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完善地區治理 改變選舉規則 區議會五光十色 不排除民主派參與

 

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初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建議恢復區議會委任議員、大減直選議員議席,並重整地區治理架構等等,不少聲音指《方案》大大縮窄了民主派參選空間。
有建制派區議員認為,只要不越過「紅線」,相信在開放提名時會很開明,歡迎五光十色的議會。
有前區議員相信,即使區議會沒有民主派參與都不是問題,今次改革是朝正確方向前進。
有民主派區議員則表示,希望直選數量越多越好,如果未來議會一個民主派都無,會很可惜,希望政府委任時不要排除民主派人士,讓議會容納更多聲音。

文:本刊記者 圖:黃冠華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5月初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5月初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
2019年區議會選舉大變天,議會一度失控。
2019年區議會選舉大變天,議會一度失控。
2019年選出的區議員,當時不少在區議會開會時展示請願口號。
2019年選出的區議員,當時不少在區議會開會時展示請願口號。

「完善地區治理工作」方案5月初出台,新一屆區議會將由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區議會地方選區選舉,以及當然議員四種方式組成,合共470個議席。直選議席由上屆的452席大幅削減至88席,分布至由原來452個選區合併而成的44個大選區,經「雙議席單票制」選舉產生。委任議員佔179席,由行政長官直接委任;地區委員會佔176席,由統稱為「三會」的分區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地區滅罪委員會委員,以「全票制」選出;加上27名當然議員,由鄉事委員會主席出任。另外,會由地區民政事務專員(DO)擔任區議會主席。

不同界別的參選資格不一,部分界別的門檻被大幅提高。以直選議席為例,參選者除了要通過確認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等的資格審查機制,獲得參選選區不少於50名選民提名外,更需要獲當區「三會」每會各3名委員的提名,才符合參選資格。另外,參選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席人士,亦需獲得當區「三會」每會各3名委員的提名。

立法會議員 陳學鋒:不能套用過往思維模式

陳學鋒表示,不能套用過往思維。
陳學鋒表示,不能套用過往思維。

方案公布後,外界有不少聲音批評為「民主倒退」,又指區議會如只剩下建制派,欠缺不同政治光譜,會影響市民觀感。曾是中西區區議員長達11年,現任立法會議員民建聯陳學鋒認為,大家應擺脫「一人一票」才是最好的民主制度思維:「大家都見到2019年那種政治環境,(民主派)透過民粹影響整個社會穩定,這是我們要防止的,所以今次特首提出的優化制度裏面有三點很重要,一是國家安全、二是行政主導、三是社會穩定。」

陳學鋒表示,雖然今次直選議席比例減少了,但卻增加了委任及間選,體現了另一類民主:「間選和委任,實際上吸納社會上不同精英,而這些精英以往可能不會參與到選舉制度裏面,過往卻一直為社區提供專業意見,我覺得今次是體現民主過程的一種新表現方式。」

對於社會有聲音形容是倒退,但陳學鋒認為,這是因為大家還套用了過往的思維模式:「大家都看到,其實西方民主是你死我活式選舉,你留意一下今天美國、歐洲等地,他們實行這種選舉模式,仍然停留在一種比較政治鬥爭的模式。我看新聞,美國國會仍就是否上調債務上限吵得要死,但其實可能市民的生活已經很差,這種政治爭拗,是不是市民樂見?我相信不是。」

不認同必須要有民主派參與

陳學鋒指,如民主派參選是為了改善社會,隨時歡迎。
陳學鋒指,如民主派參選是為了改善社會,隨時歡迎。

由於「三會」以往有較多不同界別人士,民主派參選人相對較易取得提名,但現時已變得寥寥可數。陳學鋒認為,這並非扼殺了民主派入閘可能,最重要是回歸基本前提,究竟這些民主派人士是否認同香港需要維持國家安定、行政主導,能夠堅守「愛國者治港」基本原則:「如果民主派參與議會的目的是『反中亂港』,議會沒有他們的位置,但如果是為了改善社區,隨時歡迎。」

萬一日後議會一個民主派都沒有,陳學鋒也不會擔心:「我不認同一定要有他們參與,從來無一個標準說,有民主派人士的議會就是好議會,這只是民主派為了爭取議席而騙人的一個說法。實際上一個議會好不好,在於議政質素。我覺得今時今日的政治制度,應回歸民生,回歸市民所需,這次優化制度,是朝正確方向前進的新嘗試。」

陳學鋒理解坊間擔心間選及委任議員,未必有直選議員勤力的想法,但今次將直選選區劃大亦有好處:「例如一條街你要找問題,可以有很多,但是否真的可以幫市民解決?實際上我們要從宏觀一點的角度看社區發展。人人都討厭在區內設置垃圾站,但當你從大區角度看,就明白原來社會的確有需要,相對上較易思考,到底垃圾站該放在甚麼位置?」

服務市民必會獲得支持

陳學鋒自詡有「區佬」的服務社區熱誠。
陳學鋒自詡有「區佬」的服務社區熱誠。

今次擴闊地區選區,陳學鋒認為對區議員的事業有幫助。無論間選還是委任議員也好,都會參與到地區服務:「立法會就是一個良好模範,選委會議員也會開設地區辦事處,聆聽市民意見。議會上有質素的發言,都是靠聆聽,所以我不擔心他們(間選、委任議員)會與市民脫節。」陳學鋒相信無論是間選或委任議員,都會有優勢、有缺點,最重要是成為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樑,用好優勢,改善缺點。

被問到政府如此嚴謹,是否代表政府不信任民主派支持者,令這班人對香港失望?陳學鋒不認同這種說法,因為他擔任多年議員,從來沒有所謂「堅定的民主派選民」,尤其是區議員:「只要你服務市民,就算政治立場不同,市民亦會支持你。」他認為今次改革正正就是希望要更好地服務市民,從宏觀角度,令社區變得更好:「過往那種Die-hard(死硬派)民主派支持者,其實不是想社區好,純粹是希望阻止政府做一些事情。」他不擔心區議會改革會加速香港移民潮,只要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好,自然能夠吸引人才。

對於會否重投區議會?2008年開始出任區議員長達11年,直至2019年落選,被問及會否重返區議會,陳學鋒態度顯得非常保守,說目前仍言之過早,但他從來沒有離開過地區,無論是當選還是落選,他一直在社區服務:「我是做社區服務長大的,對社區的熱愛不會因為沒有議席就放棄。我想這正正是要服務社區,說得俗一點,『區佬』的一種熱誠。」

2019年建制派新人 賴嘉汶:不逾越紅線可自由參選

賴嘉汶為民建聯於屯門唯一一位區議員。
賴嘉汶為民建聯於屯門唯一一位區議員。

民建聯屯門區議員賴嘉汶,為現屆區議會新丁,亦是建制派少數仍在區議會的血脈。作為親身感受過2019年區議會選舉大混戰時期的佼佼者,她歡迎今次改革:「剛在2020年上任時,那個會議的氣氛,比較緊張和混亂。我好記得一件事,平時開會應該按照區議會會議常規,有臨時動議等等,各方面都要跟程序做,當時民主派很喜歡講一講個別議題後,就要加臨時動議,那些臨時動議比較無聊, 譬如有一個臨時動議是建議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和屯門區區議員賴嘉汶代表18區區議員到武漢視察。那時正正是疫情比較嚴重的期間,有甚麽意思?作用在哪?無非是為了搞破壞。」

體現出行政主導有一定作用

賴嘉汶表示,樂意為符合資格的民主派尋求「三會」提名。
賴嘉汶表示,樂意為符合資格的民主派尋求「三會」提名。

賴嘉汶又記得,作為民建聯唯一一個屯門區議員,每次發言的時候都會引來麻煩:「基本上我說一句話,接着就有28種不同聲音,輪流表述回應,甚至好多時談民生議題,講一講又會變成政治話題,加上當我發言時,他們(民主派)會企後面舉牌。」賴嘉汶當時是新丁,又不熟議會運作,真的有點擔心:「托賴民建聯有很多前輩,透過經驗分享,是有幫助。」她指當時開個普通會,也需要保安現場戒備:「很誇張,直至落實《港區國安法》,情況才有改善。此等行為毋疑是浪費公帑。」

賴嘉汶形容,今次改革能夠推動香港繁榮及推動政府「落地」:「有個例子我感受深刻,之前一直處理衞生環境問題,自從本屆政府上任後,透過各方合作,定期每個月視察區內環境,房署、食環署,加上我再邀請的一些工程師,一起視察。之前會捉到很多老鼠,現在越來越少,這個月才捉到一隻,證明有成效,體現出行政主導有一定作用。」

賴嘉汶不認同改革方案為「民主倒退」:「2019年區議會選舉時,建制派每個人都很努力,但當時因為示威,因為一個理念,令到不少剛剛『落區』,可能連一個月地區服務都未做過的人,叫叫口號便進入議會,這對地區及市民來說又是否一件好事?他們(民主派)沒有深耕細作,我們(建制派)個個都流很多汗水。」

大選區拓展視野與合作機會

賴嘉汶指已與欣田街坊建立感情,有意原區留任,不過仍要看看安排。
賴嘉汶指已與欣田街坊建立感情,有意原區留任,不過仍要看看安排。

對於選區被劃大,賴嘉汶認同服務的地區大了,某程度上會覺得吃力,但同時間互相合作的空間亦相應變大:「譬如我服務欣田區,可能一些鄰近區別的服務會有界限。如果現在打通了,可能有10個區,就可以整體規劃發展和考慮。正如剛才我所講,現時西北這邊54區,有屯門繞道、11號幹線,旁邊又有房屋發展。如果我們以一整張地圖的方式去考慮交通、醫療等配套,視野及合作範圍都會變大。」

至於由DO(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賴嘉汶覺得問題不大:「現時香港實施一個新的治理方案,即行政主導。以往可能DO未必有太多機會與各個部門合作,但如果將來成為主席,DO就會成為中間的超級聯絡人,關係會更加緊密,可能更易協調民生政策,更有效率地服務市民。」

被問到民主派在區議會中是否仍有存在必要?賴嘉汶支持區議會有五光十色,不過她的理解是有不同專業界別,參選的人必須「愛國愛港」,希望香港好,不是本末倒置:「現時議會都有不同光譜,仍然有民主派議員在議會,大家都宣誓效忠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我相信只要他們符合這些條件,亦能得到提名。 我相信沒有問題,大家繼續做,在議會裡面合作。」賴嘉汶強調,最重要是符合參選資格,愛國愛港,真心為香港服務:「除此之外,參選人是甚麼背景、有沒有政治立場,我都歡迎。相信五光十色,有不同專業的議會,對香港是件好事。」

只要不玩杯葛大門永遠打開

就「三會」提名方面,賴嘉汶認為一定是開明的:「像立法會選舉,其實只要你不越過紅線,大家都是自由參與。地區而言,調轉是不同光譜人士,是否願意參與今次選舉,才是一個情況。」賴嘉汶說任何人有意參選,只要能確保國家安全、滿足「愛國者治港」,並真心服務街坊,可以聯絡她,她很樂意幫忙爭取提名:「最重要是他們(民主派)願意,而不是杯葛選舉。坊間流傳有不同光譜人士,勸市民取消選民登記。明白嗎?現在我們大門是打開的,你願意過來,願意承認及擁護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你願意踏出這一步,而不是玩杯葛,沒問題,因為我們是五光十色。」

對於會否尋求原區連任,賴嘉汶不置可否,但她表示一直服務地區,與欣田街坊很有感情:「譬如我有濕疹,街坊留意到我手爛了,他們很關心我,會給我介紹不同醫生或藥方。」賴嘉汶形容雙方已經有連結,希望有機會繼續服務街坊,但要再看看以後安排。

民協 黃虹銘:不會一個民主派都無

民協秘書長黃虹銘認為,將來區議會不會一個民主派都無。
民協秘書長黃虹銘認為,將來區議會不會一個民主派都無。

民主派顯然對方案有南轅北轍的看法,民協秘書長兼屯門區議員黃虹銘認為,今次方案民主成分降低了:「作為民主派,當然希望直選(議席)數量越多越好,始終如政府所言,區議會只是一個諮詢架構,本身並無實權,所以最大功能是如實反映選區內居民需要,如果是透過選舉得出這個代表,代表就要向選民交代,亦會最明確了解到居民需要。」

DO立場中立出任主席不算倒退

黃虹銘為2019年立法會新丁,一直紮根屯門。
黃虹銘為2019年立法會新丁,一直紮根屯門。

就選區劃大,由原來452個選區合併而成44個大選區,黃虹銘表示以往選區較小,區議員本身有絕對基礎、知識及聯繫,可以清晰反映到當區需要:「政府說選區大了,大家可以想得宏遠一點、闊一點,但我自己有少少保留。」他舉例:「屯門有30多個選區,由每個區議員自行反映當區居民需要,究竟巴士站要設置在哪條街等等……平衡工作應該由政府去做,不應由區議員去做,我們不應做平衡,也不應做決策。我們的工作只是反映居民需要,而不是說將來10多個選區劃成一個選區,要反映意見的區議員自己去做平衡。」

以往區議會主席由直選議員擔任,在新制度下,黃虹銘不反對由DO出任,不認為是倒退:「過往區議會,直選的確會引致一些質素參差的人當選,可能只是喊兩句口號,或者臨選舉前才出現。我對主席是不是一定要由議員做,還是DO去做,無既定立場。主席最重要是中立,對每位議員公平,我相信DO一定是精英人士,對他們能力有信心。不過亦可能有負面效果,市民會感覺區議會是一個政權機關,多於民意機關。」他解釋,萬一有地區政策令各方出現磨擦,市民有不同聲音出現,議會或議員可能就失去了過往在市民及政府之間的緩衝角色:「讓人感覺是由DO帶住一班公務員,多於議員。」

對於DO會否袒護政府?黃虹銘認為要視乎議員能否發揮角色:「議員能不能精準反映民意,與DO討價還價,當中有一個角力,讓政策變得是否令市民更易接受,或最後推出真正利民便民政策。」

越多市民意見民生政策執行越順暢

黃虹銘表示,以往選區較小,區議員本身有絕對基礎、知識及聯繫,可以清晰反映到當區需要。
黃虹銘表示,以往選區較小,區議員本身有絕對基礎、知識及聯繫,可以清晰反映到當區需要。

不過黃虹銘補充,運作上最終亦要視乎議員班底。既然有委任議員,到底政府會委任甚麼人?至於資格審查及宣誓方面,過往政府都容許不少民主派背景人士繼續履行區議員職責,所以未來不會一個民主派都無:「始終一定會有,亦會有人想參選。」

黃虹銘建議政府委任區議員時,最好不要撇除民主派人士:「是否完全不委任他們?這是政府應該考慮的問題。如果最終直選真的無民主派勝出,政府又完全不考慮委任民主派人士的話,我覺得很可惜,亦會影響議會公信力。我認為不應單純歸類,你是民主派你就支持暴力,我過往的經驗,有很多民主派人士其實會很理性地與政府討論及分析。過往那些互動都是健康的,所以我覺得最好避免完全無民主派,無其他聲音在議會。」

只有單一聲音的話,黃虹銘擔心會很影響議會公信力:「說到底,只要有議會有公信力,市民願意相信議會,才會直接表達意見。如果議會裏面只有一種聲音,當然,支持那邊的市民會繼續表達意見,但同樣地政府就永遠聽不到另一邊意見。」

黃虹銘強調區議會不是政治性,應要解決像巴士路線該怎麼走、公園應該有甚麼設施等問題:「你應該要鼓勵,即使不同政治看法的人反映意見給政府,越多市民意見,民生政策越會執行得順利、順暢。」

政治素人取得「三會」提名有困難

黃虹銘為一名執業律師。
黃虹銘為一名執業律師。

被問到作為民主派人士,會否覺得很難取得「三會」提名?黃虹銘相信有一定難度:「如果作為現任區議員,可能還有較多途徑接觸『三會』成員,但你話一個普通有志想參選區議會的市民,本身不涉及政治,但他對地區民生方面有看法,相對我會為這班人擔心,擔心他們能否找到『三會』成員,或者取得『三會』提名。」

黃虹銘表示近期「落區」都沒有收到市民對方案表達不滿及失望:「其實普遍而言,除了一班官員或者推手很熱烈支持外,社會沒有討論氣氛,大家可能都知道沒有甚麼討論餘地, 因為已經推出了方案,所以如果要推行這個新制度,政府反而應該想,如何做好這個制度,如何令議會有公信力。」

黃虹銘最後強調,他的發言僅屬個人看法,不代表民協,該黨將於會在暑假期間就區議會選舉事宜作進一步探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