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建港】落馬洲河套區建設歎慢板 謝偉銓:盼政府改變思維加快創科發展

世界已踏入由創新科技主導的新經濟時代,香港同樣也須着力發展創新科技。中央支持香港與深圳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建設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但是落馬洲河套區的建設規劃,談談講講已經十多年,近期才開始動工興建。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希望政府盡早建成落馬洲的創新及科技園,並做好吸引國際一流人才等配套政策,加快發展香港的創新科技。

文:文 武

謝偉銓接受《堅雜誌》專訪時指出,希望政府能有整體性的思維,建立好團隊精神,共同推進創科發展,在落馬洲河套的發展項目上,則須及早訂立明確目標,依照目標設置合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有整體性的規劃設計,才能達至良好的效果。

創新科技發展對香港未來的經濟、社會、民生都將起關鍵性的作用,而落馬洲河套地區的建設可以說是香港科技發展的重點。創科園項目由最初規劃至今,已經十多年,近期加快速度,邁出實質性的步伐。

謝偉銓期望落馬洲創新及科技園早日落成,加快發展香港的創新科技。
謝偉銓期望落馬洲創新及科技園早日落成,加快發展香港的創新科技。

13年前起討論至今才撥款

農曆大年初二(2月13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落馬洲視察河套地區各項工程和計劃的進展,她指港深兩地在科技創新上要強強聯手,將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重要動力,政府和業界會積極推動兩地創科產業生態鏈,為青年創造就業和創業機會。

落馬洲河套區佔地約87公頃,在深圳河治理工程竣工後,被劃入香港特區的管轄範圍,2008年起,港深兩地已就如何發展這塊土地展開討論,2009年特區政府曾就河套區的規劃研究展開諮詢,2013年完成。但因港深雙方就業權問題的討論,直至2017年才達成共識,有關的發展規劃亦遲遲未能落實。

發展6大優先研發領域

河套區的基建將由特區政府負責,交由香港科技園全資擁有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創科園)負責上蓋建設、營運和管理,將發展6大優先研發領域,包括醫療科技、人工智能、機械人、新材料、微電子、金融科技。整個創科園分兩期發展,共67座樓宇,提供最多12萬平方米樓面,估計首期啟用後每年帶來188億經濟效益,全面發展後每年可帶來500億效益。

今年1月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逾143億元,為河套區進行平整、道路、渠務、消防等基建,預計今年底可將首幅土地轉交創科園公司建造首批樓宇。2月初,財委會再通過181億元撥款申請,作為創科園首批樓宇建設及早期營運資金,預計2024至2027年分批落成。

應確立目標制定全面計劃

謝偉銓指出,創科園的規劃和建設步伐確實過慢。他認為,特區政府應該先定立河套區發展的目標,如果沒有目標,就沒有辦法檢視相關的建設進展是否達標。「如果只講一些虛無縹緲的話,諸如『我們會盡力』,『我們會努力』,『我們會加快』,不代表甚麼」。

訂下目標之後,還要制定全面的計劃,制定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如果無法按時間表達成目標,則需解釋原因,如果有人落實不力,還要問責,這樣才能切實地推動建設的步伐。

落馬洲河套區佔地87公頃。(政府新聞處)
落馬洲河套區佔地87公頃。(政府新聞處)

政府要建立整體思維

此外,政府還需要建立整體的思維。謝偉銓認為,對市民來說,香港特區只有一個政府,不能夠一個局一個部門只負責一部分,其他都「唔關我事」。他認為,在特區的管治上,建立起團隊精神是重要的,特首是特區的領導,主要官員要有承擔,任何一項政策永遠都不會得到百分之百的掌聲,只要是對香港好,對市民好,對國家發展好的政策,就應該推動去做,有問題就要出來解畫,如果做不到就要負責。

謝偉銓認為,在落馬洲的建設上,政府不應該等到一項工程完成後,才開始規劃下一步,應該有整體的規劃設計。「比如,在平整土地時已經可以設計平整土地之後的建築物,甚至可以預早設計,要有前瞻性。」

制定政策應考慮落實的困難

有了整體的規劃設計,還要考慮到落實執行方面的問題。過往很多事件反映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往往忽略了執行上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果在制定政策時,已經充分考慮到執行上可能存在的困難,在政策落實時就會水到渠成,否則,如果沒有周全的考慮,在執行上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也會令整個政策讓人感覺是不行的,會令好事變成壞事。

在發展創新科技方面,謝偉銓認為,特區政府還應注意技術轉移的問題。他指出,過去香港在做大型的建設項目時,往往過多地依賴外聘的國際大公司,卻不注重技術轉移和經驗累積的問題。一些重大項目,最初沒有這方面的技術時,要靠國際專家來做,但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逐步建立自己的團隊,可以掌握這些技術,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新加坡做海水化淡工程,最先要依靠外國公司,後來就可以由自己建設,從發展創新科技的中期目標來看,香港特區政府必須要留意這一點,這樣才能令整個河套區的發展速度加快。

特首林鄭月娥在多位局長陪同下,視察落馬洲河套區。
特首林鄭月娥在多位局長陪同下,視察落馬洲河套區。

香港與內地思維尚未融合

謝偉銓慨嘆,回歸以來,涉及到香港與內地合作的項目進程都比較慢,凸顯出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就是香港與內地的思維尚未融合。一部分人的思維觀念一直停留在認為香港仍然走在前面,但沒有留意到人家已經在追趕,甚至早已超過香港。他認為,在這方面,特區政府要改變思維。

他建議政府應該鼓勵公務員到內地掛職,了解內地的文化和處理問題的做法,「起碼三、 五個月,才知道人家怎麼處理。你不去實地交流,又如何知道別人的發展是怎樣的呢?」他認為,過往特區政府在這方面做得太少,政府官員不一定要等到有議程才前往內地,可以不時到內地交流,多了解內地的情況。「過去人家學我們,不只深圳內地,新加坡也學習我們,但今天我們要學習新加坡,這是為甚麼呢?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家在不斷進步,不會等你,你在這方面歎慢板。思維要改變,在這方面應該多做。」

規劃創科政策應有宏觀視野

謝偉銓認為,特區政府在規劃落馬洲河套區的發展時,也不能只從香港的角度出發,只以香港為本,而應該從宏觀的角度去看,既要看到對香港的好處,也應該看到對整個大灣區,甚至整個國家的好處,平衡了這些之後,自然會找到最有利的方面。否則,一些政策若只注重香港的好處,可能會出現「贏粒糖、輸間廠」的情況。

謝偉銓認為,在發展創新科技方面,香港在人才方面不會比深圳差,只是沒有給機會讓他們發揮。在香港發展創新科技門檻高,租金又貴,市場又不夠大,因而,特區政府應考慮如何提供有利因素吸引人才,利用內地市場。香港在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障優於內地,生活多姿多彩,在吸引人才方面可以有所發揮,但須留意居住條件、教育配套和醫療配套,不斷做好政策吸引國際創科人才。

謝偉銓希望政府加快做好河套區的規劃。
謝偉銓希望政府加快做好河套區的規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