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全而且有效率的法律制度,令到「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得以推行落實,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元素。然而,香港的司法系統近年屢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批評,無疑會削弱本港巿民甚至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前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兼資深大律師江樂士明言,不會對這個不良現象置若罔聞,認為本港法律界有責任消除謠言,促進了解,為此他身體力行,不但積極在業內及向巿民講解《港區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更致力向國際社會澄清對《國安法》相關的謬誤,捍衞香港司法獨立的聲譽。適逢香港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他接受《堅雜誌》書面訪問時表示,國家安全教育是要令大眾理解到香港既然得益於國家的支持,就有責任去確保「一國兩制」有效實施。
文:本刊記者

今年3月,江樂士為律政司的「國家安全教育專題研習班」擔任主講嘉賓,以「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安立法:區分事實與虛構」為題,向律政司的員工、特別是年輕一輩的政府律師,講解外界對於兩套國安相關法律的誤解,並協助他們更透徹掌握條文精神,好讓他們去傳遞正確資訊。而在此之前,他亦多次主持講座或接受傳媒採訪,甚至親自撰文,去釐清外界對《國安法》的謬誤。
黑暴故意攻擊法律秩序 企圖摧毀「一國兩制」
江樂士回應本刊時表示,回想2019至2020年黑暴期間,暴徒肆意挑戰法紀,他們襲擊警察並要脅他們的家人,甚至試圖損毀法院恐嚇法官,都是故意針對香港法律秩序的攻擊,企圖破壞法律體系、希望能藉此摧毀「一國兩制」,達到削弱中國的目的。
而《港區國安法》的實施,立即成為控制局勢的最有效法律工具,令到法律體系得以再次暢順運作,法治得以保障。故此他認為,一套有效的國安相關法律,可以確保法治可以持續發展,並提供穩定的環境讓法庭就各類案件作出公正的判決。
妖魔化《國安法》 以司法人員為攻擊目標

不過,江樂士留意到除了香港有部分人對於《國安法》存有誤解及偏見之外,西方社會亦持續試圖妖魔化香港的維護國安安排,並以司法人員為攻擊目標。一旦司法機構在國安案件作出不如其意的判決時,就會有批評指法官是按北京的意願行事,當律政司起訴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又會被說成聽命於北京而採取行動。
但另一方面,當司法機構作出有利於被告的裁決時,相關消息在外國會被忽視,他認為是因為作出批評的人,並不樂意見到香港法官能夠不偏不倚地判案的確鑿證據,不想見到香港法律體制在「一國兩制」下實際運作良好。
又儘管香港的國安法律與其他普通法地區大同小異,例如去年實施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就是以英國2023年的《國家安全法》在內的普通法法律為藍本,但西方對於香港《國安法》仍存有誤會及曲解。
應以「一國兩制」見證人的身份反駁謬誤
江樂士明言這個現象令人憂慮,因為這些謠言必然會貶低香港的法律體系,而好事之徒清楚知道若香港作為法治及司法獨立地區的聲譽一旦受損,會影響到金融界及投資者的信心,長遠會削弱香港的國際地位,拖慢中國的發展,正中反華勢力下懷。
江樂士重申香港司法及檢控的獨立性都受到《基本法》保障,這類指控根本完全偏離事實,為反擊這些政治宣傳,愛香港的人都應該作出反駁,以「一國兩制」見證人的身份,讓世界知道真實的「香港故事」,而務實者定不想錯過中國及香港的發展潛力。
江樂士表明:「我的家、我的事業都建立在香港,我心存感激」,因此當香港的未來受到攻擊,他絕不會視而不見。正如他見到西方勢力一方面鼓勵暴亂,另一方面又試圖為暴徒的過激行為「洗白」,他感到憤怒:「任何稱職的檢控官都會鄙視厭惡,澄清謠言、促使法律專業人員以及其他人去了解事實變得至為重要」。
身體力行四出澄清 撐律政司仍保持客觀專業

故此他一直身體力行對內對外去解釋《國安法》條文、釐清誤解。自《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7月實施初期,他頻繁地接受訪問、亮相節目、主持講座,甚至親自撰文,從立法背景、法理依據、檢控基礎,以致審訊安排等逐一解釋。
於2024年1月,他更向時任英國首相辛偉誠發公開信,就其對《港區國安法》箝制言論自由的不當批評作出澄清,同時間為律政司「護航」,反駁對方指起訴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是「政治檢控」的不實指控。他甚至反過來批評時任外相卡梅倫呼籲立即釋放黎智英,等同對律政人員作出政治干預,這等行為在香港及其他普通法地區都不被容許。
被問到律政司內士氣可有受到影響?江樂士坦言:「無人喜歡被侮辱、詆毀或威脅。」但他見到律政司的律師仍然能夠秉持專業客觀,不受惡意批評所影響。「他們如果要貪圖安逸,大可另找工作,但他們決心服務香港,我也為他們的盡職盡責感到自豪」。
國家安全教育令公眾明白繁榮穩定非必然
江樂士過去幾年都有參與「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動,他認為持續的國安教育,確有效提升公眾對國家安全的認知,警醒他們只要一部分的安全受到影響亦可能牽連甚廣,亦令他們明白香港能夠維持現今的生活方式,全靠當局努力維繫,並非理所當然,而香港得益於國家的支持,愛國者有責任去確保「一國兩制」有效實施,並盡力去促進香港發展、繁榮及穩定,從而使國家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