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去年上半年不完全統計,香港智庫總數達40至50間。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何建宗有「智庫達人」之稱,曾先後參與4至5間智庫,並於2017年創辦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為少數於中港兩地均設有辦公室的智庫之一。港人內地居住證問題,正正是由該智庫最早提出。
何建宗慨歎,雖然本港智庫發展漸趨成熟,近年亦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加入,但經費並非持續性,年輕人可能做幾年便要轉行,他希望無論特區政府還是商界,應提供更多實質支持給香港的智庫,才可更有效地連結政府與社會大眾,為香港培養政治人才。
文:葉渝 圖:黃冠華
何建宗職銜多多,除了貴為北京市政協委員、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考評局研究與發展委員會委員、Friday Culture共同創始人外,他亦曾擔任發展局政治助理,以及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和全職研究員。
2017年何建宗創辦一國兩制青年論壇,該智庫由香港及內地的年青學者、專業人士及跨界別人士組成,期望結合香港與內地年青人觀點,就「一國兩制」的廣泛議題進行研究、對話,並探討未來發展方向。
中港學者合組一國兩制青年論壇
何建宗解釋,過往做過中央政策組、做過政治助理,曾參與不少民間智庫:「我之所以2017年創立一國兩制青年論壇,主要是我覺得『一國兩制』要行穩致遠,兩地必須更多了解,尤其是年輕人。」
何建宗於北京修讀博士學位,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讀《基本法》,認識了不少學者,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國兩制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港澳研究室主任張建:「我就想,可不可以組織一個智庫,讓大家互相碰撞?簡單來說就是找一批了解內地的香港人,與了解香港的內地人,一起組織一個平台,入面有學者、年青人、政界朋友。發展至今,我們於香港及廣州都有辦事處,是少數兩地均有辦公室的智庫,合共有10多名同事。」
政策研究兼培養政治人才
「是少數(中港兩地都有辦公室),這可能涉及到我們的組成原因,中港學者一起,所以我們在廣州大學城有辦公室,南沙也有。我們的研究人員可以更『貼地』去了解內地實況。」何建宗認為,如此配置,令他們處理中港青年相關題材時,更加得心應手。
對於智庫的定義,何建宗認為必須做兩件事:「一是政策研究、二是培養政治人才。」他解釋,國外很多智庫都與政黨或財團有聯繫,因為參政人士必須知道政策,不可能只靠選舉口號執政。外國的旋轉門概念,一個政黨上場,智庫儲備很多人才,可以協助組成政府。如下一次選舉落敗,官員又可以回到智庫從事研究工作。
何建宗解釋,國家也十分重視智庫建設,有一系列全國高端智庫:「可惜香港智庫的發展,與鄰近經濟水平差不多的地區相比,並不發達,主要是因為香港政府的決策過程,政黨或其他界別的參與並不活躍。雖然一直以來智庫並無獲得太多關注,但實際上是社會與政府之間很重要的媒介。」
不是單純從事學術研究
政府與智庫的溝通,對智庫運作十分關鍵,因為智庫不是單純從事學術研究。何建宗相信智庫的政策能否影響政府,牽涉到兩者之間的溝通問題。他以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為例:「我們的工作分開三方面,第一是政策研究,這是最基本的,根據香港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側重點,如《基本法》、《憲法》、《國安法》等等。第二是大灣區,研究港人在內地讀書與就業的待遇問題。港人在內地發展,我們最早從事研究,2017年發表的報告中,有好幾個建議都獲中央採納,香港居民居住證就是由我們率先提出。第三是國際傳播。現在不少人提出要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其實我們幾年前已看到其中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的成員經常接受英語媒體訪問,例如央視《The Point》。慢慢,我們覺得可以主動一點,向外公布觀點文章、研究成果等等。我們亦建立了Friday Culture這個英語平台,從文化角度說好香港故事。」
須向商界或政府申請資助
不過要營運一個智庫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建宗苦笑說:「香港智庫發展不太成熟,大部分智庫都有政黨及財團背景。當我們的年青人,打算用一個相對獨立的身份去做研究的時候,便要向商界或政府敲門,申請項目資助,幸好現在反應還算不錯。今年開始,我成為了北京市政協委員,某程度上我們智庫出謀獻策的工作多了一個渠道表達,未來京港合作的相關議題會多研究一些。」
何建宗透露,一國兩制青年論壇未來仍會着力研究大灣區青年相關問題,例如:現時開了關,香港人到大灣區的意願是高了還是低了?大灣區的人又會否來香港發展?這些研究都要經常更新去做。另外,追蹤西方媒體相關報道,亦是恒常要做的工作之一。
香港智庫 留不住年輕人才
何建宗形容過去10數年,香港湧現了很多不同智庫,一些只針對個別議題,亦有一些跨議題智庫,成功吸引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香港的智庫近年跟內地也多了聯繫。
雖然如此,香港智庫無論是發展的規模、經費的可持續性,又或者項目的支持力度,均非常不足:「不少年輕人做幾年便轉行,可能去大學、政黨、媒體工作。我希望特區政府以及不同界別,都能多多支持香港智庫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二十大後提出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這對智庫發展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特首政策組開會氣氛熱烈
事實上,特區政府一直有從事政策研究的機構,即現時的特首政策組。何建宗解釋:「我也是成員之一。看得出今屆李家超政府非常重視智庫, 特首政策組的專家組吸納了各行各業,香港與內地的智庫專家都有加入,所以我們希望政策組可以作為一個溝通渠道,反映民意。智庫最重要是就政策展開對話或辯論,政府接納與否不重要,但雙方要多了解,這才最重要。」
何建宗透露,當初是特首邀請他加入政策組,較早前6月政策組就《施政報告》內容開過第一次會議,互動氣氛良好熱烈,大家都是為香港好。政策組會不定期開會諮詢意見,或就某個課題大家參與討論,大家有甚麼研究成果亦可直接通過政策組交予政府:「特首政策組等同一個橋樑角色,是特首或政府部門與民間智庫中間的一座橋樑。若然一國兩制青年論壇有甚麽研究成果,我亦可以將研究結果直接提交特首。」何建宗不知道政策組要相隔多久才開會一次,但強調大家一直有保持溝通。
望各界齊心推動智庫發展
何建宗一直認為,政策研究不應該是件沉悶的事,因為這類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研究,一定要集思廣益,才可以幫助香港治理得更好。他希望大家要齊心合力,共同推動香港智庫的未來發展。
對於如何才可以做出實際支持?何建宗舉例,為智庫提供持續資金是一種理想方式,像一些小型福利機構,持續獲得固定資金支持,這是最理想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