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梁鎮罡公務員福利案 勝訴
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與新西蘭的同性伴侶結婚,於2016年入稟爭取享有公務員配偶福利,2019年6月在終審法院終極勝訴。終院判詞指出,政府拒絕向梁鎮罡提供僱傭及稅務福利與保障香港婚姻制度無合理關聯。法庭難以想像同性配偶被剝奪該些福利會驅使任何人締結異性婚姻。
判詞指,梁鎮罡及其同性配偶能毫無困難地出示他們的結婚證書為證,認為行政困難不是對梁鎮罡作出差別對待的合理理據。五位法官一致裁定梁鎮罡上訴得直。一年後,公務員事務局發出內部通知,指已設立機制容許境外締結同性婚姻的公務員,申報婚姻狀況及申請配偶福利。
2017年:謝浩霖及Q換身分證案 勝訴

跨性別人士謝浩霖及另一人以「Q」作代號的匿名人士,因未完成整個性別重置手術,曾不獲入境處批准更改身份證性別。謝浩霖及「Q」於2017年提出司法覆核,最終在2023年2月獲判終極勝訴。
判詞指,終院就現時醫學豁免的情況,及參考其他國家地區的相關政策,不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是更改身份證上性別的唯一可行、客觀及可核證的準則。政府可列明何謂可供接納的醫學證明書,以杜絕可疑證明書出現的可能性。現實中會造成問題的,是跨性別人士的外表與身份證不一致,而不是其生殖器官與身份證不一致。純粹因為跨性別人士未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而不准予更改性別標記,反而導致更多混淆或尷尬情形。至於政府稱不接受完整變性手術,女跨男人士可以逆轉、甚至懷孕,終院認為機會甚微。基於上述原因,終院5名法官一致裁定上訴人得直。
入境處其後因應法庭裁決修訂政策,容許跨性別人士在未完成「全套手術」前亦可更改身份證上性別記項。根據香港以往政策,若要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必須切除原有生殖器官、建構異性生殖器官。
2018年:岑子杰同性婚權案 部分勝訴

岑子杰於 2013年與同性伴侶在美國結婚,惟港府不承認海外註冊的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他於是提出司法覆核,指法例保障婚姻自由,而政府排除同性婚權、未能為同性伴侶提供婚姻以外的法律認可、不承認海外同婚等做法違憲。
這宗案件經歷高院兩審敗訴,最彼上訴至終審法院,結果裁定部分勝訴。法院認為法例中的婚姻自由只包括異性戀伴侶,裁定港府在拒絕承認同婚這個議題上沒有違憲,但同性伴侶應獲替代的法律框架(Alternative Legal Framework)承認,以滿足基本社會需求及獲得具合法性的身份認同,要求港府兩年內訂立替代框架,限期將於2025年10月屆滿。
2018年:Nick Infinger公屋案 勝訴
在香港長大的男同志Nick Infinger與男友在外國結婚後,回港以「二人家庭」名義申請公屋,卻遭房委會以二人不符合「夫妻」定義拒絕。Nick Infinger因而控告港府剝奪同性配偶申請公屋權利。經歷初審、上訴、終審,最終終院裁定房委會政策不相稱及不合理,又認為海外結婚的同性伴侶超越了純粹同居的關係,與異性夫婦屬可比對象,律政司就差別對待所提出之合法目的並不成立,判入稟方勝訴。
2019年:吳翰林居屋及遺產案 勝訴

申請人吳翰林於2017年與男友李亦豪在英國結婚,婚後在港購入居屋單位打算同居。惟房委會拒絕承認吳李二人海外註冊的同婚關係,指政策規定只有異性配偶及18歲以下子女等「家庭成員」才可入住同一居屋單位,如居屋買家要轉讓業權給「非家庭成員」,則要另補地價。吳翰林2019年入稟司法覆核,挑戰房委會的歧視政策。
經歷初審、上訴、終審,終院裁定吳翰林一方勝訴,指已婚同性配偶在居屋住權上享有與異性戀夫婦同等權利,即可以「家庭成員」身份入住居屋。終院亦裁定《無遺囑者遺產條例》及《財產繼承(供養遺屬及受養人)條例》下部分條文將在海外合法結婚的同性伴侶排除在外的規定屬非法歧視及違憲。政府發言人表示,會尊重終審法院的裁決,並會仔細研究判詞,並徵詢律政司的意見,以決定適當的跟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