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昇認為投身勞聯工作是人生重要和正確選擇

   本屆立法議會(第七屆)議員任期是2022開始至2025年結束,立法會議員席位由過往70位增至由90位,議會整體表現相當暢順,沒有以往惡意阻礙政府施政,轉變為良性監察,議員們重回理性討論審查法案,做回反應民情民意的代表,再沒有見以前常見「拉布」和議事堂上打交鬧事喧囂塲面,而政府提共25項法案,立法會通過17項法案,這種高效率運作方法,令市民耳目一新,亦見到政府政策和工程項目得以運作正常。

    今次訪問人物林振昇,是於2021年獲選為今屆立法議員,他於2003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文學士,又於2004年獲香港教育學院學位教師教育文憑,本來他可以順理成章成為教師進行春風化雨工作;此外,他又讀完清華大學高級公共管理碩士(EMPA),也可進入工商界成為高薪管理層,但他放棄執教鞭的機會,也没有去工商金融界發展事業,他選擇加入勞聯擔任再培訓計劃助理,他至今依然覺得是正確選擇,並認為是適合自己的道路,活出精彩人生!

文:謝悅漢

林振昇於2021年獲選為今屆立法議員。
林振昇於2021年獲選為今屆立法議員。

他自2004年加入港九勞工社團聯會(英語:The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and Kowloon Labour Unions」FLU」,簡稱勞聯),是香港第二大工會聯合組織,至2017年擔任主席(年僅36歲),然後於2021年獲選為立法議員(剛40歲)。

勞聯成立於1984年11月,口號是「團結勞工階層,爭取合理權益,參與民主改革,促進社會繁榮「,至今有115個成員會、18個贊助會及43個屬會加盟,整體會員超過十三萬人。當年職工盟解散後,有5間前職工盟屬會加入勞聯,有2間前街工的屬會亦加入,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所提供免費開放式線上勞工法例諮詢的職工會。勞聯曾參與代議政制綠皮書的討論,有代表出席中英協議的簽字儀式,及後更參與了四年長的基本法諮詢工作,還成為基本法勞工界諮詢委員會的秘書處。

在林振昇擔任主席期間,他大力推動下列四項工程,(一)積極推動職業教育,令職業多元化,和讓青年人容易找到出路;(二)推動再工業化,促進產業多元化,以及政府需關注電動車普及, 和加強有關行業人才培訓工作;( 三)關注基層勞工的困難,他指出最好增加破欠基金經費,但他同時認為審批程序太長;(四)推動香港中醫藥普及發展,認為政府需增加資源去支援18區中醫研究中心,加強中醫藥人才培訓。

在林振昇擔任勞聯主席期間,致力為勞工爭取權益。
在林振昇擔任勞聯主席期間,致力為勞工爭取權益。

原來林振昇是佛教大力支持者,他和其他信奉佛教議員大力爭取下,最終將「佛誕」列為法定假期。當近年本地建造地盤頻頻發生工業意外;2022年建造業發生至少17宗致命工業意外,令人感到非常痛心,所以他全力支持政府推行「安全智慧工地」,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雲端系統等創新科技,實時收集工地所有數據,讓工程管理人員掌握現場情況,不僅有助增加施工效率,更能及早發現職業安全隱患。

林振昇曾在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由於現時強積金要轉換受託人的手續較繁複,將來登入「積金易」就可以整合,會較容易及節省行政費。他提到,現時行政費大約1.3%至1.4%,啟用平台後可節省很多行政工作,期望可將行政費用減三、四成。林振昇亦相信,平台有助處理拖欠強積金情況,因為打工仔屆時可上網查看每月供款,知悉僱主有否供強積金,有需要時追討,這是林振昇多年爭取改革「積金易」運作的成果。

林振昇没有經常上電視接受訪問,而報章傳媒報導中也並不常見他的事跡,正如同他作為勞聯主席多年,他都是埋頭苦幹,默默耕耘。例如每年勞聯都為各大學大學生安排暑期實習工作計劃,林振昇均會出席結業禮,除頒證書給同學,並會細心聆聽大學生們的經歷同感受。林振昇表示,勞聯舉辦實習計劃的初心,是希望同學透過計劃認識各行各業,為自己日後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同時他們又在工作中了解基層工友工作情况,而並非要求他們加入工運。

林振昇期望透過優化調整機制,令最低工資水平得以合理調升。
林振昇期望透過優化調整機制,令最低工資水平得以合理調升。

作為勞聯主席,林振昇當然談及「最低工資」問題,實際上,勞工界一直強烈要求政府一年一檢,爭取了多年終於露出曙光,最近最低工資委員會向特首提交報告,建議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他說,最低工資實施至今超過10年,在疫情下更加凍結最低工資水平,結果4年都未調整過工資,令基層工友難以維持購買力和保障最基本生活水準。他期望透過優化調整機制,令最低工資水平得以合理調升,令工友們足以讓家庭過體面生活。

當今政府大力推行引人才,搶人才計劃,林振昇表示大力支持,他認為此項成績亮麗,大家有目共睹。從數字上來看,高才通和各項人才計劃已超過10萬人士獲批;不過,這批精英到港工作後,才能較為精準評估成效,以及要有時日去了解人才對香港各行各業和經濟的貢獻。因為有部份獲批的高端人才還未來香港,有些來到香港仍未有工作,有些則在創業時遇到困難,因此政府應做好配套,加強人才與企業的配對工作,或和企業到內地找尋合適的人才,申請高才通後,立即來港進入企業工作。

對於政府大力發展北區,林振昇認為這是正確政策和方向,他指出,香港青年現在比較希望從事的行業是金融、保險等,但未來北部都會區會有創科、新型工業等,部份青年亦覺得這些行業與自己比較遙遠,所以政府必須要從教育著手,讓青年們早日做好生涯規劃,以及用政策扶持去吸引他們從事這些行業,令他們知道北部都會區發展是和青年未來職業前景息息相關。不過,他亦強調,北部都會區都要有職住平衡的規劃,成為宜居宜業的好社區。

林振昇作為勞聯主席多年,都是埋頭苦幹,默默耕耘。
林振昇作為勞聯主席多年,都是埋頭苦幹,默默耕耘。

林振昇期望年青人跳出舊有的觀念,不應該只視某些行業才有前途,將來政府推動的創科行業,新型工業,在大灣區就業,也是年青人一個不錯的選擇。他認為,深圳在一些領域例如創科,近年的確發展比香港快。

他說,大灣區各城市有其自身的發展歷程,各自有自己的優勢,因應彼此需要,在不同時代都可以互相補足,再按照自身優勢發展自己的獨特產業。香港仍有一定的「可持續競爭力」,包括經濟自由度、完善的法律制度、良好的環境保護等,可以說是軟實力,是支持香港持續增長的重要基礎。未來應集中發展河套區的深港創科園區,探索一個香港和深圳的合作模式,對兩地的經濟發展都有幫助,這才是國家和人民樂見的,絕對不是誰輸誰贏的問題。

對於政府積極發展創科及新型工業,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林振昇指在過往先進製造業及科技研發只佔本地GDP 約1%,建議集中發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技、環保科技及微電子研發等先進製造業,政府已訂立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成立微電子研發院、產學研1+計劃等,吸引內地及海外創科企業落戶香港,為香港創造經濟效益,增加在本地GDP的佔比,所以他認為政府上述的政策是值得大家支持。

談及教育問題,林振昇認為在幼稚園和小學階段便應加強推廣愛國教育,讓學生有親身到內地體驗了解,讓學生了解國家在各領域上的成就,包括扶貧工作,認識改革開放讓數以億計的基層人民脫貧,聯合國也肯定這個成就,香港青年認識到內地政府致力改善人民生活質素,增加國民的幸福感,也有助市民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

林振昇身為立法議員,又是勞聯主席,又身兼多份公職,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他以往最喜歡参加踢足球運動,不過現時都比較少踢,只參加立法會足球隊,但是比賽是以友誼第一為主。他強調,沒有健康體魄和精神,是無法應付繁重工作,所以他一有空便和好友行山運動,一方面可以增強體力,另方面也有助減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