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待發】(1)本月內發出正式牌照 大黃蜂車隊:籌備順利 千架優質的士逐步「落地」

自去年七月底,5大「的士車隊」營辦商獲發「牌照有條件暫准通知」後,現已全部進入試運作階段。有見公眾對「的士車隊」服務評價正面,運輸署經審慎考慮後,決定採取靈活安排,今月(7月)內就會向5支車隊發出正式牌照, 讓市民及早體驗優質「的士車隊」服務。
各車隊現時籌備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有部分正努力解決缺司機、未夠車等問題。5支車隊當中,新科發展(國際)有限公司旗下的「大黃蜂愛心車隊」(Big Bee)算是其中一支籌備工作較為順利的車隊,《堅雜誌》專訪了新科發展(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黃大海,談談車隊的最新情況。
黃大海透露,「大黃蜂愛心車隊」正按時間表逐步推進1,000輛車「落地」的最終目標,車隊現階段正不斷完善和優化細節問題。黃大海對「的士車隊」的發展和未來充滿信心,配合政府全速推進規管網約車平台的立法建議,大家可以共同將香港的公共交通做得更好。

文:昭仁 圖:陳錦輝、資料圖片、政府新聞圖片

「的士車隊」的籌備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的士車隊」的籌備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我們的目標是1,000輛車『落地』,到時會正式公布。暫時而言,我們見到很多細節問題仍需要一些時間去處理。」黃大海強調在各方努力推動下,籌備狀況進展順利,只待處理好1,000輛車的牌照問題就隨時可以悉數『落地』。

運輸署今月內會向各車隊發出「的士車隊」正式牌照。
運輸署今月內會向各車隊發出「的士車隊」正式牌照。

1,000輛車「落地」目標未變

「大黃蜂愛心車隊」的目標是旗下1,000輛車悉數「落地」。
「大黃蜂愛心車隊」的目標是旗下1,000輛車悉數「落地」。
大容量的流動充電設備解決了「大黃蜂愛心車隊」1,000輛電動車的充電問題。
大容量的流動充電設備解決了「大黃蜂愛心車隊」1,000輛電動車的充電問題。

「目前我們最大的困難不在司機上面,更加不在車輛上面,1,000輛車已經隨時可以『落地』,問題是香港的士始終需要有一個牌照,的士『落地』不只是簡單有車有人就行。第二,我們車隊要照顧投資者的核心利益,因為大家都知道最近牌價和市場各方面都有些波動,我們既要考慮市民,亦要考慮投資者回報等不同方面。」

據聞由於的士牌價下跌,令不少車主陷入「負資產」,導致他們想申請「純電動的士百分百擔保貸款專項計劃」,換購車隊新車時遇到阻滯。然而,透過各方積極推動和銀行支持下,問題經已逐步獲得解決。除了車輛牌照問題外,黃大海透露如何在配套設施上,妥善安排1,000輛電動的士充電,亦是車隊碰到的關鍵難題,最終他決定以流動充電樁的方式解決:「我們最終找到的解決方案,是在全港九新界十多個比較熱門地方分布流動充電樁,用這個模式滿足1,000輛車每天十多萬度電的需求。我們暫時己做了第一期安排。」

黃大海形容,這些流動充電設備是個大型「充電寶」,機動性非常強:「我們很感謝有投資者投入了大量資源,研發了一個貨櫃體量的『充電寶』,的士司機在任何地方有需要,我們就都可以設置電池充電,解決了司機用電問題。都很高興暫時1,000輛車的能源規劃已經到位。」

招聘司機陸續接受職前培訓

「大黃蜂愛心車隊」的司機須接受職前培訓,以熟習車輛操作及提升服務質素等。
「大黃蜂愛心車隊」的司機須接受職前培訓,以熟習車輛操作及提升服務質素等。

若要順利營運一支「的士車隊」,足夠的司機人手是非常重要一環,據悉有部分「的士車隊」現階段仍未招聘到足夠數量的司機。對於請人難問題,黃大海亦有所耳聞,但他坦言自己車隊並沒有碰到這方面問題,他建議大家請人時要抱着「以人為本」的宗旨,從司機立場出發,為他們提供適切的福利和保障:「司機很簡單,首先要保證他們的固定、穩定收入; 第二是提升勞工保障、工作保障等等。我覺得這兩方面大家真的要『以人為本』,站在司機立場去考慮問題。」

現時新加入「大黃蜂愛心車隊」的司機正陸續接受8小時的職前培訓:「我們分四堂,前面三堂是理論課,尤其在服務上,所有政府、社會對我們的士服務的要求、守則,司機一定要『背』熟;第二就是對我們的車輛運作狀況要很熟悉;第三就是服務態度,我們車隊和傳統的士服務態度的分別,必須有所凸出。」

上完三堂理論課後,司機還需要再上一堂實踐課,全部由駕駛學院出來的專業導師負責授課:「對於汽車運作、司機服務、的士行業運作,(導師)他們都非常熟悉。上完課後會有一個評核,及格率基本上去到99.9%,因為大家都是的士司機,所以都清楚是在做些甚麼。我們很滿意,覺得大家都有這份心想將事情做好。」

規管網約車平台對標「的士車隊」

黃大海認為,日後若發牌予網約車合法營運,條件可以對標「的士車隊」。
黃大海認為,日後若發牌予網約車合法營運,條件可以對標「的士車隊」。

做好本分只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在網約「白牌車」氾濫的大環境下,再加上的士同業之間的競爭,「的士車隊」的未來發展仍充滿種種未知與挑戰。黃大海強調,首先要做好自己,不與人相比,因為往往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但同時希望政府盡快立例,對「白牌」網約車平台實施有效規管,建構公平而對稱的競爭環境。黃大海重申,「大黃蜂愛心車隊」不怕公平去競爭:「大家都聽到很多業界聲音,表明營運受到『白牌車』極大衝擊。 全港的士有18,000多輛,每輛車有三至五個人輪流駕駛, 早更、夜更、替工,大約五、六萬個家庭依靠的士『開飯』。這是不對稱、不公平的競爭,社會應該朝正確方向去想,不能因為『白牌車』方便就去做非法的事。我覺得有管好過無管,而且還要事不宜遲,盡快立例規管。」

據悉,政府會在今年內,就規管網約車平台、合規服務的車輛和司機的相關牌證要求,訂定立法建議,黃大海對此表示歡迎,亦提出了自己對規管上的一些建議:「第一,車的安全一定要規管,好像我們的士一樣,每一年都要『大驗』、『小驗』兩次網約車一定要有規管,一定要有管理。第二,司機服務很關鍵,我們的士司機都要考『6號牌』,當然我希望政府要規定(網約車)司機都要有『6號牌』,事實上全港有20多萬駕駛者有『6號牌』。第三,是整個運作上的條件要求。(發牌)網約車可以對標『的士車隊』的條件,從而變成一個公平競爭。我覺得這三方面都很關鍵。」

黃大海認為合法受規管的網約車可以存在,但提醒政府立法時要嚴格管制數量:「我們18,163輛的士,繁忙時候真的不夠車, 但反過來靜的時候周圍都是的士。尤其現時經濟差,如果網約車數量不管制,會對整個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對的士行業帶來衝擊,對他們(網約車)的整體規劃亦會帶來問題。」

行業改革需要時間適應

「的士車隊」取得正式牌照後,可使用機場、部分跨境口岸、旅遊熱點的專屬停車位接載已預約的乘客。
「的士車隊」取得正式牌照後,可使用機場、部分跨境口岸、旅遊熱點的專屬停車位接載已預約的乘客。

據運輸署表示,待全部5支車隊營辦商取得牌照後,便能正式以車隊名義,使用位於機場、部分跨境口岸,以及其他旅遊熱點等13個地點約80個車隊的士專屬停車位,接載已預約行程的乘客。其中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禁區內的指定停車位置,早在5月30日起已經開放予車隊的士使用。相關措施便利於「的士車隊」的日常運載,但有業內聲音表示不滿,認為做法對普通的士不公平,因為部分位置比原有的士站位置更方便,認為車隊已可自由定價,若加上地理位置優勢,會在競爭上佔盡優勢。

對此,黃大海強調「的士車隊」的出現是行業改革的一步,大家都需要時間去摸索和適應未來行業發展:「關於的士運作上的問題,我們不斷都向運輸署提出意見。車隊除了是一般普通的士,更屬於網約性質,關口措施也是因應網約的士模式而出現。其實大家對的士服務要求有不同聲音,希望做到盡善盡美,『的士車隊』很明顯就是一種改革,而這一刻正朝着正面方向發展,需要一些時間大家去適應。的士業界要一起去摸索,我覺得沒有衝突。」

183532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