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新政府 新班底 新氣象 李家超率6司15局 帶領香港闖新天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25周年大日子,同時亦是以李家超為特首的第六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上任。
在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得到立法會通過後,新一屆政府就由原本的「3司13局」擴展至「6司15局」。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新政府將「以結果為目標」,並要在就任100日內,為指定工作定下KPI(關鍵績效指標),與時並進,提升施政效率。
新一屆政府6名司級官員及15個政策局局長當中,大部分司局長之位均由新人上場,只有少數司局長以原職留任。
新政府、新班底、新氣象,在萬眾喜迎回歸25年之際,將帶領香港再度出發,為香港展開新篇章。

文、圖:本刊記者

由李家超掌舵的特區政府新班子即將上任。現屆特首林鄭月娥政府在換屆前提出「3司15局」架構重組方案,候任特首李家超亦提出政務司、財政司及律政司在現有的司長職位下,各增設1名副司長,變相組成坊間所稱的「6司15局」而在「愛國者治港」原則及新選舉制度下誕生的立法會,火速通過了政府架構重組方案。

架構重組擴至6司15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前左)率領副司長黃偉綸(左)及一眾局長,致力解決房屋問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前左)率領副司長黃偉綸(左)及一眾局長,致力解決房屋問題。

新政府架構原有的13個政策局會重組,擴展至15個。政務司司長轄下的政策局維持有9個,食物及衞生局會改組成醫務衞生局。食衞局原有的涉及的環境衞生、食物安全等職能,將撥歸由原來的環境局改組成的環境及生態局。

民政事務局將改組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另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打造香港成為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品牌 。

財政司司長方面,轄下掌管的政策局將由原本4個增至6個,其中原有的創新及科技局改組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而原本在政務司司長轄下的運輸及房屋局將撥歸財政司司長負責,並分拆為「房屋局」及「運輸及物流局」。因此,房屋問題在新一屆政府會成為財政司司長的責任。

分拆運房局凸顯重視房屋問題

房屋問題相信是新一屆政府需優先處理的問題之一。
房屋問題相信是新一屆政府需優先處理的問題之一。

事實上,香港回歸祖國25年,累積了不少深層次問題,其中房屋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就連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都曾特意提及香港的房屋問題,希望香港未來不會再有籠屋、劏房。

新一屆政府把原有的運輸及房屋局分拆,正正凸顯對房屋問題的重視,處理土地房屋的老大難問題,亦是李家超政綱中的優先工作。

財政司司長肩負重擔強攻房屋問題

政府架構重組後,財政司司長將同時掌管在政策上息息相關的發展局及房屋局,加強統籌政府各部門造地建屋工作,房屋問題相信是未來財政司司長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家超政綱中提到,要就個別公屋項目推行「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准許一些未有全面社區設施的公屋,讓輪候市民選擇提早上樓,同時設立「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兩個小組由財政司司長及副司長負責。李家超亦早已表明,副司長會分擔司長工作,按需要被委派處理指定政策項目。

新一屆政府期望在上任100日內,負責督導公營房屋興建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須提交加快興建公屋的初步工作建議及「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期望未來5年提升公營房屋落成量。除了增加公屋單位,亦會提升綠置居、居屋、港人首置盤等供應,建立房屋階梯,令有不同住屋需要的市民都可「上樓」、「上車」。

發展局——整全規劃發展北部都會區

房屋局主責處理迫在眉睫的房屋問題,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及「明日大嶼」計劃亦是新一屆政府的重要工作,預料將由發展局肩負此重任。

李家超在政綱中亦提到,要全面審視佔地超過1.6萬公頃的綠化地帶及1,600公頃棕地,探討用作安老院舍、住宅等不同發展的可行方案。立法會亦有聲音,要求新一屆政府須就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作整全規劃,當局必須做好統籌及協調工作。

開拓新發展區,當局要用好《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土地,相信亦須檢視相關法例,修訂過時條例,拆牆鬆綁。實際上,發展局3月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表明正檢視《城市規劃條例》、《收回土地條例》、《前濱及海床(填海工程)條例》等,計劃今年內向立法會提出條例修訂草案。修例對發展北部都會區攸關重要,預計新班子上場即要着手處理。

運輸及物流局——加快推展跨境鐵路

為配合發展及增加土地供應,運輸及物流局局長上場後必須加快研究、審視及推展已公布的重要鐵路項目,包括預計2023年動工的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及北環線。

為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現屆政府已建議落實5個新鐵路項目,當中包括連接深圳前海與洪水橋的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新田及新皇崗口岸的北環線支線;以及將東鐵線向北延伸,遷移羅湖站至深圳的3個跨境項目。有關鐵路建設將加強與深圳互聯互通,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創科及工業局——致力推動再工業化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財政司司長轄下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將肩負起推動創科應用,以及以智能生產為主的再工業化任務。再工業化將會是當局日後的恒常政策職能及工作重點 。為了配合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發展,當局將制訂及推行批地等相關政策,引進更多高增值、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及生產線落戶香港,完善本港創科生態圈。

商經局——加入RCEP強化經貿往來

經歷2019年社會動盪、新冠病毒疫情及「封關」後,說好「香港故事」、重新吸引投資者進駐香港,是新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的重要工作。當局須強化與內地、亞洲以至海外的經貿往來,為疫後重振香港國際地位及聲譽作準備。隨着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15國簽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香港亦須積極尋求加入,同時要在CEPA框架下,為香港企業進入內地創造更有利條件。當局亦要繼續推動電訊和廣播發展,監督郵政署及香港電台等工作 。

財庫局——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工作,一直以來都是財政司司長轄下的重要範疇。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四大固有優勢產業,國際金融中心是其中之一。

在新的政府架構下,財庫局雖未重組,但工作仍舉足輕重。經濟方面,當局須繼續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杻的功能,豐富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並吸引全球優質企業來港上市,發展金融科技及綠色金融。庫務方面,現屆政府已提出引入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並考慮修改住宅物業差餉寬減,預料會遇到不同聲音,新政府不能忽視。

政務司司長整頓公務員提升施政效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前左)率領副司長卓永興(右)解決香港的多項民生問題。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前左)率領副司長卓永興(右)解決香港的多項民生問題。

政務司司長方面,原有的運輸及房屋局分拆後轉由財政司司長負責,減輕了政務司司長的負擔。然而政務司司長轄下的決策局仍維持9個,政府部門過往被指缺乏溝通協調,各自為政,新司長在增強統籌執行能力上需要多下功夫。

李家超參選時已提出就指定工作訂下KPI(關鍵績效指標),檢視各部門運作、程序及相關法例,增設「動員機制」,應對危機及按應急需要設立「指揮部」,並建立盡忠職守的公務員文化。
有關整頓工作非常艱巨,增設政務司副司長有助分擔司長職務。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處理區議會去留問題

香港回歸25周年,「人心回歸」工作仍須繼續。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建立愛國愛港、盡忠職守的公務員隊伍勢在必行,而青年工作亦是未來重點之一。

原本在政務司司長轄下的民政事務局,新一屆政府將分拆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政府一直被質疑青年工作做得不足,民政局分拆後,會加強地區為本工作,在18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義工網絡,並制訂及推動更全面的青年政策及措施,創造青年向上流機遇,為青年參與社會事務提供平台。

現屆18個區議會有大量議員辭任或被取消資格,對上一次檢討區議會功能已超過15年前,故此新一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無可避免要處理區議會何去何從的問題。

文體旅遊局——發展文化及旅遊中心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市面上已有不少宣傳品,氣氛熱烈。(中新社)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市面上已有不少宣傳品,氣氛熱烈。(中新社)

至於分拆出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把原本分散在民政局和商經局的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政策整合,促進不同文化和藝術流派融合,產生協同效應。

李家超政綱曾提及要讓文化創意產業界應用數碼科技,建立「文化IP」數碼平台,設立東九龍文化中心藝術測試和實驗場所等等,希望為年輕人開拓新出路及就業機會。

隨着西九龍文化區故宮文化博物館開放,將帶動香港成為國家級文物及藝術品全國首選展出地。發展香港成為文化旅遊中心,亦是首任局長的重要任務。

醫務衞生局—— 檢視及改善應急機制

政務司司長轄下另一改組的就是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在新一屆政府會改組為「醫務衞生局」及「環境及生態局」。

經歷兩年半疫情後,「醫務衞生局」須總結經驗,檢視及改善應急機制,提升應變能力。預料當局亦會推行多項重大措施,包括現屆政府早已提出,落實兩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制訂《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 》等等。

環境及生態局—— 為食物安全把關

至於「環境及生態局」,除了肩負原本環境局工作範疇外,亦會負責食衞局原來的環境衞生、 食物安全、漁農及禽畜公共衞生等政策。

公務員事務局——提升公務員質素

公務員事務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教育局、勞工及福利局、保安局,5個原本已由政務司司長掌管的政策局,架構上並沒有轉變。

現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強化公務員管理,檢視及更新公務員招聘時的《基本法》考核內容, 把《港區國安法》納入考核範圍;更要檢討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聘任機制。

另外,政府成立公務員培訓諮詢委員會,集中加強公務員對國家事務和《基本法》的認識;培養領導才能;了解創新及科技應用;學習國際協作事務等4大範疇培訓。新一屆政府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相信會跟進相關工作,協助政府達致良政善治的目標。

政制局—— 加強與大灣區城市協商

新政府架構下,政制局負責的兒童權利相關工作,將撥歸勞福局負責。

按「十四五規劃」對香港的寄望,以及隨着北部都會區開發,該區勢將成為中港兩地紐帶,香港將必須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商、合作,負責內地事務的政制局必須擔起重要角色。

勞福局——解決跨代貧窮試驗計劃

李家超(右)曾提出要解決跨代貧窮問題,圖為其早前探訪基層家庭。
李家超(右)曾提出要解決跨代貧窮問題,圖為其早前探訪基層家庭。

勞福局方面,現屆政府已將分散於不同決策局及部門的人力發展 、 扶貧和退休保障政策整合,撥歸勞福局負責。

李家超亦提出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推動提升長者及殘疾人士院舍環境標準和供應方案,新一任勞福局局長的工作料將更為繁重。

教育局——加強教師專業操守培訓

新一屆政府的教育局需提高學生國民意識及民族認同感。
新一屆政府的教育局需提高學生國民意識及民族認同感。

教育局方面,2019年社會動盪,不少年輕人走上街頭參與暴力抗爭,教師操守亦備受質疑。李家超提出要加強教師專業操守和培訓,完善教師專業發展,充實國民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相信是新一任教育局局長的重要工作。

保安局——須做好23條立法解說工作

保安局在新的政府架構下,將重新調配部分工作,原本負責的人才及專業人士入境計劃政策事宜,會撥歸勞福局負責,保安局將更專注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本土恐怖主義、加強網絡及數據安全等工作。

《港區國安法》落實後,特區政府積極推展《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工作,保安局責無旁貸。2003年特區政府就23條立法觸礁,新一屆保安局局長必須做好有關立法的解說工作,避免重蹈覆轍。

律政司司長提升香港成亞太區法律調解中心

負責擬備法律,為政府提供獨立及專業的法律意見、維護香港法治及司法獨立的律政司,在新架構下亦增設了1名副司長。

「十四五規劃」下,香港將發展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交易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律政司除了負責轄下6個部門,新一屆政府亦要做好推廣《憲法》及《基本法》、安排國際法律合作、宣揚香港司法獨立及優良司法制度等工作。律政司亦須協助引進更多國際爭議解決機構落戶。增設副司長後,律政司工作料將更加積極有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