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無口罩、搶口罩、炒口罩,演變到現時人人都話做口罩。究竟香港口罩產業鏈是泡沫還是投資良機?四名80後及90後港人,無政黨背景、不是富二代,用盡積蓄甚至「各自向銀行借錢」,斥資200萬元在葵興設廠,孤注一擲,形容整個計劃「如同一場賭博」。
搶口罩機、搶原料、搶時間,期間困難重重。過五關斬六將後,團隊預計4月初可成功投產,4月底出貨。日產口罩10萬片,平均1.6港元一片。
社企品牌「masHker本土好罩」,團隊核心成員禤彥勳(Denis)形容:「其實疫情完了,需求就急瀉,整個行業一齊蝕。」而最壞的情況則是大陸供應重新開放的時候:「我們全港30多家口罩廠都死得。」明知做本土口罩蝕本,為甚麼還要做?Denis說:「我們初心只為了幫傷健人士。」
文:郭延桐 圖:Ian Wong、黃冠華
一罩難求,口罩產業鏈短短幾個月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盛況。「本土好罩」是個社企品牌,二月成立,四名創辦人是「80後」的禤彥勳(Denis)、鄺穎賢 (Wing)、于紹龍 (Eddie )和「90後」的許天浩( Nathan),他們均年紀輕輕,心口掛個勇字,成為香港口罩生產業的其中一顆「螺絲」。
四人從內地和台灣入口兩部全自動口罩生產機,廠房位於葵興,設有無塵車間及兩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綫,目標要達到ISO14644-1中的ISO Class 8標準。廠方特別聘請了約20名本地殘疾人士負責生產工作,更推出港人248港元「買2盒捐1盒」慈善預售計劃,口罩平均1.6港元一片,每個交易之後廠方就會捐贈1盒(50個)口罩予指定的45個病友組織。
做口罩是為弱勢「造希望」
團隊核心成員Denis,喇沙畢業、中文大學物理系碩士及香港大學哲學系碩士,之後赴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深造,完成了理學碩士研究學位,並獲牛津大學取錄,修讀生物醫學工程博士。Denis說因為當時沒有「多餘錢」讀書,於是放棄了讀博士的機會,用2萬元起家,在香港搞初創科技公司「MedEXO Robotics」(明特機械科技),主打老人科技。但正所謂High Tech「揩嘢」(意指投資高科技行業容易虧本),精英級的Denis在亮麗的履歷背後,仍然是一個要用積蓄度日的窮小子。
但人窮就未必志短,眼見很多老人和傷殘人士一罩難求,坐輪椅排隊幾個鐘,就只為求一個口罩,Denis決心設廠做本地口罩生產:「我希望為傷殘人士創造一個希望,我希望老人家人人有口罩。」
股東無家底、無錢、無人工
當Denis說出自己的意念後,曾經是工程師、廉政公署調查員、瑞士跨國企業行政總監的于紹龍 (Eddie ),決定跳出「舒適圈」跟Denis一起做口罩,希望在營運、管理及銷售上幫忙:「基本上想都沒想,馬上跟他做。市面上口罩炒到300、500元一盒是不合理的,我在澳洲見過2,000元一盒口罩,簡直黐線。」
Eddie說,他們四個都不是有家底的人,背後亦無政黨支持,因而資金非常困難:「我們四人用盡積蓄,亦各自向銀行借錢,借得幾多得幾多,借得50萬就50萬,借到30萬就30萬。」結果四人東拼西湊,合共籌得港幣200萬元做開業資金。
Eddie數着手指頭說:「2月時候,就花了差不多100萬,其中只包含了口罩機以及某些口罩原料的按金。3月再花了100萬,是用來找尾數,以及keep住買口罩原料。其實每一個月我們的Cash壓力都很大。」
口罩廠開始營運就樣樣都是錢。Eddie坦言,每條生產線最少需要投資300至400萬元,因為要設立一個可生產口罩的clean room(無塵車間)起碼需要100萬,另外香港人工貴,這些都拉高了生產成本:「我們四個都是無人工的,而幫助我們的都是義工,如果要計人工,都不知怎計這條數。」
10萬元口罩機炒到一百萬
然而,資金到位並不代表一切都順利,他們開始要去搶到口罩機、搶生產原料。說起搶的經歷,Eddie有苦自己知:「口罩機有分半自動化和全自動化,不同速度的口罩機有不同價錢。」搜集了相關資訊,還沒來得及思考決策,外面已經開始瘋搶口罩機。
「原本10萬元一部口罩機,炒到20萬、30萬,還要跟人搶才有貨。我們最後用100萬搶到部機,基本上是有機就買,甚麽牌子都不知道,簡直離晒大譜。」
為開工全球各地搶原料
「其實我們四個人對口罩是一無所知,甚麼叫BFE(細菌過濾效率)、PFE(微粒子過濾效率)、VFE(病毒過濾效率),基本上完全唔識,靠自學。」Eddie說,不同產地的口罩都會因應當地標準來製作,除了美國 ASTM 外,其他常見的口罩製作標準包括:歐洲 EN14683、台灣 CNS 14774,以及韓國 KF94 等等,各種標準的細節內容他們完全一竅不通。
即使是以「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 International)標準推出的口罩,都細分為 Level 1(低防護)、Level 2(中防護) 及 Level 3(高防護)三個級別。Eddie承認這些東西對他們四人來說都非常陌生:「用甚麼布料,用甚麼標準,我們真是從零開始。」
搶完口罩機,弄清楚要產品標準,還要成功搶到原料才可以正式生產,否則有機無布一樣死。
「現時口罩原材料中最不好採購的就是不織布,買貨全靠搶,比搶口罩還瘋狂。」然而,Eddie對於未來原料穩定供應有一定信心:「我們暫時已找到了穩定的供應商。其實大陸、歐洲、美洲,甚至東南亞都有供應。當然我們還是會很謹慎,現時還是要繼續搶。」
政府資助生產「幫倒忙」
政府「防疫抗疫基金」預留8億港元作口罩科研,以及15億港元支援本地口罩生產,Denis認為有當然好過無,基金可幫忙減輕壓力,但需要真正生產到口罩後才能申請,所有事前功夫還是要全靠自己建立。
但萬萬想不到,政府基金一出,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大家以為可以賺大錢,一窩蜂去做,連阿貓、阿豬、阿狗都話政府有錢資助,呢一刻都想去做。」Denis坦言政府今次有點「幫倒忙」:「我們本身已經有口罩機,但口罩布料還是很有限,布料資源還在爭現在這刻,越來越多人加入生產,大家都需要資源,資源會爭得更厲害。」
原料資源不但被多方分薄,更可怕的是會向大集團傾斜,小型生產商成為受害者。Denis解釋:「最後大公司、大財團可以有權拿到更多資源,而我們這種沒有背景的團體,或者小型公司,因為錢有限,有可能爭奪不到資源維持生產線。」
疫情過後本土口罩蝕大本
Denis說坊間認為做口罩賺大錢只是誤解:「其實疫情完了,需求就急瀉,整個行業一齊蝕。現時香港一日若消耗700萬個口罩,當疫情完結,供應會大於需求,可能猛跌7成,會出現口罩無人買的情況,到時大家一齊蝕,或者有幾間公司剛剛回到本,或者賺到,其他大部分都蝕本多。」
雪上加霜的是,大陸有龐大的口罩供應。目前全球總生產量大概是每天4,000萬個,當中中國產量佔了一半,大概2,000萬個,而國內目前口罩商有4,000多家。Denis無奈地說:「現時香港有30個團體說做口罩,但我們做口罩的成本永遠比內地高很多。」
不忘初心分散投資副業
公司只生產口罩就一定蝕,Denis認為只能分散投資多一些副業,不要以生產口罩為單一產業,或有機會維持。他正在考慮在香港的廠房生產自己研發的科研項目。
Denis的「MedEXO Robotics」(明特機械科技)公司主打穿戴式機械手臂,用來解決柏金遜病人的手震問題,另外還自創提示燈及震動鞋墊,協助柏金遜患者應付生活需求。
「中學時看新聞,報道柬埔寨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埋下好多地雷,當地人會掘地雷去換錢,很多人都被炸斷雙腳,那時我就開始想發明穿戴式的產品來幫助人。」能幫助別人正是Denis發展事業的初心。因此,他對於今次投資口罩廠的成敗看得很淡:「賭輸了也沒關係,因為初衷都是想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