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典話劇《南海十三郎》,首演至今已30年,其後更曾改編成電視劇、電影等,一直大受觀眾歡迎。
身兼話劇版監製和電影版導演,高志森有個心願,他認為「南海十三郎」這個粵劇界傳奇人物,最適合呈現於觀眾眼前的藝術形式,其實就是粵劇。於是,他向佛山粵劇院提交合作方案,打造粵劇版《南海十三郎》,並由謝曉瑩改編,早前在廣州大劇院巡演時大獲好評。
作為今年的「國慶獻禮」,粵劇版《南海十三郎》於9月30日與10月1日一連兩天,在西九戲曲中心演出3場。
到底粵劇版《南海十三郎》與話劇版有何分別?當中又有甚麼看點?由高志森親自為大家解惑。
文:米王 圖:黃冠華、受訪者提供圖片
「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譽鏐,清末太史公十三公子,為人孤高不凡,文采出眾。他的才華使他成為了二、三十年代粵劇界的著名編劇及作曲家,當時他編寫的不少劇本都膾炙人口、風靡一時。有傳聞說他一個人可以對着幾個編劇,同時間構思幾個劇本,幾個編劇同時記譜也跟不他的上進度。可惜的是他晚年時適逢亂世、潦倒落泊。一代才子竟淪落到露宿街頭、狀似瘋癲。他的傳奇一生亦因此被寫成劇本,傳誦一時。
《南海十三郎》最早是以話劇形式出現,由杜國威編劇、古天農導演、香港話劇團演出。而令這齣劇發揚光大、廣為人知,是3年後由高志森創辦的「春天舞台」製作的版本。其後於1997年推出的電影版,也是由高志森監製、執導。
「南海十三郎」粵劇最適合
高志森算得上是對《南海十三郎》這個劇本最了解的人之一,他認為比起話劇,「以粵劇來講述這個故事更加適合」,皆因「南海十三郎」本人就是粵劇界一代天才編劇家,劇中也有很多粵劇元素場面,故事背景圍繞着省港兩地發生。高志森說:「有人想將《南海十三郎》改編成舞劇,但我和杜國威一直在想,或者說這是我比較大的一個心願,《南海十三郎》最適合的藝術形式,其實是粵劇。」
廣州巡迴演出掌聲滿堂
粵劇《南海十三郎》由「春天戲曲發展」主辦,佛山粵劇院、佛山藝術劇院有限公司製作,並由謝曉瑩改編。演員方面,由佛山粵劇院文武生李江崊領銜演出。李江崊2002年拜粵劇表演藝術大師羅家寶先生為師,並被指定為「蝦腔藝術流派傳人」。該劇2023年7月5日於廣州大劇院巡演,大受觀眾歡迎,戲中多個場口更收穫觀眾滿堂掌聲。
高志森推介四大看點
高志森介紹粵劇《南海十三郎》有四大看點,並強調這是一個「大灣區合作」作品。他表示自己只是帶了一個想法和觀念過去,包括中西文化、傳統與前衞交匯等觀念,他形容這猶如一件成功作品中「腦」的部分;而「身體」部分,就由佛山粵劇院的專業演員體現出來。
看點1:大灣區合作取長補短
大灣區包含粵港澳「9+2」個城市,高志森認為應該用合作去體現力量,而不應只停留在交流和展現的層次,單純的交流與展演,達不到持續和深化效果:「交流展現就是你拿些戲來我這邊演;我也拿些戲去你那邊演,然後拍一下大合照、獻一下花,下一步又如何呢?」今次粵劇《南海十三郎》真正做到「深化合作」,雙方用合作的方式取長補短。
高志森讚揚佛山粵劇院,縱觀整個廣東粵劇界,都屬於相當高水平,而這種高水平不單止在作品中呈現,還包括所有人的內聚力,那種上下一心、互相幫助扶持的力量:「排戲花了一個多月,每日朝九晚六,所有演員、樂師齊齊整整,每粒音、每一字,大家去摸索作品應該怎樣呈現。」高志森相信,這種「燃燒時間」式的藝術探索,在香港較難實現,皆因香港是個商業社會,大家各自有工作,沒甚麼時間排戲。相反,佛山粵劇院相當於「國家企業」,因此每個人都會拿出所有時間、精神、心機,可以「去到好盡」。
看點2:演員精彩表演贏盡掌聲
「唱做唸打」,粵劇表演的4種基本形式, 「唱」是指戲曲演唱;「做」是指架式、做手、步法;「唸」是唸讀劇本對白;「打」則是劇中武打動作。
高志森承認,香港「武場」水平不如內地演員,皆因他們每朝會準時「練功」、排戲,反觀香港演員因為工作關係,「練功」時間相對較少。
高志森特別提到今次主演《南海十三郎》的內地演員李江崊,其中一幕他得知父親過世,隨即使出「殭屍撻」(又名「硬彊屍」)招式,全身僵直撻於地上,是粵劇表達受到巨大刺激昏死的一種功架,角色的情緒、劇力等統統即時而出,往往演員使出「殭屍撻」後必能得到觀眾掌聲。
另一幕「猩猩王強搶村女」,也是《南海十三郎》中的經典場面,高志森笑說,原著編劇杜國威早前在廣州大劇院觀看時,看到拍爛手掌,直呼「就是要這樣」。劇情講述猩猩強搶村女,演員要扮演猩猩的動作,村女被抬起搬運時,必須腰板挺直,這種動作香港話劇演員未必做得出效果,同樣也是表演中的一個「掌聲位」。
《南海十三郎》是高志森與杜國威的心血結晶,也是兩人合作過的最大成就。杜國威憑《南海十三郎》電影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高志森亦獲金馬獎最佳剪輯。高志森說:「這部戲對我和杜國威意義特別,所以一定要做到最好,不容有失。」亦因為這個緣故,杜國威對每次《南海十三郎》的演出都有很大期望,今次粵劇版也不例外。
看點3:重新演繹為何懷才不遇
《南海十三郎》講述一個天才橫溢的編劇家懷才不遇的故事,這位才子如何在30歲後花光所有運氣,跌至人生谷底,到晚年更要流落街頭,被別人以為是個瘋癲漢。反覆研究過劇本無數次的高志森,認為粵劇版雖然仍是講述「懷才不遇」,但劇本中「加多了一樣東西」,讓大家「懷才不遇」的感覺更強烈:「之所以『不遇』,不是因為愛情,也不是因為親情,完全是因為中日戰爭,在那個時代一個炸彈掉下來,廣州也要淪陷,就算你多麽天才橫溢,事業都要夭折。」
高志森解釋:「如果國家積弱,國不保即家不保,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家就沒有我,即使多天才橫溢,人生、事業統統夭折,這就是『不遇』。」今次改編粵劇《南海十三郎》的時候,劇本特別注入並加重這個「信息」,正正因為中日戰爭,國家積弱被侵略,當時很多人的正常人生,幾乎都要「夭折」。
看點4:劇長兩小時一氣呵成
一般戲曲節目會比較長,場與場之間又有轉場,更會有「中場休息」。然而,高志森嘗試以電影感及「蒙太奇」的方法,處理粵劇《南海十三郎》,這種處理方法很多西方音樂劇都有使用,從而讓整體劇情鋪排、起承回合做到一氣呵成,節奏亦較明快。
「這個一氣呵成,令整個劇由原來話劇版接近三小時,現在只需要兩小時,沒有中場休息。」高志森這種對粵劇的處理及理解,的確有點與別不同,令人大開眼界。
與傳統粵劇大相逕庭
有趣的是,從影片分享平台中,看到官方發布的粵劇《南海十三郎》精選片段,當中出現全程用英語「唱出來」的情節。高志森解釋,香港歷史中曾經有一間學校發展過「英語粵劇」,雖然有些人會覺得不倫不類,但實際上這就是香港文化的體現。他認為要接受英國人曾經在香港殖民統治的事實,故劇中有英文元素也非常合理。
《南海十三郎》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時空背景橫跨三十到八十年代初,高志森強調「不是大袍大甲、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才可以叫粵劇」,無必要強行改造成傳統粵劇模式。近年粵劇發展其實兼容了很多西方元素,例如樂曲不一定要用中樂器演奏,高志森認為這也是粵劇《南海十三郎》比較特別的地方。
分享個人最喜歡一幕
再次為《南海十三郎》執起導演筒,高志森最喜歡的一幕,是講述戰後「南海十三郎」被人找來寫一些如 《蟹美人大鬧水晶宮》、《甘地會西施》等不倫不類的劇本,但當時他堅持要創作一些抱有強烈國家觀念的戲,卻招來別人不滿,把劇本扔在地上。「南海十三郎」不甘受辱,慢慢從地上拾起自己的劇本,並做了一下「輕輕撥一撥劇本上的塵」這種動作,揚長而去。
高志森很喜歡這個「撥塵」動作,作為藝術工作者,他認為這個動作代表創作者的尊嚴,有種「我寫的劇本不可以被人扔到地上」的感覺。他特別叮囑演員,做這個動作時「不要心急」,心中要暗想「這是一個用心盡力、對得起自己、我口講我心的劇本」,就算被人嫌棄,也不可以嫌棄自己,要完完全全將這份「尊嚴」演活過來。
衝出海外說好中國故事
粵劇《南海十三郎》香港公演售票情況理想,高志森透露劇團完成這三場演出後,十月底會移師新加坡,並希望可以到馬來西亞、加拿大等不同國家演出。而他真正期盼的或許是「三年抱兩」,不久將來再度在香港公演,當然要視乎觀眾反應。
高志森最後強調,粵劇《南海十三郎》不單是香港的文化創作,更加是粵港澳,甚至是大灣區文化的「代表作」,如今可以出國演出,某程度上也是「說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