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2)青黃不接流失量大 中式酒樓陷「人手荒」 胡珠:經理部長幫忙洗碗

國際餐飲聯合總會創會會長、新光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胡珠在香港經營多家中式酒樓。
國際餐飲聯合總會創會會長、新光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胡珠在香港經營多家中式酒樓。

飲食業人手短缺,衝擊業內經營者生意,當中經營中式酒樓多年的國際餐飲聯合總會創會會長、新光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胡珠對此深感憂慮,形容現時經營酒樓是「貼錢買難受」,虧損越來越大,只是「人在江湖」,做了這麼多年便一直繼續做。
胡珠接受《堅雜誌》專訪時指出,飲食業,尤其是中式酒樓,已經缺人很久,現在已經處於一個很嚴重的時刻,因為沒有新人入行,在職的亦逐漸老化,又要面對其他行業,甚至行內不斷「搶人」競爭,對他們衝擊非常之大。

文:昭仁 圖:黃冠華、中華廚藝學院、資料圖片

疫情期間員工轉行流失嚴重

胡珠形容,現時經營酒樓是「貼錢 買難受」。
胡珠形容,現時經營酒樓是「貼錢 買難受」。

胡珠回憶三年疫情,當時社會對檢疫人員有大量需求,他們很多都是從餐飲行業這邊轉過去,令他們流失不少人手:「大家知道,酒樓行業工作時間長,他們做檢疫人員的上班時間肯定比我們好,沒有那麼辛苦, 所以很多人轉去了那邊,況且政府又出得起錢。」另外,亦有員工轉去做較悠閒的保安人員,或者投身人工更高的建築行業,都造成了飲食業人員流失。

胡珠表示上述幾個行業「搶人」最多,另外更要面對行內人力競爭。近年年輕人喜愛吃日本料理,不少本身在中式酒樓工作的年輕人,都「過檔」做日本料理:「第一他們時間好,假期也好,又不用開早市,你知我們廣東人,早茶很重要。」

洗碗工月賺近三萬薪酬三級跳

胡珠指以前做廚房打雜起初只是一萬元人工,現時出三萬元還未必請到人。
胡珠指以前做廚房打雜起初只是一萬元人工,現時出三萬元還未必請到人。

作為多間酒樓的老闆,胡珠表示每個部門都面對着人手短缺問題,當中洗碗工最難請人,該工種的薪酬亦跳升得最「誇張」:「現時請洗碗工要兩萬到三萬元一個月,以前他們因為不需要專業經驗,所以人工低,但現在他們人工跳升得最厲害,也最缺人。」

洗碗工流失機率高,胡珠認為原因在於其他工種可能沒那麼辛苦:「你知不知道我們現在有很多經理、部長,他們愛護公司,沒有洗碗工他們就夜晚自己洗到凌晨一、兩點,洗到『鞋踭』都掉,因為不搞好清潔,明天如何開市招待客人?」胡珠慨嘆,出品部情況亦不遑多讓,他們每天要對着火爐炒菜,是辛苦工:「要流汗,更要濕手濕腳,又要不怕肥膩。現在的人很多都『練精學懶』,最慘沒有了那種敬業精神,令行業流失很多人。」

面對如此情況,胡珠無奈表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人工:「人工三級跳,以前做廚房打雜,起初人工不夠一萬元,現在是三萬。入行都已經三萬,還未必請到人。」他笑稱如果可以介紹到人,他願意付10%介紹費。

「做多一圍蝕一圍」無奈推生意

人手短缺之下,胡珠坦言就算有生意都未必敢接,因為辦宴席到會需要很多勞動力,人手少根本做不來。
人手短缺之下,胡珠坦言就算有生意都未必敢接,因為辦宴席到會需要很多勞動力,人手少根本做不來。

飲食界、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他保守估計現時飲食業欠人手四萬人,胡珠甚至作出更進取的估算,認為飲食業欠人手可能多達10萬、8萬人,無論中式、西式、外江菜都不夠人。人手短缺之下,胡珠坦言就算有生意都未必敢接:「有些熟客在九龍塘、半山有地方,想搞兩、三圍酒席都沒辦法接,有生意都要推,只能說多謝。」

胡珠解釋,辦宴席到會需要很多勞動力,人手不夠根本做不來:「你去他的廚房煮菜,有些爐灶,甚至是一粒古月粉你都要帶去,需要大量人手,我們沒辦法做到,就算客人額外給多數千元小費,也做不到。」

一些設在酒樓內的宴席,就算本來可以做多十圍、八圍,但胡珠也不敢接太多:「八十圍地方我們只做六十圍,另外二十圍不敢接,因為沒人手。若要請幫工、替工,普通一個服務員,過年時候出到1,500元也請不到, 一天而已。」 胡珠慨嘆,很多時是「做多一圍蝕多一圍」:「一圍酒菜你見到,有時便宜起來,大堂12人享用,也只是2千元左右,你人工一個人已經那麼多,加上買貨成本,廚房裏面又要有很多後勤人員,做多一圍可能就蝕多一圍。」

業界「傷痕纍纍」急切解決人力問題

胡珠指經營酒樓現時 是「傷痕纍纍」,甚至是「負債纍纍」,期望迎來轉機,但首要解決是人手短缺問題。
胡珠指經營酒樓現時 是「傷痕纍纍」,甚至是「負債纍纍」,期望迎來轉機,但首要解決是人手短缺問題。

在艱難經營環境下逆市求存,胡珠說只能靠大量入貨,又或者直接從產地以平價取貨,從而節省成本,期望以優惠價格作招徠,多吸引一些顧客:「其實做一蚊雞、一蚊乳鴿,哪來錢賺?只是希望吸引客人,或者你兩個人可以一蚊之後再叫碟乳豬,這些都是賺頭蝕尾,希望是這樣。那麼多年來,餐飲業都算幾忠於顧客,我們算做得不錯。」

話雖如此,現時面對高昂租金、人工,以及很多公共開支,政府的「百分百貸款」對餐飲行業看似有所支持,但胡珠表示業界仍是「傷痕纍纍」,甚至是「負債纍纍」,只希望將來可以迎來轉機,而第一個急切需要解決的就是人力問題,沒有人手真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支持「即日來回」灣區勞工優先過關

胡珠支持政府「開綠燈」輸入勞工,引入灣區飲食業人才,助他們辦好工作證優先過關。
胡珠支持政府「開綠燈」輸入勞工,引入灣區飲食業人才,助他們辦好工作證優先過關。

胡珠表示業界歡迎並支持政府盡快「開綠燈」,輸入勞工援助飲食業。他相信現時交通方便,內地人即日往返香港上班不是大問題,他建議政府協助他們辦理工作證,過關時開多兩條通道,讓這些勞工可以優先過關。另外,亦可以研究在大灣區鄰近香港的地方,為勞工提供「廉租房」,方便他們即日來回過境上班:「河套區又好哪兒都好,反正深圳地方大,可以起些廉租房。我相信只要解決到住宿問題,辛苦大家即日來回,花多些時間(上班)也沒有問題。」

胡珠認為政府真的要看通全局,「開綠燈」輸入勞工,否則餐飲業真的很困難:「我們做大個餅,可能還會為飲食業吸納到多些人,現時他們不讓你請人,導致業界成本很高,這就是扼殺了人。」

說好香港故事說好飲食業吸引新血

胡珠指「中華廚藝學院」對培訓飲食業人才有積極作用,但認為政府可再下工夫推動行業人才培訓。
胡珠指「中華廚藝學院」對培訓飲食業人才有積極作用,但認為政府可再下工夫推動行業人才培訓。

在吸引新人入行方面,胡珠認為首先我們要「說好香港故事」,說好我們「美食天堂」的故事,讓年輕人對從事飲食業建立起一份自豪和榮譽感:「我們要將好的地方講出來,要講入行都兩、三萬人工,升職又快,學到的東西將來亦可揚威海外。中國人不單止要為自己民族自豪,亦要為我們的(飲食)行業感到自豪。」

胡珠強調,要將飲食業好的地方說出來,讓多些年輕人入行,不要只顧「貪圖富貴」。另外,培訓方面亦不能夠忽略,以前英國殖民地政府對中式飲食業沒有幫助,幸好後來港府千禧年間撥款一億元成立「中華廚藝學院」,才令中菜開始有培訓。胡珠認為,政府這方面仍可再做多些工夫:「只是派錢,我們不會多謝政府,你要教人怎樣『捉魚』。」他認為政府加強長遠職業培訓,比起純粹的金錢援助,對飲食業更為重要。

101929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