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港出生率銳減,出現結構性人口下降。教育局推算5年後,小一學齡人口再減少1.81萬人,意味幾乎全港三分之一的小學或要停辦。殺校是不是唯一的出路?
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是一所津貼小學,去年獲教育局「派0班」小一,一度面臨「殺校」。最終學校轉辦私立小一「續命」成功,24/25學年度收足16名小一學生,9月新學年重獲政府資助辦學。
校長葉昌銳坦言,村校規模細,反而有利於運用「家庭式」經營方法,做好學生的個別照顧。學校亦致力於將長洲傳統結合創新教育,例如如何讓學生設計機械人搶包山等等,希望化劣勢為優勢。
身兼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校長的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轉私營開小一需要資金,只屬過渡性辦法,要成功救校一定要「建立起學校的特色和品牌」。長遠而言,他向教育局提出四大建議,包括全港開設5班或以上的小學要減班;以創新思維吸引內地生來港就讀等等。教育局必須及早規劃,穩定香港未來教育生態,應對殺校危機。
文:郭延桐 圖:黃冠華、Yuki


根據教育局向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提交的數據顯示,本學年官津及私立學校共有52,071名小一學生。局方最新推算,居港的6歲學齡人口,將由今年4.96萬人,持續下跌至2029年的3.15萬人,5年減少1.81萬人,跌幅高達36.5%。其中「重災區」油尖旺區跌幅更高達7成。
換言之,到2029年,全港原本的593所小學,或會有216所再沒有小一新生問津,幾乎可以肯定有部分小學未來幾年需要面對殺校危機。如何有效減低殺校衝擊,成為業界一大難題。
縮班殺校潮「細校」首當其衝


一度面對停辦危機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下稱「錦小」),創校以來一直維持1級1班的結構,縮班殺校潮下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學校去年3月底接到教育局的「0班信」,因為距離16人開班門檻尚欠1人。
7月中,突然傳出前校長黃永康請辭。新校長葉昌銳記得當日面試時,是要跟隨Google Map指示才找到這間學校。去年9月臨危授命接棒救校,外界都認為他接了個「燙手山芋」,他卻不以為然。憑着在直資名校「港大同學會小學」(HKUGAPS)任教20年經驗,他決心要將錦小來個大翻身。
辦學團體資金只夠私辦3年小一

葉校長回憶起當時最大的挑戰:「校董會和校監選了一個方案,2023/24學年小一轉私立營辦。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說只可以給3年錢,即如果24/25學年都收生不足,再多兩年學校就要結業。」這個方案意味着能否成功復辦資助小一,成為了學校存亡關鍵。
一個(學生)都不能少


「有別於市區的熱鬧,長洲生活節奏緩慢、平靜,社區不大,到處充滿人情味。」居於灣仔的葉校長,每朝6時45分出門,乘搭7時由中環開出的渡輪前往長洲上班,約7時45分就能抵達學校:「船上時間充裕,我會想下如何吸引生源的問題,思考如何推行革新……。」
初來埗到,葉校長無論環境還是心理上都有很大反差:「以往服務的是一所走得比較前的教育學校,當年選學生很辛苦,因為報名人數太多。高峰期試過6,000多人申請120個位。現在反過來,這裏是一間傳統學校,去年(開班)差一個學生,所以要一個一個去爭取生源,一個都不能少。」
他之前服務的港大同學會小學,是一間位於港島東區的熱門直資小學,每年小一入學申請都爆額,有逾數千人報名。
推「陽光大使」學長接送學弟上學

「首先,我比較留意(學校)地理位置問題,例如今日下雨,家長會擔心多些。」學校因此決定推行「陽光大使」計畫,由高年班學生接送低年級學生上學。
原來錦小座落於長洲南部的小山崗上,地勢較高,學生上學需要行樓梯和一段大斜路,葉校長認為對於現今小朋友來說,絕非容易的事,於是由高年級學生自動報名成為「陽光大使」,擔任大哥哥、大姐姐,接送低年級學生上學。學校更特意會為小一生舉辦適應課程,由「陽光大使」帶領新生,參觀校園認識社區。
設「彈性上學」安排

錦小更特意設「彈性上學」安排,早上8時45分才上第1節課,比一般學校遲。葉校長解釋為甚麽有這個安排:「自己住灣仔,旁邊有一間小學,6時45分那些小朋友已經在門口等,我覺得學生休息很重要,學習會更有效率。」
為照顧其他早到的同學,錦小會8時開始開放校園,讓學生入內進行靜態活動,例如看書。校長希望在校園營造良好的閱讀風氣。
取消小一小二考試為學生減壓

另外,以往錦小每年分別有兩次測驗、兩次考試,葉校長認為會令學生壓力過大,所以決定取消小一小二考試。另一方面,葉校長有鑑於港大同學會小學創校以來,一直推行進展性評估,做法行之有效,所以決定將有關經驗搬到錦小試行,以進展性評估取代考試。他認為,這種方法對學生更有利:「隔2至3星期做一次評估,萬一學生評估表現未如理想,可以及時補救,若每次等到考試才發現,已經為時已晚。」
規模小有利推「家庭式」經營方法

葉校長接手學校之後,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把坊間眼中弱點,變成學校的優勢。長洲錦小歷史悠久,校舍面積約2,000平方米,樓高4層,小一至小六只各設1班,全校100人:「學校規模小,是不是收生不足其中一個原因?是的。但反過來說,細校的優勢是對個別學生的照顧可以做得更好、更仔細。」
因此,葉校長在錦小推動「家庭式」經營方法,希望成為學校的特色和亮點:「學生人數少,每位學生有多少兄弟姊妹、成績操行如何、家長性格如何、家庭關係如何,教師都一清二楚。所以我們對個別學生的照顧能力很強,可以彼此信賴,知根知底。」
為移民回流學生 提供額外中文輔導

具體如何在學校推行「家庭式」經營方法?他舉例,有學生移民英國居住了一段時間,發覺未能適應後回流:「其實他的廣東話已經忘記得七七八八,英語是他主要語言,回來後語言適應遇到很大困難,尤其是中文科。」於是學校出動班主任,提供額外中文輔導,讓學生更快適應,融入校園。
「又例如,最近我們跟進一個長洲基層家庭的情況,由於居住地方不太理想,兩個小朋友在家產生很多摩擦和衝突。」於是學校先和家長溝通,輔導家長如何教育兩個小朋友。不單止學校和家長合作解決問題,亦會派出社工持續跟進。
籌備大自然課堂 帶學生「上山下海」

葉校長說,錦小雖然不是名校,但校園位處小島,有山有水,環境優美。因此學校23/24年度推出大自然教育校本課程,安排學生走進大自然,帶學生「上山下海」。
例如小一教到「遊公園」一課,學校會帶學生到附近公園感受一下。小四教「水的世界」時,就安排學生到長洲海灘,收集海水進行海鹽提煉、海水過濾實驗,務求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
致力將長洲傳統結合創新教育


除此之外,葉校長介紹錦小如何致力將長洲傳統結合創新教育。學校不但讓學生接觸平安包製作和紙紮等長洲特色工藝,更會舉辦小學機械人搶包山比賽。另外,又推動與大學合作設計AI軟件,協助長洲假日人滿為患的商店分流。
以辦機械人搶包山比賽為例,學校鼓勵學生使用特定比賽套件,組裝「搶包山機械人」,在積木組件拼砌而成的包山中取得平安包,然後將平安包運送至指定區域,搶到最多平安包者勝出。葉校長說,學生比賽中不但要運用編程知識,更要動手製作不同創意和策略的機械人去搶平安包,他們可以在比賽中更了解長洲文化,更生動有趣地認識社區。
積極推動英語、普通話戲劇教育


葉校長亦積極在初小(小一至小三)推動英語戲劇教育:「低年級的小朋友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肯講英文,不會害羞或怕失敗。」學校特意增聘了3位外籍老師,在帶領學生合作寫劇本以及表演過程中,輕鬆學英文。
除了英語,葉校長說錦小不會忽略普通話教育的重要性。學校特意聘用普通話能力很強的老師,教導學生朗誦、做司儀,亦會利用戲劇活動讓學生更樂意學習普通話。
與辦學團體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相近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學校仝人的努力下,24/25學年終於收足16名小一學生,今年9月新學年重獲政府資助辦學。對於重獲政府資助、救校成功,葉校長形容心情非常激動,想感謝整個長洲,包括辦學團體長洲堂、學校家長、幼稚園家長、鄉事委員會及議員等人支持,他形容這是「神的恩典」,讓不同人聚在一起,幫助長洲「守住學校」。
本身是基督徒的葉校長說,選擇加入錦江小學,當初覺得「是神在慢慢牽引」。他自己是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所辦學校的舊生,亦與辦學團體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相近,深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重視人多於分數,所以有信心辦好學校。
未來加強與幼稚園聯繫

葉校長說,目前錦小學生的主要來源,是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幼稚園,未來他會加強與同一辦學團體屬下的錦江幼稚園聯繫,包括推出多元智能獎學金計畫,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又會派出小學教師支援幼稚園;甚至安排幼稚園到小學進行活動。
「最理想是讓家長一起參與,藉此讓家長認識我們,如何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給學生提供照顧。」葉校長形容長洲鄰舍關係緊密,期望家長認識學校後能口耳相傳。對於未來收生情況他依然感到正面:「殺校問題,全港都是火棒,接火棒不是葉昌銳一個人,全世界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