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良田村,鄉下人來講,性情單純一些。」「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兄長和朋友,將其再推展到愛社區、村、鄉、城市,地區、全港,愛自己的國家。」「我是傳統的中國人,但有新思維……。」
人稱「建制派戰狼」的何君堯,在立法會內力求「撥亂反正,破格求變」,反修例動亂中力抗黑暴,堅定支持國安法立法……,不過,何君堯接受《堅雜誌》專訪時,只將自己說成是一位來自新界圍村,十分注重傳統價值的一位傳統智慧的實踐者。
何君堯在圍村出生、成長,英國留學,成為一名律師,服務香港,他踏上政途的第一步從新界鄉事開始。而對他影響至深的,是四位新界鄉事重量級的元老:有新界教父之稱,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港事顧問、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新界鄉議局前主席、屯門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日新,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鄉議局主席、行政會議成員、屯門鄉事委員會主席、屯門區議會主席及龍鼓灘村村代表的劉皇發,以及他的叔父何新權和父親何新榮。
立足於傳統,面向未來,何君堯從傳統走向現代,推動鄉村改革。
文 : 文武 攝影 : 黃智峯、黃冠華
何君堯祖籍為廣東省博羅縣,祖先在英國人進入新界之前已移居良田村,定居於此。他出生於屯門的良田村,在村裏長大,直到9歲時才搬出城市居住,到皇仁書院讀書,17歲前往英國就學,畢業後回港就業。
最嚮往鄉村生活
對何君堯來說,小時候在鄉村的生活,一直是他最嚮往的生活。「小時候鄉間環境,親情和氣氛,的確令我回味,當搬出市區後,每年暑假時我都會回到鄉間生活。我嚮往的是自由奔放,行山、爬樹,很開心活潑的生活。」
1979年,何君堯17歲時前往英國讀書,沒有入讀寄宿學校,他生活在當地的華人圈。他回憶說,當時看到英國的華人,生活簡單而單純,每日返工、放工,辛勞一天回到家後,工餘時間的娛樂就是看看video,周而復始,生活枯燥。當年作為來自香港的華人,是次一等的英國國民,所以感到有歧視。
英國留學感到受歧視
留學期間,令何君堯感受最深、影響最大一件事是,剛到英國時,他仍享受學費與英國本土國民學生同樣的學費待遇,讀O-Level時每年170英鎊學費,但不久後戴卓爾夫人當上首相,進行教育改革,防止海外人士蠶蝕他們的資源,第二年學費升至1,900英鎊,增幅十倍。「這件事更加激發我認為這個地方根本不是我的國家,我在那裏讀書根本是很短暫的時間。失業率又高,當年的煤礦工人,參與工黨組織的工運,與政府鬥爭內耗,根本不覺得吸引,所以,讀完書後,第一件事就是回港,做自己的工作,再讀法律專科,做律師。」
搬村維權深受叔父影響
1983年,當年的港英政府發展新市鎮,何君堯祖居良田村被徵收作為屯門新市鎮發展。經過一輪商討之後,當時的政府在屯門新墟對開的何福堂旁,賠償了一些房屋,用以安置受影響的村民。何君堯的新祖屋也安置在那裏,過着非常之穩健、安穩的生活。
那一年,何君堯21歲。搬村支持屯門新市鎮發展,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大眾的利益,我們要做一點犧牲,可以理解。我自己來說,比較直接的感受是,這件事做得公平與否。有公權的人,必須要行使公義、公平,如果為了私人的利益,剋扣任何一個少數人群的利益就不合適。」
何君堯的叔父何新權,讀法律出身,當年代表村民爭取權益,對何君堯影響很大,後來何君堯也成為律師,並逐步走上從政之路。
從政由鄉議局起步
作為屯門良田村的原居民,何君堯從政之路的起步點,是鄉議局。「鄉事政治,就像銀行的夾萬,外面看重門深鎖,如果沒有鎖匙無法進入,但如果有密碼和鎖匙,就可以輕易打開門。」
為何君堯打開鄉事政治大門的有四位鄉事派的重量級元老人物,第一位是陳日新,他是屯門區的鄉事大戶,是新界南約的鄉紳。港英政府發展新界時,首先拉攏新界區有名望的高族大戶,找到陳日新,由他出任新界鄉議局主席。在何君堯眼中,最崇拜陳日新的風範,具有大無畏、大愛主義,他自己家境富裕,在其他方面也很有成就,對新界原居民來說,他是予多於取,有大智和大領袖的風範。
四位重量級人物影響至深
陳日新擔任鄉議局主席期間,看中了當時僅二十出頭的劉皇發,認為他為人老實有為,二十多歲當上了屯門龍虎灘村的村長,就招攬劉皇發當其助理。劉皇發後來成為新界鄉事派中的重要人物。在何君堯眼中,劉皇發的政治手段出神入化,不管甚麼人都可以擺平,不論甚麼利益可以安排得令各方面滿意。「他可以取諸於他的崗位,用諸於周邊的人,這種氣派,令人敬仰。」劉皇發名副其實,有皇者風範,又有發展商大發特發的氣派。
何新權是何君堯的堂叔,也是陳日新的妹夫。何君堯的祖母一直十分注重年青一代的學業,即使家貧,亦努力供年青人讀書。何君堯的父親何新榮和叔父何新權都在英華小學讀書,後來又一同到喇沙讀中學,叔父中學畢業後到律師樓當文員,然後自己研讀考到律師牌,成為一名律師。在何君堯眼中,叔父何新權是一位翩翩君子,是一位學者型、書生型的人物,他很成功,成為良田村第一位律師,更加影響了整條村的子姪,樹立了好讀書的風氣,成為下一代的楷模,個個以他馬首是瞻。何新權之後,良田村出了十多位律師,還有多位專業人士,包括何君堯及其兄長何君柱,也深受何新權的影響,都做了律師。
最景仰父親重於身教
何君堯最景仰的人,是他的父親何新榮。父親在喇沙讀畢中五後,先考入滙豐銀行,隨後投身警隊,當了十年警察,再後來轉入商界,從事土地發展。在何君堯眼中,父親童叟無欺,能夠幫到人盡力幫。又重於身教,有時他顯得沉默寡言,但以身作則,教育下一代,有仁慈之心。
陳日新、劉皇發、何新權、何新榮這四位鄉事元老,是屯門區的四大代表人物,一起合作做生意,一起建立仁愛堂,為屯門區的發展貢獻良多。
受劉皇發提攜加入鄉議局
1991年,香港正處於回歸前的過渡期,加上1989年的六四事件,香港社會人心惶惶,很多人想要移民。在這種情況下,鄉議局幾位元老成立了「穩定香港協會」,大部分組成的人員來自鄉議局,純粹是出於鄉情,希望可以以香港為家,做些事穩定人心。
「穩定香港協會」的發起人,包括陳日新、劉皇發、何新權、何新榮四人。何君堯也參與其中。同時,劉皇發當年並提出要將鄉議局專業化和年青化,所以在1991年,何君堯也加入鄉議局成為增選委員。
外界一直傳言何君堯與劉皇發關係不好,何君堯認為,這種看法十分片面,亦不符事實,事實上何君堯走上政途,得到劉皇發的支持和提攜,獲益良多。
1992年提出「丁廈」概念
參與鄉村的治理工作,何君堯一直關注如何維護法律賦予原居民的權益。1992年,初入鄉議局的何君堯在接受當時的《華僑日報》和《星島日報》的訪問時,大膽地提出了在鄉間發展「丁廈」的概念,他指出,丁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又能提高房屋分配的效率,是值得推動的政策。
當年他提出的「丁廈」的概念,是在原有的三層丁屋的基礎上,建成六層高的丁廈。這一概念發展到今日,已經逐漸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並已多次向政府提出,而何君堯則認為,現時應該提出更大膽的「丁廈」政策,整合原居民的權益,在一個相當面積的土地上,可以興建30-40樓的高樓,如果這項政策得到政府的採納,不僅可以解決原居民的居住問題,也可解決香港的土地不足問題。
注重原居民傳統居住習俗
何君堯指出,1972年港英政府制定丁屋政策前,新界原居民有世族居住的傳統。新界的原居民傳統上會居住在自己的村子裏,父與子同居。如果村裏人口膨漲,土地不夠建屋居住時,就會在村邊的土地,將農地改為屋地,這是傳統的做法。在1960年代後,香港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由港島、九龍向新界發展,首個由鄉村發展為新市鎮的是荃灣,當時的港英政府將原居民搬遷到新的居住地點,將土地騰出來興建高樓,再向失去了農地的原居民發出土地換置權益書(Letter B)。
1972年,當港英政府計劃大規模地發展新界新市鎮時,推出丁屋政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符合新界舊有的社會習慣,二是政府需要大量的土地,因而,以丁屋政策,換取原居民的土地,用以興建高樓大廈,發展新市鎮。為了解決原居民的居住問題,於是讓原居民中,年滿18歲,又沒有自己的房屋居住的男丁,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劃出一幅700呎的面積,興建兩層鄉間房屋,政府不收地價。後來,兩層改為三層。
解決丁屋問題須回歸基本法
丁屋政策推出多年後,出現許多不同的情況,有人家中有幾個子女,同居於三層丁屋內,但仍有權益未使用,於是再申請興建丁屋,過一段時間後可以賣出,可以營利。後來又有一些村民,自己沒有土地,只有丁權,於是與同村有土地的村民合作,所以就出現了村民之間的合作關係。再後來,出現了商人與原居民的丁權合作。因此,丁屋政策開始受到批評,質疑政府傾向原居民,而且隨着社會日趨政治化,社會上針對原居民的丁屋政策受到的政治攻擊也日趨嚴重。
何君堯認為,解決丁屋政策爭議的辦法,仍須回歸《基本法》。他指出,新界原居民的丁屋政策,有其歷史的原因,原居民是以自己的土地興建丁屋,只不過是免於補地價而已,並且在鄉村城鎮化的過程中,逐步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農地,當年港英政府以丁權政策,換取原居民的土地,這是一種協議,不能夠毀約,這是合約精神。1990年頒布的《基本法》第40條寫明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特區的保護,今日的特區政府,應該要向社會解釋這一理念。
改善鄉村須有突破思維
「基本法第40條保障原居民應該有的權益,但有些人將其打壓成原居民不應該有,將其視為一種罪過,這種是錯誤的說法,要將其撥亂反正。」
消除社會上對原居民丁屋政策的誤解,同時還要突破舊有思維,將丁屋政策現代化,發展成「丁廈」,何君堯坦承其中的困難很大,但他認為,不論多困難也要去做,「我們有法律作基礎,有道理作支撐,需要時間和毅力,將道理越講越明,我們相信香港一定要以法治港,要一直做下去。」
認同女性原居民也應有丁權
傳統的原居民,一直保留父系社會的特點,有傳男不傳女的鄉間傳統習慣。到1993年,當時的港英政府改例,如果沒有立遺囑,指明將遺產留給兒子的話,不論兒子和女兒,在財產上的權益相同。該次改革對原居民的衝擊很大,何君堯認同公平的原則。
但是,在丁權方面,仍然只有成年男性有丁權,女性沒有,社會上亦有意見認為,為何只偏向於仔,而不給女兒呢?何君堯認為,政府可以考慮修改自1972年以來,一直未修改過的丁權政策,允許成年女性原居民也有丁權。此外,他亦認為,可以刪除在申請興建丁屋時,須作出宣誓,並且須負上刑事責任的做法。
鄉村發展須注重人才
隨着時代的變遷,鄉事政治的重心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何君堯認為,過往,鄉事的重點在土地和世族氣氛,現在鄉村的土地越來越少,重點應改為「騰籠換鳥」,將丁屋變成丁廈,令鄉村升格,改善生活環境。其次,鄉村發展要注重人才,要讓村民明白自己的根之所在,「要重根源,一個有根的人,紥根在某個方,然後你做的事情,不會錯到哪裏。」
新界原居民未來幾十年應怎樣做呢?何君堯提出他的想法:立足新界,關顧全港,凝聚共識,達至大同。
孝順父母愛兄弟姊妹
何君堯的這些觀念和思維,與他自幼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他出生在新界的圍村,從小就在傳統的原居民家庭中長大,「以前我父親在世時,聽父親的;父親過世了就聽兄長的。我們幾兄弟姊妹關係很好,很密切,差不多每天一日三餐都一起吃。兄弟是天生的自己的工作團隊,有幾個人參詳可以看到盲點。」
何君堯亦深受母親的影響,「我的母親,愛自己子女,教導自己子女,對小孩子有愛心,教書,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兄長和朋友,將其再推展出一些社區,村、鄉、城市、地區、全港,很淺白,但要行是非常困難。」
直到現在,何君堯仍與兄長及家族成員居住在同一社區,親情在他的意識中被放置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這是中國人基本的傳統的觀念。世族為何要住在一起?就是親情。一個人如果沒有群體生活,社群家庭都管理不好,社會上的事不是更加錯縱複雜嗎?所以這是中國傳統智慧大學之道,修、齊、治、平,沒有新智慧,我只不過是實踐者。」
孝順父母,愛自己兄弟姊妹,尊重長者,愛社區,愛香港,愛自己的國家,這些對何君堯來說,只是自己的本分,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