道,這是《蘋果》員工內部工作溝通方式。」李官指出,即使重召申請被拒,黎智英獲公平審訊權利亦不會因而受損,因為他仍可在辯方案情時採用其準備的SLACK紀錄;至於辯方所強調的司法公正,理應同樣適用於控辯雙方。法官最後表示,不論辯方這遲來的申請有甚麼動機,重召張劍虹明顯不符司法公正,因此拒絕辯方申請。

辯方: SLACK紀錄顯示黎智英曾要求 員工集思廣益促進業務發展

陳沛敏(左一)曾供稱,黎智英在「飯盒會」中有討論新聞角度。
陳沛敏(左一)曾供稱,黎智英在「飯盒會」中有討論新聞角度。

據早前證供所述,辯方曾向張劍虹指出,黎智英召開「飯盒會」主要是為了討論《蘋果》業務發展及聆聽員工意見,而非下達編採指示;張劍虹並不同意辯方的說法,強調「黎生好多時會喺飯盒會,畀啲編採指示我哋去執行」。

及後在盤問時任《蘋果》副社長陳沛敏期間,辯方曾展示「飯盒會」前相關SLACK群組對話截圖,再度指出紀錄顯示黎智英曾經在群組中要求員工集思廣益、提出個人意見及建議,而「飯盒會」主要目的就是討論業務。陳沛敏則指「但係都有討論新聞角度」,並舉例黎智英曾在會議上指示,要求中國版多做內地隱瞞疫情源頭的報道。

137524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