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失當】66億建設淪老人暫託中心 政府規劃反口覆舌 啟德發展區郵輪碼頭前景堪虞

疫情之下,原本無甚用處的啟德郵輪碼頭終於變得有點意思,政府臨時將這個耗資66億元的建築物改成「暫託中心」,照顧染上新冠肺炎的長者。
回顧過去8年,碼頭在政府口中是取得成功,船泊和旅客數目雙雙達標,但在市民眼中,郵輪碼頭猶如死城,香港郵輪業亦大敗於競爭對手新加坡。隨着郵輪公司清盤的清盤、撤走的撤走,香港郵輪業荊棘滿途。
學者和立法會議員均指出,郵輪碼頭淪落至此,歸根究柢,與整個啟德發展區建設不同步,有關方面計劃朝令夕改有莫大關連,政府部門間不協調,各家自掃門前雪,事不關己的態度才是背後原因。
郵輪碼頭的營運者則有不同意見,認為碼頭營運尚算成功,政府和納稅人已回本,但啟德發展和預期有落差,希望政府日後能大幅增加泊車位及重新考慮興建已取消的酒店項目,維持郵輪碼頭競爭力。

文﹕李向榮 圖﹕黃冠華

雲頂香港無法營運宣布清盤

疫情之下,郵輪頭再無郵輪停泊。
疫情之下,郵輪頭再無郵輪停泊。
郵輪碼頭部分位置被改裝成「暫託中心」,照顧染疫長者。
郵輪碼頭部分位置被改裝成「暫託中心」,照顧染疫長者。

今年三月,啟德郵輪碼頭好不熱鬧,但不是因為有郵輪到港停泊,也非郵輪業重新開放營運,而是政府將郵輸碼頭二樓兩個登船大堂和地下,改裝成「啟德暫託中心」,專門接收及照顧來自醫管局旗下醫療機構、感染新冠肺炎及身體狀況不太理想的長者。啟德暫託中心共有1,200個床位,首階段約400張床位已在三月中投入運作,餘下約800張床位將於本月啟用。

斥資66億港元興建的啟德郵輪碼頭,之所以被改裝成染疫長者的「暫託中心」,原因顯然易見,就是碼頭本身已被丟空多時。打從政府以疫情嚴峻為由,今年一月初再次叫停郵輪「公海遊」,郵輪碼頭已變為空城。

事實上踏入2022年後,香港郵輪業即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郵輪碼頭使用率最高、多年來靠「公海遊」支撐着碼頭的星夢郵輪,及其母公司雲頂香港宣布申請清盤,並於1月20日任命臨時清盤人,3月2日停運「公海遊」。雲頂香港表示因疫情影響,缺少可持續經營收入,加上巨大債務壓力對郵輪營運構成威脅,已無法再投入所須的財務資源來繼續營運世界夢號。

差不多同一時間,另一郵輪公司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亦宣布,旗下海洋光譜號4月中會調往新加坡繼續營運,更在香港加強防疫措施後「提前撤走」,宣布取消香港今季度餘下航程。

據了解,該公司一直受制於政府的防疫政策,例如去年10月,海洋光譜號一名船員疑似「復陽」個案,相關航程立即被取消,並被暫停「公海遊」21日。今年1月初,又因9名與Omicron確診群組的密切接觸者曾登上海洋光譜號,郵輪須折返碼頭。

疫情影響業績慘不忍睹

啟德郵輪碼頭外的土地丟空多年。
啟德郵輪碼頭外的土地丟空多年。

根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提供數字,疫情以來郵輪業業績慘不忍睹。2019年全年,郵輪碼頭郵輪停泊次數有175次,郵輪乘客(包括離境及入境各一次)為847,071人次。2020年內地疫情初現,由1月1日至2月5日郵輪停運為止,也有24次郵輪停泊及102,618人次旅客。可是隨着疫情持續,之後所有數字清零。

去年7月30日至今年1月5日期間,香港總算恢復了郵輪業務,但由於只限「公海遊」且限制登船人數,五個多月時間只有88次郵輪停泊及264,860名旅客出入境,之後由於政府再次收緊防疫措施,郵輪業數字又再次清零。

事實上,香港郵輪碼頭表現一直強差人意,未能匹配政府口中的「亞洲國際都會」名號。翻查記錄發現,2018年郵輪碼頭有171次郵輪停泊記錄,而當中有多達102次由世界夢號一手包辦,當中近一半(50次)是出海一晚,只是以本地市場為主的「公海遊」。所謂郵輪乘客人次,其實是出境和入境數字相加之後的數字,即一名參加公海遊的旅客,在香港上船和落船,這名旅客便會計算成「2人次」。

「泊遊城」變死城寸草不生

郵輪碼頭商場「泊遊城」長年處於死城狀態,正好反映實際情況。郵輪碼頭有一個面積達5,600平方米的附屬商業區,其中約有2,200平方米樓面,由啟德泊遊城租用。泊遊城自2014年開業以來,受困於碼頭客量少而陷入經營困難,並於2016年停止營業,商場自此變死城,至今寸草不生。

香港郵輪碼頭一池死水,但競爭對手,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雖然在疫情期間郵輪業也大受打擊,但2020年10月開始,新加坡版公海遊「 Cruise to Nowhere」,仍然維持東南亞地區領導地位。

2016年開始,郵輪業每年為新加坡帶來7億美元收入,疫情期間郵輪業務亦一度陷於停頓,但在當地政府陸續放寬防疫限制之後,已開始漸見生氣,預計今年稍後可以恢復國際郵輪服務,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亦將於10月開始,開辦新一季度航線。

新加坡對郵輪業十分樂觀,旅遊局郵輪業務主任Annie Chang早前在一個國際論壇上表示,由於旅遊需求持續強勁,估計未來一兩年,當地郵輪載客率將可回到疫前約8成水平。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部長陳聖輝今年二月接受國會質詢時說,當局將繼續努力促使更多郵輪停泊,並保持新加坡作為郵輪樞紐的吸引力。

李兆波: 政府使用資源能力「很弱」

學者建議將丟空的商舖變成散貨場。
學者建議將丟空的商舖變成散貨場。

「郵輪碼頭有點生不逢時,當時政府公開招標,但無人有興趣投資興建,後來政府自己建。」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說,政府在使用資源方面的能力「很弱」,郵輪碼頭就是例子,和今天抗疫一樣,都是「一鑊泡」:「如果資源用得好的話『爛場變活場』,但現在似乎是『活場變爛場』。」李兆波以東涌散貨場(Outlet)為例:「東涌散貨場由太古搞,我相信如果郵輪碼頭計劃你叫太古搞、叫新鴻基搞的話,一定無事。」

李兆波解釋,作為交通基建,交通必須頻繁,一個交通頻繁的運輸樞紐,需要一段時間去建立,郵輪碼頭亦不例外:「香港要吸引郵輪來港,要給他們相當優厚的條件,但香港做不到。」

政府部門協調出現問題

李兆波認為是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在郵輪碼頭的發展上出現了問題。
李兆波認為是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在郵輪碼頭的發展上出現了問題。

另外,李兆波舉例,一如鐵路車站和機場,除了交通之外亦需要有商場等商業活動,無船泊岸的郵輪碼頭也應該要「有嘢賣」,才能聚集人氣,但可惜碼頭零售業發展不理想:「所以有媒體問我,我建議仿效東涌開設Outlet,這樣長年有人前往,這是基本盤,當商場成形便可以服務旅客。」例如海港城,李兆波說沒有遊客不要緊,最重要「搞旺個場」。

導致今天郵輪碼頭成為孤城的另一個原因,李兆波認為是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出現了極大問題。例如交通配套上,郵輪碼頭只能靠小巴、巴士和渡輪前往,無法增加人流:「管交通的是運房局,做郵輪的是經商局,現在是各家自掃門前雪,有商場卻沒有交通配合。」

單軌列車12個車站壽終正寢

郵輪碼頭旁的空地,正密鑼緊鼓興建隔離設施。
郵輪碼頭旁的空地,正密鑼緊鼓興建隔離設施。

其實政府一直有計劃引入環保單軌列車,作港鐵其中一條支線,連接啟德發展區和郵輪碼頭,但最後胎死腹中。發展局早於2012年,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提及興建單軌列車,指單軌列車雖涉及龐大成本(約120億港元),但「策略性地位舉足輕重」,對九龍東轉化為另一個核心商業區有催化作用,更可「締造充滿旅遊魅力的獨特地標」。時任發展局局長是林鄭月娥。

這條本身全長9公里,包含了12個車站,原定明年通車的單軌列車,竟在2020年的《施政報告》宣布「壽終正寢」,啟德區內交通安排,會以「多元組合的模式取代,而宣讀《施政報告》的正是當年發展局局長,今天的特首林鄭月娥。

當時有消息指,雖然經歷多年「初步研究」,認為項目「可行」,但及後發現有諸多細節問題未能解決,例如根據消防安全規定的路軌闊度,難以在觀塘區內建造,造價亦暴增至200億元,政府決定放棄。

構想源於「東南九龍發展規劃」

預想中的啟德體育園,目前仍在興建中。
預想中的啟德體育園,目前仍在興建中。

單軌列車計劃失敗,只是啟德發展區爛攤子的冰山一角。「啟德發展計劃」前身為「東南九龍發展規劃」,涉及啟德機場及周邊地區一大片土地。政府原本規劃在區內興建3萬個住宅單位、64,000個酒店房間、1,440萬平方呎零售及辦公室,以及110公頃休憩用地。2007年11月,政府正式拍板啟動項目,決定興建啟德體育城、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設,原本首階段計劃於2013年前落成,次階段於2016年前落成,整個項目則預計於2021年完成。

今年是2022年,整個發展區原來只有北啟德住宅、跑道末端的郵輪碼頭、啟德空中花園,以及靠近牛頭角的香港兒童醫院落成啟用,其餘的工程,要不是工程進行中,就是丟空中,甚至再一次「胎死腹中」。

其中啟德體育園工程,預計要到明年才完工;而位於跑道上,鄰近郵輪碼頭的8幅住宅用地,預計最快完工的一幅地皮(4A2號),都要拖到2024年3月才落成,有兩幅地更未有預計入伙日期。

至於傳聞中的「都會公園」,據了解該幅土地現正是發展區內的「躉船碇泊處」,用作運輸建築物料,最快要後年才能騰空,保守估計最快也要到2027年,公園才能落成。

鄧家彪: 政府決心不足反口覆舌

鄧家彪指政府在啟德發展區的發展上經常「反口覆舌」。
鄧家彪指政府在啟德發展區的發展上經常「反口覆舌」。
以往遊客從郵輪碼頭到港情景,不知何時才能重現。
以往遊客從郵輪碼頭到港情景,不知何時才能重現。

「2017、19年時,郵輪碼頭的數字是亮麗的,不能武斷地去評論。」立法會九龍東議員鄧家彪表示,郵輪碼頭對本地和整體旅遊業有幫助,現時問題未必與郵輪業有關,反而是政府基建配套遲緩,以及決心不足,甚至反口覆舌,導致項目所面對的問題遲遲未能解決。」

鄧家彪不滿政府對單軌列車「研究又研究」,10年過去後項目最終「難產」:「其實好多市民都有不滿。」鄧家彪認為,政府只考慮營運成本十分短視:「我相信(單軌)列車可以吸引市民去乘搭,加上啟德體育園和郵輪碼頭勢必是『爆炸式人流』進出,實在需要集體運輸交通工具。」

啟德發展區發展不同步,鄧家彪擔心會令乘搭郵輪到港的旅客,對香港印象變差。郵輪碼頭附近「甚麼也沒有」,如果連單軌列車都沒有的話,會給人一種錯覺:「我們是不是建錯了郵輪碼頭?不如不要再搞?」

鄧家彪目前最擔心的是,政府真的會放棄香港郵輪業:「特區政府架構,所謂高官問制責,說會聽業界意見,但最後只是推出一些不溫不火的回應式政策,相當短視。」鄧家彪解釋:「由於香港經濟發展和官員本身沒有關係,久而久之變成因循荀且,不做不錯。

鄧家彪建議政府可以透過和東盟合作,以郵輪業作為連結,實行「東九對接東盟」﹕「香港經常說響應中央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東盟10國為主,香港有志要加入,但政府只是寫了封信給各成員國財長而已,從來沒有實際行動。所以我建議,在啟德商業區上,以商業文化支援東盟國家,郵輪業則作為產業對接,加強連繫。」

班智榮: 預期中「旅遊樞紐」不見踪影

班智榮希望政府增加郵輪碼頭停車位,以及不要取消所有酒店項目。
班智榮希望政府增加郵輪碼頭停車位,以及不要取消所有酒店項目。
麗星旗下世界夢號郵輪曾是郵輪碼頭的主力郵輪。
麗星旗下世界夢號郵輪曾是郵輪碼頭的主力郵輪。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年初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表明,會將東九龍5幅商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近日有文件披露,5幅土地中,有4幅原來就在機場末端、郵輪碼頭旁邊,原本用作商場、購物中心和酒店的商業用地,將改作住宅用途。鄧家彪「東九對接東盟」的想法顯然太過樂觀。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就此透過傳媒炮轟政府,指政府因應最新經濟情況以及住屋需求,將商業地改劃為住宅發展,又取消環保連接系統(單軌列車)等交通配套,是「𠱁人落疊,對投資者唔公道」。

「這絕對是一個預計以外的大挑戰。我們都知道,郵輪碼頭是啟德發展區內第一幢建築物,但之後區內其他項目,都比預期要遲落成。」談到郵輪碼頭和區內基建發展不同步時,營運啟德郵輪碼頭的「環美郵輪碼頭」董事總經理班智榮這樣說:「當我們2011年決定營運郵輪碼頭時,預計道路系統2016年完工,這是政府官員告訴我的,體育園和鐵路站會在2018年落成,但這些事全部沒有發生,所以我們(郵輪碼頭)獨自在跑道上待了比預期更長的時間。」

班智榮表示,據他理解,當地原定的設計,是在碼頭附近興建一所名為「旅遊樞紐」的建築物,但規劃在這些年間經常轉變,由商場、泊車位、交通樞紐、電影院到辦公室和酒店等,全部有變:「計劃多年來作了多次改變,但始終沒有開始發展。」班智榮慨歎,區內建設不同步,令郵輪碼頭一直獨自生存:「我認為郵輪碼頭從來都不應該成為商場,而郵輪碼頭內,目前只有百分之四地方有商舖。」

班智榮認為,公眾覺得郵輪碼頭不似預期,關乎他們對碼頭的感知(Perception):「作為郵輪碼頭,啟德郵輪碼頭其實相當成功。但當他們作為訪客到訪時,碼頭看來很靜。」班智榮舉例,當平時到香港大球場或香港體育館,如果沒有足球比賽或演唱會,那裏都會很靜:「如果日後連接碼頭和體育園大球場的道路接通,公眾的感知會大為不同。」

建議碼頭旁邊興建停車場

舊機場跑道上目前正有多頁工程進行。
舊機場跑道上目前正有多頁工程進行。
郵輪碼頭的交通配套一直為人所詬病。
郵輪碼頭的交通配套一直為人所詬病。

因為單軌列車計劃泡湯,班智榮表示已向城規會反映,希望可以在碼頭旁邊興建大型停車場,因為當年預期會有鐵路可達,所以碼頭只設有很少車位,目前市民要到郵輪碼頭一帶遊玩,只能駕車而來,但碼頭卻不能提供足夠車位。

有人可能擔心增加車位,會造成交通擠塞,但班智榮認為事實剛好相反,如遊客可以像機場一樣『泊車出遊』,將車停在郵輪碼頭然後登船出海,反而會使交通更暢順,也可吸引內地遊客自駕到香港上船。

另外,班智榮希望政府不要「一刀切」,取消啟德所有酒店項目,因為根據外國經驗,很多外地旅客因為不熟悉當地交通,都會傾向上船前一晚入住碼頭附近徒步可以到達的酒店,以免遲到。如果郵輪碼頭附近沒有酒店,會大大削弱競爭力,即使只有一兩間,也比完全沒有好。

「就郵輪停泊以及旅客數目超過預期而言,郵輪碼頭其實做得不錯。」班智榮解釋,郵輪碼頭2016年時已做到了政府2023年的目標,而政府2021年底其實已經收回投資成本。最初雖然有聲音質疑造價過高,但因為碼頭預計有50年壽命,所以納稅人付出必然會有所回報,未來會為香港帶來更多收入和好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