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的發展模式,是動用巨額資金,建起一個又一個文化藝術場館和相關的商場、寫字樓、酒店之後,再逐步培育和發展文化藝術,更須以地產支撐西九文化區的龐大營運開支。以地產支撐文化發展,是香港擅長的模式,但並非發展文化藝術區必然的方式,世界上有許多發展得很成功的文化區,並不是用這種模式,比如,北京著名的798藝術區的發展,就與香港西九文化區完全不同。
被稱為內地「文創園鼻祖」
北京的798藝術區,被稱為內地「文創園鼻祖」,是中國當代藝術術的重要園區,同時也已成為北京旅遊的重要景點,吸引大批遊客前往觀光遊覽。
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因此又稱「大山子藝術區」,前建成於1957年的718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由前東德設計,前蘇聯援建,是新中國第一個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但後來工廠經營不善,大量廠房閑置,2000年左右,廠方將廠房以極低的租金租給藝術家和畫廊。
前身是一家廢棄的工廠
廢棄的工廠對一般人來說,沒有多大用途,但對藝術家來說,卻是理想的創作空間,吸引了隋建國、洪晃、劉索拉等一批藝術家入駐。藝術家更在這裏辦藝術展,舉辦音樂、舞蹈、戲劇活動,又開設咖啡廳,特色餐廳等,形成獨特的文化氛圍,讓798逐步從一家廢棄的工廠,變成一個文化創業園區。
798藝術區的發展模式,可以說是先聚攏到一批藝術家,然後再由這一大批的藝術家造就了這一藝術區。當時,北京聚居了許多藝術家,由他們發現了798這一廢棄工廠廠房的獨特魅力,而且租金十分低廉,開始有一部分藝術家入駐,而這批藝術家又吸引了更多藝術家入駐,將這一片工廠,變成了一個藝術創作和展示的世界,並且創造出很高的價值,成為一個文化創藝園區。
798藝術區也曾受到房地產和商業化發展的衝突,2002年時,廠方曾一度想拆除廠房,打造一座電子城,就像另一個中關村。後來在藝術家和人大代表的努力之下,才保留了原有的方向,到2006年,798才被確定為「北京市六大文化創業產業基地之一。」
也曾受到房地產和商業化衝擊
798成功之後,園區內的租金不斷上升,不斷有藝術家被高租金逼走,同時又因為798成為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各式各樣的商家進入,讓人感到798失去了原有的藝術氛圍,而多了商業氣息,再度引起爭議。而有不少藝術家亦認為,798已經成為藝術商業的平台,不可能再回到最初作為藝術家自由創作的天堂。
北京798藝術區走出的成功文化藝術區的發展模式,有別於香港的西九文化區,但其中也有許多值得借鑑的經驗。文化藝術區的核心要素是有文化藝術創作能力的藝術家,有藝術家聚集,自然而然地就能發展出文化藝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