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災難】(1)外賣餐具激增 抗疫爆出塑膠災難

政府近年致力推動「走塑」減廢,但世紀疫症持續逾年,市民要保持社交距離,食肆又被下令實施「限桌數」、「限晚市」等措施,外賣已成為市民抗疫日常,卻同時亦引發了一場「膠災」。
有發泡膠回收團體透露,過去一年回收的外賣發泡膠餐具;以至網購食材的發泡膠箱等等,比以往大增兩倍。另有塑膠回收機構收到大量塑膠餐具,並預計情況會一直持續,回收量將越來越多。
政府正研究分階段禁止食肆於堂食和外賣提供即棄塑膠餐具,但最快要到2025年才實施。究竟抗疫與環保能否並存?市民大眾要深思。

文:陳 明 圖:黃冠華

環保署《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顯示,2019年每日平均有160公噸塑膠餐具及40公噸發泡膠餐具棄置於堆填區,而2020年疫情爆發,環保署雖然未有最新數據公布,但市民經歷了一年的外賣生活,發泡膠及塑膠餐具棄置量勢必大幅增加。

回收量倍增打破歷年紀錄

記者早前走訪獲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的發泡膠回收團體,荃灣區青少年發展協會「迷失的寶藏:發泡膠回收行動」位於荃灣的回收工場,發現內裏堆滿大量有待處理的發泡膠箱,當中夾雜一袋袋發泡膠餐具,有不同大小的發泡膠碗、碟、杯及飯盒等,數名職員忙於檢視分類,並以鎅刀逐一撕掉發泡膠箱上的膠紙、標貼等,另有兩名職員則忙於將已清理的發泡膠物料送入機器進行熱熔程序。

項目經理李家銘向《堅雜誌》表示,過去一年整體發泡膠回收量大增,其中發泡膠餐具的回收量更是以倍數上升,由過往平均每月回收大約150公斤,即約18,000至19,000個;到今年1月已暴升至420公斤,即約52,000個,整體回收量已超出工場處理上限,運作上亦出現壓力。李家銘說:「我們因場地所限,每個月最多可以做4噸,但疫情期間,整體發泡膠回收量已經超過工場處理上限的150至200%,今年1月更收到8噸,打破了我們歷年紀錄。」

李家銘:發泡膠餐具回收需求急增

李家銘從發泡膠餐具回收狀況,分析市民過去一年的外出狀況。他指在早期疫情爆發時,很多市民不敢外出,回收量亦下跌。數據顯示,2020年2月的發泡膠餐具回收量只有62.5公斤。但4月開始,回收量不斷上升:「到了後期人人好像已經不怕了,於是照常出外,就算早前食肆放寬晚市堂食,但(繼續外賣)回收量仍是以45度的幅度上升,去年底至今年初上升波幅更厲害。」

過去一年,工場接獲很多市民電話查詢,了解哪些物料可以回收。李家銘認為,市民對發泡膠回收已逐漸熟悉,大部分會先清洗乾淨才放入回收箱:「他們會反思,原來一家四口買外賣會有好多即棄餐具生產出來,因為一個餐會有湯、有正餐,亦可能有飲品、汁杯等,他們開始醒覺,會主動查詢哪裏可以做到真正回收,不會被人當垃圾丟掉。」但工廈或商廈均欠缺回收配套,一般打工仔難以將外賣飯盒清洗乾淨後才回收,結果只會當垃圾棄掉。

工場回收得來的發泡膠餐具亦「種類繁多」,除了最普通的飯盒、麵碗之外,亦有很多盛載熟食、壽司或食材的發泡膠碟。李家銘說:「有好多盛載生肉、魚生的發泡膠兜,裝粟米仔、青檸、豆腐又有個細細的發泡膠兜,日式超市特別多,連熟食都有,裝鰻魚或壽司,很多。」李家銘又指,市民除了多去超市買餸,網購食材亦增加,使用發泡膠箱亦大增:「如果他們購買新鮮食材,都會用發泡膠箱盛載,尤其是購買海鮮、凍肉等,都會用一個細小發泡膠箱送貨。」

凸顯政府不同部門政策矛盾

在防疫及抗疫的大前提下,大部分食肆拒絕市民自備餐盒買外賣。李家銘認為,不少店主為兼顧食物安全風險及銷售營業額,寧願拒絕顧客自備餐盒,但另一方面,環保署沒有理會疫情,仍然加強「綠在區區」的回收渠道,繼續宣傳「走塑」,凸顯政府內部存在政策矛盾:「現時不同部門各自推行政策,即是一個有食物安全隱憂,一個又很想推動環保,其實政府內部要做好溝通,他們(環保署)應與食物安全部分溝通,如何才做到他們想要的效果。」

經過接近5年運作,項目的第三個資助期將於今年7月中屆滿,協會已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再申請續期兩年,李家銘希望當局能提高租金資助,讓他們另覓更大場地處理更大回收量。預計未來除了疫情因素外,隨着政府增設「綠在區區」回收站及回收便利點等回收渠道,市民回收意識將提高,發泡膠回收量亦會持續上升。

回收「膠海」一望無際數量驚人

除了即棄發泡膠餐具,即棄塑膠餐具這段時期亦大幅增加。去年7月成功投得環保署沙田區「中央收膠」服務先導計劃兩年合約的劉財記紙業,位於上水的露天回收場堆滿一望無際的「膠海」。公司董事劉俊偉帶記者參觀時,隨手拿起一個大膠袋打開,內裏除了膠樽、膠袋之外,亦混雜了大量塑膠餐具,他逐一向記者介紹:「多了很多食物盒,這些是塑膠碗、湯丸兜、生果兜……」

職員在「膠海」內逐一以人手按號碼分類,劉俊偉解釋,由於各種塑膠的密度及用料不同,需要分開處理:「餐盒屬PP(聚丙烯),膠刀膠叉可能是PS(聚苯乙烯)。」他說職員先進行初步分類,抽出膠袋等雜物,其後會按類別放入不同水糟進行破碎及清洗,部分或會送往大埔工場進行熱熔工序,最後製成再生膠粒,可運返內地作為原料。

據劉財記紙業資料顯示,自去年7月沙田區推行「中央收膠」開始,截至今年2月底已收集到198噸塑膠,當中有不少是塑膠餐具。該公司又與環保團體合作,去年9月在兩個屋苑推行「屋苑即棄餐具回收試驗計劃」,短短兩個半月回收量已近1,400公斤,即約6萬多件塑膠餐具。另外公司又接收「綠在區區」60至70%的回收塑膠,處理量極大。

劉俊偉:預期疫情後回收量續升

劉俊偉表示,過去一年回收量確實大幅增加,除了市民環保意識提高外,外賣增加亦是主因:「其實重開晚市堂食未必一定會令塑膠餐具減少,現時大部分市民都會認為疫情危險,寧願買外賣,帶返家裏進食,感覺上較為乾淨。」不過,由於現時前線回收並無做好源頭分類,運送到工場的回收塑膠全部混雜在一起,令劉俊偉公司後續工作大增,部分物料經篩選後或屬於不能回收需棄掉:「回收量很大,數目很可觀,但如果送來經處理後,原來都是要棄掉,何必呢?」

劉俊偉預期,未來塑膠回收量會持續上升,單是目前的外賣狀況,至少會持續至今年年中:「即使疫情後通關,食肆全面開放,我認為市民一般在短期內不會改變現時的生活模式,加上他們過去一年已習慣分類,相信仍會持續,因此塑膠回收量應會再提升,而未來可能會配合政府的垃圾徵費、生產者責任制等政策,塑膠回收量應會更多。」

建議向外賣客實施餐具徵費

政府一直宣傳「外賣走塑」,但在疫情下似乎未見成效。劉俊偉認為,政府政策經常朝令夕改,沒有明確長遠目標,令市民無所適從,浪費政府資源亦增加回收商的工序,他建議政府應做好源頭分類,甚至可效法膠袋徵費,向外賣客人收取餐具徵費,相信可以令市民慢慢改變習慣:「像膠袋徵費一樣,要收一元、兩元才給你餐具,當你購買五、 六個餐時,要收十多二十元,你便會感到『肉赤』,會減少使用,自備餐具必定增加。」

55307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