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撒哈拉沙漠馬拉松(Marathon des Sables, MDS),吸引了來自52個國家及地區約900名參賽者,香港跑手梁小偉(Gary)是亞洲首位參加這項活動的視障跑手。
比賽4月6日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起步,全長約250公里,分為6個賽段,須在7天內完成。參賽者要攜帶全程所有食物和裝備,主辦方則提供水、帳篷、醫療和緊急援助。賽事在超過50度攝氏的極端高溫沙漠中進行,途中還有難以預測的沙塵暴等,甚具挑戰性。
梁小偉聯同居港外籍領跑員狄龍(Vinny)成功完成賽事,總時間為65小時零5秒,為他成立的「不倒翁共融運動協會」籌得合共110萬元善款,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作運動訓練發展,並推動社會共融運動文化。
梁小偉有超越常人的堅毅,多次挑戰自我。他曾參加南極100公里超級馬拉松、北極馬拉松、戈壁沙漠極地超級馬拉松等賽事,也參與過不少超長距離「跑旅」,如35天從北京跑回香港、40天Dark Run橫越日本2,300公里視障跑等等。一次又一次的「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任務),梁小偉一步又一步跑出自己的豐盛人生。
文:Mia Yu 圖:陳錦輝、受訪者提供
「未比賽前已經有一個難忘時刻。我們由巴黎飛摩洛哥,飛機過程中遇到氣流,領跑員Vinny告訴我,機長說機翼有少許問題,然後又報告行李艙着火,那一刻大家都很緊張。」梁小偉說起比賽時的難忘經歷,雖然已雲淡風輕,但聽者卻仍然心驚膽顫。最後幸好有驚無險,飛機緊急降落,沒有人受傷:「落地我才覺得好一點,叫做捱過了。」

跨越極限充滿難忘經歷

未出發先驚險。今次「250公里撒哈拉沙漠超級馬拉松」,對未試過越野跑的梁小偉而言確實是一大挑戰:「以往多數跑路,不用爬山、不用涉水。這次撒哈拉沙漠的路況跟一般山賽不同,有很多高低起伏的沙丘,又有一些碎石,大塊小塊,令人站都站不穩。」
除了路況之外,另一個令梁小偉不適應的地方是負重跑。相較以往路跑不用揹東西,很輕鬆,穿上短褲及鞋子就可以,但這次沙漠跑要帶的物資太重,開始時只能急步走:「250公里跑7天,7天內所有食物、物資、保暖睡袋、GPS等全部揹上身,起步時我揹着27磅的東西在跑。」
甚至如何在沙漠中上廁所、洗澡,梁小偉都感受良多:「我們入沙漠總共是9天時間,即是有9天沒有人洗澡。」他從未試過這麼久都沒有洗澡,每天跑完只可用濕紙巾擦身、抹面。
沙粒磨擦雙腳起5個大水泡

沙漠環境非常惡劣,最高溫度可達攝氏50多度,晚上氣溫又會急降跌至攝氏8至10度,但更難捱的是每日都要「與沙為伍」:「無論食飯、飲水、睡覺,都會食到沙。睡覺時風沙太大,吹到臉,都寧願熱一點、焗一點,直接將睡袋拉上,蓋着臉來睡就算。」
比賽時雖然穿着特定的跑步鞋,但都不能避免沙石入腳:「沙入腳後在襪內與腳底磨擦,過程中我試過最多起了5個很大的水泡。不斷磨擦令腳掌很痛。」忍受着疼痛,梁小偉只可以吃止痛消炎藥,繼續撐下去。
每天完成賽段基本上要跑8至10個小時,第4階段甚至跑超過24小時,當中辛苦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過程中要學會放鬆,走一步就會少一步,不要太浮躁,因為總會跑完。」
最終,梁小偉與領跑員「狄龍」用了65小時零分5秒,成功完成6個賽段共7天比賽。
人生谷底後的「第二人生」

現年58歲的梁小偉,自小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白天可正常視物,晚上有夜盲症的梁小偉,2009年某天一覺醒來突然完全失明,醫生指他可能病情惡化,或因工作壓力變成突然全盲。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他終日酗酒,體重暴升到190多磅:「我頹廢了3年,經歷了人生谷底。」
最終如何從谷底站起來?梁小偉最感謝的是陪伴他的那部收音機:「因為它給了我很大動力。」梁小偉在收音機經常聽到很多不開心的事件,就開始反思自己:「有些離開的人很想留下來但不能,自己卻沒有珍惜擁有的東西。」於是他決定站起來,重新適應社會,也再次認識這個世界。
他形容當時的自己是一個「190幾磅的大肥佬」,醫生當時跟他說必須要減磅,他問醫生做甚麼運動好,醫生指跑步,於是跑步的齒輪從此開始。「用視障的角度,開始學跑步,然後越跑越遠。開始先跑香港比賽,再跑國際賽。」梁小偉越跑越「有heart」,參加不同比賽拿下不少獎項,他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回饋社會?2017年開始,他通過跑步為不同慈善機構籌款,曾以19天時間完成環台跑,為導盲犬協會籌款;又用35天從北京跑回香港,為「母親的抉擇」籌款。去年,他更創下新紀錄,以40天完成「DARK RUN 橫越日本2,300公里視障跑」,為「願望成真基金」(Make-A-Wish Hong Kong)病童籌款。
當領跑員成為自己「感情的領跑員」

未失明前,梁小偉從事物業管理,有一名拍了十年拖的女友,這次病變,令他更成為一個失明、失業與失戀的三失中年。梁小偉表示,都不敢奢望感情事,直到遇到領跑員Gretal。梁小偉非常甜蜜地告訴記者,「Gretal原本是我的領跑員,跑着跑着就成為我的女朋友,我真的好感謝她一直以來的付出。今年8月23日,就是我們7周年紀念日。」兩人除了拍拖之外,更拍住做社會公益事務,「我想借你們平台,有這個機會多謝她,因為她是無私奉獻」。
創辦「不倒翁」推動共融運動文化

為了幫助社會上更多有需要人士,推動共融文化,梁小偉2020年創立「不倒翁共融運動協會」。創會初期,主要服務視障人士,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視障人士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可能他們正經歷人生谷底,未必接受自己,甚至未必肯出街,需要一步一步來。」梁小偉因此經常打電話跟他們聊天:「不如當出來認識個朋友,走走出身汗都好。」一次未必成事,於是繼續打電話,直到對方肯試一次為止。
除了幫助視障人士,梁小偉更希望幫到那些照顧者:「其實他們(照顧者)都很辛苦,我們希望運動員出來,通過訓練給他們時間放電,同時給少少時間一班照顧者去紓緩一下、休息一下。」
「不倒翁共融運動協會」慢慢壯大,受惠群體亦越來越多:「我們加入了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同學,為他們安排花式跳繩,在花式跳繩裏面也加入了我們的視障運動員。」除此之外,協會最近成立了一個足球班,給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參加。梁小偉希望將來可以開設更多運動訓練班,令每個人都明白到不要輕易放棄自己:「自己給自己一個目標,沒有事做不到,只要你肯努力」。
今次參加2025撒哈拉沙漠馬拉松,正是為他成立的「不倒翁共融運動協會」籌款,所得款項將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作運動訓練發展,藉此推動社會共融運動文化。
對於全職投入在社企,梁小偉表示收入來源只有傷殘津貼和儲蓄,「確實是過得清貧,但我們問心無愧」,梁小偉表明社企的全部收入均會用於助人,絕不會將捐款浪費在行政費用內。他表示自己的教練費用分文不取,甚至間中請義工、視障運動員食飯聚會,均是自己和女朋友出資,不會用捐款的一分一毫。
下一個Mission——大灣區

問及下一Mission(挑戰)是甚麼?原來梁小偉已經有很多「跑計」。藉香港舉辦全運會之際,他希望組織一次「環大灣區跑」,聚集香港和國內跑手,大家一同「跑起來」。另外他會繼續跑出香港,之前已跑過日本、台灣,下次他想挑戰環南韓跑:「希望可以再為多一些不同機構盡點綿力(籌款),而接力跑可以令到社會、甚至世界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