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田寮下村弟殺兄、元朗朗屏邨夫殺妻、慈樂邨父母扑斃女兒……。由去年(2022年)年初起,近一年內本港發生至少17宗家庭倫常慘案,旁人看來是一宗又一宗的嚇人兇案,甚至經過案發地點都會毛骨悚然,但對家屬而言,則是17個破碎家庭,是一輩子無法撫平的傷口。
《堅雜誌》記者重返其中一個兇案現場,遇上一位家屬,亦即是案中死者與疑兇的弟弟,他回想起慘案時不禁流下男兒淚,他說幸好母親有腦退化症,不記得事件。
有社工及心理學家表示,疫情爆發以來令大家困在家中,磨擦增多,認為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於精神健康教育。
文:葉佩瑜 圖:黃冠華
大埔田寮下村去年2月6日發生一宗謀殺案,為過去一年內首宗倫常慘案,警方接報一間村屋單位內,一名68歲男子受傷暈倒,救護人員接報到場,發現男事主倒臥血泊中,身上有多處刀傷,證實已經死亡,警方現場檢走一把利刀,初步調查後拘捕64歲報案男子。被捕男子為死者胞弟鍾士康,他被控以一項謀殺罪,目前還押中。
家屬近一年後仍未放下傷痛
記者約一年後重返事發現場,發現田寮下村人煙罕至,四處都見野狗,事發村屋外表新淨,門前放有拖鞋,更有一盆年桔。單位內有燈光,顯示內裏有人居住,住戶是死者與疑兇的胞弟鍾先生,事發時他並不在香港居住,他接受訪問時一度哽咽,並稱一家關係不錯,兄弟間中亦有溝通,難以理解慘劇發生在他的兩名兄長身上。
鍾先生表示,母親目前仍繼續居住在事發單位內,被問到可有陰影?他說:「我媽媽已經90多歲,有腦退化症,連我都不認得,完全不知道發生過甚麼事,跟她解釋她也不會明白。」鍾先生認為對老人家而言或者是一種福氣。經歷創傷後,現時家人只盼望可以慢慢釋懷,淡忘事件。
鍾家的悲劇只是近期倫常慘劇的其中一個例子。由去年年初起,近一年內本港發生了至少17宗家庭倫常慘案,包括:2月22日朗屏邨夫殺妻案、3月7日海富苑父殺女案、4月23日北角劏房母殺嬰案、5月5日秀茂坪邨子遭父斬傷案、5月28日母攜幼子燒炭案、6月3日水頭村父母殺女案、8月4日樂民新村三期夫疑殺病妻案、11月30日牛頭角常榮樓子殺母案、12月11日慈樂邨父母扑斃女兒案、12月16日洪水橋三屍發現案及12月30日馬鞍山妻死夫傷割頸命案等。
程衛強:倫常案有不同發生理由
總結以上慘案,註冊心理學家程衛強表示,一般來說,倫理慘劇有數個不同種類,一是因為感情或金錢引起爭執,一時衝動錯手傷人;二是因為家人受長期疾病困擾,出於關愛,免於其繼續受苦,因而發生倫常慘劇;再來是施襲者或受害者懷疑患上精神疾病,如躁鬱症、抑鬱症、產後抑鬱症等等,家人或本人受着長期情緒及精神折磨,壓力爆煲之下犯上錯誤。
被問到一年內發生差不多17宗倫常命案,數量是否驚人?程衛強慨嘆:「一宗都算多。的確大家困在家中,磨擦容易發生,口角繼而衝突都有這可能性。」部分慘案涉及一些照顧者,包括初生嬰兒父母,或兩公婆殺了長期病患的另一半,特別是年老夫妻,可能擔心自己先走,無人照顧另一半,都是出於關顧。
心理健康不是單一「爆炸」原因
程衛強認為,心理健康不會是單一「爆炸」原因,可能涉及許多因素,包括:社交、經濟、工作、健康及家人關係五部分,都會有影響:「情緒響起警號的徵兆與躁鬱症類似,一般而言,躁鬱症病人比較『躁底』,與人吵架推撞較多,可能較易與人發生磨擦。」程衛強解釋,躁鬱症徵狀包括:睡眠需求降低、自我自尊膨脹、講話異常誇大、說話講得又快又多,而且無法停止天馬行空、跳躍的想法,容易分心、無法專注,精力異常旺盛,以及過度進行可能造成痛苦行為的活動等等。
問到甚麽是令人走上絕路的催化劑?程衛強說:「危害因素不少,包括:家庭關係差、無朋友、家族史有精神疾病等等,如抑鬱、躁鬱,當家人照顧抑鬱病人時,可能會遇上『不斷放負』,因此照顧者亦可能十分辛苦。躁鬱方面,不經意間就可能『點火』,引起衝動行為。暴躁情況會有危險,變相照顧時要更留意,壓力會更大。」
日常減壓可多利用免費途徑
程衛強建議,發現有情緒問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適度減壓:「與朋友聊天、食餐好、散步、做運動、跑步,或近年興起做靜觀減壓,這些都是有科學實證的方法,可減輕情緒負擔或抑鬱情況。」其中行路、散步、跑步及靜觀減壓等都是免費活動,網上亦有很多不同資源,如New life 330就是一個免費網上靜觀版,可讓人下載資料及錄音做靜觀。程衛強建議大家可以多利用免費途徑,於日常生活中抽空紓壓。
程衛強認為,社會或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於精神健康教育,讓大家留意到情緒問題的早期徵狀,留意到大家是否壓力爆煲:「特別於早期辨識、幫忙及介入等,都應撥更多資源。」
狄志遠:社會上一個悲涼角落
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表示,一年17宗倫常慘案當然是驚人數字,他相信在疫情下,很多人的困擾都比過往複雜,不少個案都令人心痛,例如:部分個案是60、70歲長者要照顧80、90歲家人;又或者兩夫妻都已經70多歲,要互相照顧、相依為命。很多人甚至要照顧身體有困難的家人,他們壓力很大,加上疫情,情緒已經低落,社會服務又不到位,最終壓力爆煲:「為甚麽這些相依為命的人,最後要搞到無路可行,走上絕路,用一種無智慧的方法處理問題?香港明明是一個富裕社會,這些好明顯是社會上一個悲涼角落,我們都不想見到那麼多個案,有時同事間講起,都會好心痛。」
資源配套未追得上服務需求增長
狄志遠希望政府不要有藉口,推說近年已花了不少開支在福利上:「開支可能的確有增長,但社會需求可能更高,你不能說(開支)有增長就有做事。」他認為,人類壽命變得更長,到晚年身體出現各方面問題,目前醫療方面又不能有效應對,專科門診動輒排期一、兩年,或者簡單手術都要等幾年,疫情下不少醫療服務不是暫停就是拖慢,這情況下長者身體可能越來越差,當照顧者又是老人家,自己身體又有病痛,壓力亦越來越大。狄志遠認為,現時的服務明顯無體恤到基層市民,最大問題是資源配套未追得上服務需求增長。
針對嚴重個案建立有效管理機制
被問到不少個案涉及疑似精神病人,狄志遠解釋,現時外展服務比較單薄,疫情下大量研究表明,差不多一半香港人都受到情緒困擾,當中不少涉及精神健康問題,包括:情緒失控、暴躁、憂鬱等等:「一是服務要輪候、要等;二是即使接受了服務,如果無專業人士跟進,病人可能根本不想出門,或者疫情下不敢出門覆診、用藥不足,精神狀況進一步惡化。」
當處理一些較嚴重個案,狄志遠認為要有Case Management(個案管理)機制:「即是由社工或醫護定期跟進,如果委託人無覆診,要上門關心問候。萬一對方是不方便出門,或者存在心理陰影,跟進人員是否要安排到戶服務?又是否要聯絡地區中心,找人幫忙陪伴看醫生,或者直接由護理人員上門照顧等等,以上這些服務全部都不到位。」狄志遠批評,目前情況解決不了問題,特別在疫情下,不少人的問題更複雜,無個案管理模式,效率會更低。
《施政報告》認可照顧者只是第一步
不過,狄志遠稱讚政府最近的《施政報告》,正式認可了照顧者的服務,慢慢建立照顧者身份:「現時香港有4、50萬人扮演着照顧者的身份角色,不可讓他們孤軍作戰。不過只能說只是起步,因為初步只有萬多人(照顧者)獲得經濟支援,暫託服務亦運行得不太順暢。」
狄志遠提議政府,在經濟支援及地區支援網絡方面,進一步加強:「最理想是18區都有照顧者支援中心,不是那種附設於長者中心,提供少少服務予照顧者那種,是以照顧者作為主體服務對象。當任何一個照顧者來到支援中心,無論有甚麼問題都好,專業人士可以開一個個案,透過個案管理模式,看看中心內有甚麼服務,又或者社區上有甚麼措施可提供協助。萬一沒有所需服務,支援中心可展開倡議工作,幫助照顧者爭取新增服務。」
狄志遠表示,現時社會上雖然有這種針對照顧者的服務,但非由政府資助,而且只得幾個單位提供。他認為現時政府應累積更多經驗,未來提供一個以地區為層面,以照顧者為本的服務。
「早幾日我去了一個服務單位,設有少部分幫助照顧者的服務,但招牌都有寫照顧者支援中心,那麼當照顧者行街路過,有需要便會主動進來了解。除此之外,他們可更有效動員義工,組織照顧者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例如:當照顧者自己要求醫,義工則可幫忙上門看顧照顧者家人。」
情緒響警號應積極面對
問到當情緒響起警號時有甚麼徵狀?狄志遠說觀察其實並不複雜,只要與平常表現有異就有可能:「比如平時喜歡食橙,突然不想食。另外是,與他溝通聊天平常挺好聊,但現時講幾句就發脾氣,突然暴躁等等,以上跡象均顯示當中存在問題。」狄志遠認為,發現情緒有問題時,便應好好反思一下,或者到社區中心與社工聊天,讓專業人士協助分析一下,這些都十分重要:「當你情緒仍在理性層面,就應該好好管理。當中有很多盲點,其實情緒已不能控制,甚至涉及精神健康時,問題變得複雜就會很危險。」
如何控制好情緒問題?狄志遠認為並不容易,因為不是說誰誰誰面對甚麼困局多久,情緒就會出現問題,沒有這種方程式:「這些都是因人而異,或者經歷是否嚴重。比如有些人面對失業、配偶離世、重病等,會受到很大情緒困擾,因為感到額外徬徨。不同人、不同事件又會對情緒造成不同程度影響,亦有分時段,最重要是精神健康方面要自己多留意。」
據調查顯示,香港人不少有情緒病,甚至是精神病,因此狄志遠認為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現問題,要多給自己時間休息,凡事不要去得太盡,要多諒解,以同理心的角度切身處地,了解大家的問題,互相接納矛盾。
每日睡前檢視個人情緒
狄志遠建議應在社區加強宣傳健康人生,做好情緒管理的訊息。他形容情緒有如堆沙一樣,每日累積,慢慢會好重,所以一定要解放:「自己可以做一些工夫,看書、聽音樂、看電影,做一些喜歡做的事,將你的情緒轉移,人就容易慢慢疏解。另外,與朋友、家人聊天亦很重要,找個人諒解你,明白你,你才容易釋懷。
「有時我們做輔導不需要做甚麼,而是要聽,聽對方說話,令對方覺得好像有朋友願意聽他傾訴,願意跟他分享,其實就幫了他一半。」
狄志遠建議,大家每日睡前檢視一下自己的情緒,今天與誰聊天竟然吵起上來,又或者突然發脾氣:「即你要知道自己的情緒表現,不可有太多盲點,要有警覺。當去到一個臨界點,例如當你見到一個同事就討厭,或者見到上司就崩潰,你要認知這回事,再學習自我管理。」他強調,最重要是認知,然後反思及積極面對,問題便容易解決。
小心觀察制止到倫常慘案發生
被問到萬一鄰居發生兇案時應如何自處?狄志遠強調防範於未然最理想:「這些情況其實很容易觀察到,不是說要做偵探……例如隔離單位經常傳出爭吵聲,這些都是警號,如果可以制止到倫常慘案發生就最好,如果真的不幸發生,兇宅、不吉利這些鬼神之說,都是自己想法,我覺得做人要開放些、開懷些,始終香港不是太多人有條件動輒搬屋,最重要是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