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危機】(1)從「實業報國」到被指「支持黑暴」 維他奶81年聲譽一鋪清袋

7月1日在銅鑼灣發生的一宗恐怖襲警後自殺案,行兇者是維他奶國際集團員工。事後一則懷疑是該集團的內部通告在網上瘋傳,內容竟稱刺警的員工是「不幸逝世」,疑似縱容暴力,引來社會爭議。「維他奶」一詞霎時間登上內地微博熱搜,內地網民發起罷買行動,令該公司的股價一度暴瀉。

維他奶公司起初態度模棱兩可,後來發覺事態嚴重急急「補鑊」,先後3度發出聲明,向公眾道歉並辭退涉事員工,又強調「愛國愛港是維他奶的DNA」,但仍無法平息內地網民怒火。這間成立逾80年的本地老字號,當年是以「實業救國」的理念起家,如今聲譽差點毀於一旦,實在令人始料不及。

近年有不少商業品牌都曾被捲入政治風波,維他奶的遭遇提醒了其他企業,一定要加強公司管治,否則就算是一張不知由誰撰寫的通告,因為表達了不當的態度,使用了令人反感的措辭,就可令公司遭到滅頂之災。

文:潘翠華

今年7月1日回歸紀念日晚上,一名50歲男子於銅鑼灣街頭,隨機挑選了一名當值警員,用刀從後刺向對方,逃走時再用刀刺向自己胸口,傷重倒地,送院搶救後不治。該名兇徒事後被揭發身份,是「維他奶國際集團」香港採購部主任梁健輝。經警方初部調查指,梁健輝原來事前有留下遺書,作案時並無同黨,定性案件為「孤狼式恐怖襲擊」。

梁健輝拔刀從後刺向警員。
梁健輝拔刀從後刺向警員。
其後警員倒地,血流如注。
其後警員倒地,血流如注。

內部通告:刺警員工「不幸逝世」

這次維他奶集團罷買風波,由一則「梁健輝先生不幸逝世」的內部通告引起。
這次維他奶集團罷買風波,由一則「梁健輝先生不幸逝世」的內部通告引起。

刺警案發生翌日,網上流傳一則維他奶集團的內部通告。該通告附有檔案編號,沒有下款,主題為「有關一位同事於事件中身故」,內容指梁健輝「不幸逝世」,公司向其家人致以最「深切慰問」並會提供協助,但對遇襲重傷警員則隻字不提。

通告中「不幸逝世」、「深切慰問」等字眼惹起了部分網民不滿,認為維他奶公司不但沒有譴責襲警員工,更企圖淡化暴力,有助長黑暴之嫌。事情很快傳遍內地,惹起大陸網民憤怒,指「殺警後自殺還叫不幸逝世?」又狠批維他奶是「包庇恐怖分子」的「港獨奶」,發起抵制其產品。

內地網民發起杯葛罷買

刺警事件後,內地商店及超市自發將維他奶產品下架。
刺警事件後,內地商店及超市自發將維他奶產品下架。

有內地超級市場第一時間響應罷買,陸續將維他奶產品下架;維他奶內地代言人龔俊發表聲明,對任何暴力及支持暴力的行為堅持零容忍態度,因而終止與對方的合約和一切合作。隨後,另一內地演員任嘉倫的經紀公司亦發表聲明,即日終止跟維他奶品牌的一切合作。電競活動「王者榮耀全國大賽」,亦從合作名單中删除了維他奶的名字。

眼見「不幸逝世」通告的負面影響不斷擴大,維他奶開始察覺到事態嚴重,終於在7月3日凌晨,於微博官方帳號發表了一則簡短聲明,指公司注意到相關事件,會全力支持當局根據《國安法》進行全面調查,又指集團在香港及內地公司「均致力支持內地和香港的穩定、繁榮和發展」。

官方兩發聲明無助平息民憤

不過,這樣不痛不癢的聲明,既沒針對已故員工的暴力行為,更沒有交代為何上一則通告形容行刺警察的職員是「不幸逝世」。這次「補鑊」行動不單沒有平息內地網民的憤怒,更加是火上澆油,觸發了中港兩地網民的罷買潮。

同日中午,維他奶緊接在微博發出一則立場較清晰的嚴正聲明,指7月2日在網上流傳的有關文件,「並沒有經過集團的官方批覆和發布,是由一位員工私下撰寫並內部轉發,未經授權,也沒有遵從集團的內部審批流程」。聲明中批評文件中所用措辭「極為不當」,集團正調查事件並保留追究該員工的法律權利,又對事件對各界造成的困擾和不滿致歉。

內地演員任嘉倫發聲明與維他奶割席。
內地演員任嘉倫發聲明與維他奶割席。
維他奶內地代言人龔俊亦表示與維他奶中止合作。
維他奶內地代言人龔俊亦表示與維他奶中止合作。

管理高層離職總部炸彈疑雲

維他奶人力資源總監離職後,有人恐嚇會在維他奶大樓擺放炸彈,及後證實是虛驚一場。
維他奶人力資源總監離職後,有人恐嚇會在維他奶大樓擺放炸彈,及後證實是虛驚一場。

然而,維他奶似乎太過低估了互聯網的威力,在「不當通告」曝光了差不多整整一天之後,才發出上述「追責聲明」,明顯已經太遲;尤其是之前所謂「支持當局根據《國安法》進行全面調查」的聲明又有避重就輕之嫌,香港及內地網民明顯不收貨,更紛紛指摘維他奶是「馬後炮」,擔心公司業績受損才改變態度,表現不夠誠懇。

7月5日,網上又流出一份維他奶公司的內部電郵,聲稱香港區人力資源總監已離開公司,即日生效。同日,維他奶Facebook專頁收到一個訊息,內有一張舉中指相片,並寫有「在香港維他奶公司引爆炸彈」等字句。職員得悉後,立即到警署報案,警方派員到場搜索後沒有發現,將案件列作「刑事恐嚇」處理,由屯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至今未有人被捕。

羅友禮:愛國愛港已融入維他奶DNA

事件最後要維他奶執行主席
羅友禮寫信拆彈。
事件最後要維他奶執行主席 羅友禮寫信拆彈。

7月6日,維他奶執行主席羅友禮再於微博刊出一封向全體員工發出的信,指「襲警事件是公然挑戰法律的嚴重違法暴力行為」,違背了公司核心價值,集團對事件開展了詳細調查,並嚴辭斥責私自撰寫內部通告的員工行為極不恰當,完全不可接受,已將其辭退。他又希望案件盡快水落石出,並祝福不幸受傷的警員早日康復。

羅友禮並在信中動之以情,憶述其父羅桂祥在1940年創立維他奶時,是希望在特殊時期為港人提供價格相宜的營養品。在內地改革開放以後,羅桂祥滿懷愛國之心率先進入內地多個省市開展經營,實現他實業報國的夙願,不僅為香港,也為所有中國人提供服務。他強調,作為一家擁有80多年歷史的企業,遵紀守法、愛國愛港已經深刻融入維他奶的DNA。

創辦人羅桂祥為同胞強身健體

維他奶在港創立至今81年歷史,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維他奶在港創立至今81年歷史,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維他奶」這個品牌,相信在香港無人不曉。在寒冷的冬季,喝着學校小賣部出售的玻璃瓶裝熱維他奶,是不少人溫馨的童年回憶。維他奶是1940年由羅桂祥在香港創辦,迄今已有81年歷史。當時羅桂祥創業的初心,是希望研制出一種廉價而營養豐富的飲料,為國民強身健體,其後更擴展成多元化的飲料王國及上市公司。

1936年,羅桂祥到上海公幹,偶然機會下參與了一場由美國駐中國商務參贊舉行的演講會,內容介紹大豆營養豐富,蛋白質可媲美牛奶,而當時中國大豆產量很大,有利於發展這方面的產業。羅桂祥對演講內容印象深刻,但想不到4年之後,即1940年,他眼見同胞因日本侵華戰爭而造成嚴重營養不良,加上有些人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奶,讓他萌生了「實業救國」的念頭,研發出比牛奶廉價得多的豆奶,命名「維他奶」,並成立了「香港荳品有限公司」。

1940年首賣僅售出9支

維他奶在1940年4月3日正式開售,每支售價港幣6仙,可惜上市首天滯銷,只售出了9瓶豆奶。羅桂祥沒有放棄,後來因開拓學校市場,得到師生喜愛,初步打開銷路,之後更慢慢普及到整個社會。發展到1950年代,維他奶創造了每年賣出1,200萬瓶的紀錄,反映出當時維他奶如何大受歡迎。

羅桂祥一直全力推廣豆奶類製品,有說是因為他小女兒曾因母親奶水不足,於是改用豆漿餵哺,最後小女兒亦能健康成長,這令他對維他奶的營養價值極具信心。

1994年,維他奶國際集團上市,同年於深圳的廠房亦正式投產,成為在香港境外首家維他奶的廠房。2014年後,維他奶陸續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設立分公司,更斥資5億元人民幣,在湖北省武漢市興建新廠房,佔地約107.6萬平方呎。2017年,維他奶再斥資約10億元人民幣,在東莞市常平鎮興建一間生產廠房,將內地版圖進一步擴大。

股價大瀉日資大股東增持

維他奶熱心回饋社會,圖為羅桂祥基金捐款一億元予香港科技大學。(中通社)
維他奶熱心回饋社會,圖為羅桂祥基金捐款一億元予香港科技大學。(中通社)

這次「不當通告」事件,令維他奶國際集團(0345)股價重挫,7月5日周一開市時,一度由29.4港元大跌15%至25港元,市值單日蒸發37億元,創下自1994年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維他奶的日資大股東「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在這個股價低迷時刻趁機入市掃貨,在低位斥資逾1億港元增持股份。及後維他奶股價略有反彈至27.3港元,但仍未回到事發前的水平。

據聯交所披露權益資料顯示,三菱日聯是以平均價25.8元,購入了逾4百萬股維他奶股份,持股量從百分之15.9,上升至百分之16.3。三菱日聯主要是以旗下基金公司「首域投資」來持有維他奶,主打長線投資,是維他奶最大單一股東。

內地市場佔總收入逾6成

維他奶在2020年的全年總收入為75.2億港元,當中多達66%收入來自內地市場,涉及50.08億港元。在疫情打擊下,維他奶在港收入僅達18.65億元,按年跌11.5%,而內地業務收入卻反增長11%,帶動整體收入上升4%。

維他奶內地收入貢獻逐年擴大,由2017年只佔約49%,發展至2020年佔62%,到2021年的收入佔比更增至66%,可見內地市場對維他奶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難怪公司執行主席羅友禮要親自出面力挽狂瀾,甚至連父親的愛國情懷也被他搬出來,希望淡化「不當通告」事件對公司造成的影響。

61104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