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作家西西,1982年發表的短篇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講述女主角的職業是一名殯儀化妝師,因為與死亡親近而受到社會群眾遺棄,從小說中不難看出當時華人社會對這行業相當忌諱,彷彿所有與死亡有關的人和事都是禁忌。
今時今日,有一位年僅22歲的「小鮮肉」郭旻灝(Phil),中學畢業後跟隨祖父毅然投身殯儀行業,起初由「喃嘸先生」 開始學習,短短數年已成為獨當一面的殯儀師,並擁有自己的殯儀服務公司。
曾為外公辦身後事,他沒有吝嗇分享自身的經歷,承認自己稱得上「百無禁忌」,又希望改變社會對生死的看法,形容這行業「未來會越來越開放」。
文:Mike 圖:Mike、黃冠華、受訪者提供
成為殯儀師之前,郭旻灝與普通人一樣,只是一位修讀文科的學生,間中會做兼職羽毛球教練和救生員工作。
直到16、17歲,邁向80歲的祖父問他,有否意願在殯儀行業發展?他說:「當時由於上一代那輩,即叔叔、父親都沒有入行,心痛祖父年事已高,仍要因工作早出晚歸,最後決定由我這名第三代入行接班。」
毅然放棄運動夢想,郭旻灝必須盡快學懂及了解所有殯儀程序,除了須繼承衣缽,也可減輕爺爺負擔,結果中學畢業後一做便到現在。
繼承祖業由「喃嘸先生」開始
郭旻灝認為殯儀師最重要的工作,是確保流程不會有「甩漏」,最後讓先人順利火葬或土葬,因此需要熟悉整個「工作流程」。他正式入行後要由低做起,爺爺要他學習的第一個崗位,就是「喃嘸先生」。
往後的日子,郭旻灝逐一實習行業內的不同崗位,例如靈堂雜務、儀式助手及堂倌等等,這些崗位讓他學習到不同知識,例如祭品處理、喪禮儀式,甚至為先人化妝、穿壽衣以及陪同家屬認領遺體等等,統統要學會。
尊重亡者做好細節
郭旻灝說,爺爺經常掛在口邊的說話是「盡量以主人家的角度去思考」。作為一位殯儀師,最重要是替主人家着想,不能以工作方便為先。
「你想想,如果先人是你自己的爸爸媽媽,你會怎樣做?你會不會體諒他們的情緒?會不會明白他們?」這正是爺爺教給他,作為殯儀師最重要的一個宗旨。
提到「尊重先人」,是殯儀師最基本要做到的事。郭旻灝舉例,為先人化妝時要一心一意,畫出心中認為的標準妝容:「如果你覺得化出了界,或者出現甚麼問題,就一定要收拾好,不可以在別人看不到的情況下便馬馬虎虎。」這是必須要尊重的行業操守。
專門教授他這行知識的許師傅,常常告誡郭旻灝「做法事要認真」,雖然外人基本上很難看得出他們在做甚麼,因此這時候就更要負責任,不可以隨便「交功課」:「師傅常常說,要認真去讀完全部經文,就算整個靈堂沒有人,一樣要照做,不能說沒有人而偷懶,皆因我們做的儀式其實是圍繞先人去做,所以事事都要做到最足。」
記者發現到,原來「注意細節」也是殯儀師不能或缺的特質。採訪當日,有到靈堂的亡者親友,無意中簽名在錯誤地方,幸好得郭旻灝及時發現糾正:「這些正是需要留意的細節地方。一時沒有提醒他們說要簽在簿上,他們就簽到後面那塊布上,那塊布其實只是做裝飾,簽在簿上才是正確。」
親友到靈堂時要簽名,目的是希望主人家日後可以翻查有誰曾經來過,以作留念:「這些正正就是需要注意的細節地方。」
不怕鬼皆因百無禁忌?
談到殯儀行業,經常被人聯想到魑魅魍魎。郭旻灝不敢回答「世上有沒有鬼」,但站在自己角度,萬一真的遇到一定會尊重,而且不能顯得害怕,會向它解釋:「我的工作是在幫你,如果你要做一些動作令我不舒服,我反而幫不了你。」郭旻灝認為只要你不影響它,它亦不會影響你,因此並不存在「畀鬼搞」這回事。
郭旻灝憶述6歲時已開始接觸殯儀行業,因為有些儀式需要小孩出席,而他當時沒有害怕,「百無禁忌」這四個字完全適用於他身上。他解釋,這行業除了新年那幾天,其他時間基本上不會有甚麼禁忌:「就算農曆七月,我們都會一樣照做(開工)。」
郭旻灝相信,現代年輕人更不會像他以前那樣,有甚麼禁忌或覺得不吉利。這行業中,基本上任何崗位的人都不會有甚麼忌諱,因為任何忌諱都幫不到先人。他舉例化妝師,如果害怕化得不好就會得罪先人,基本上不適合做這一行。
難忘替外公辦身後事
別以為殯儀師每日工作面對先人,就可以輕鬆看淡「死亡」,郭旻灝說,如果見到「睡在那裏」的是自己認識的人,感受絕對會與不認識的有很大分別。做了這麼久殯儀師,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為自己外公辦身後事:「整個流程都很深刻,由外公在醫院過身那刻起我已經陪着他,整個過程直到他火化,腦中不斷出現與外公從小到大生活的畫面,明明我小時候還跟他踩單車、游水,為甚麼今天會在靈堂?」
自設公司革新行業
雖然隨着時代變遷,殯儀行業已比以前開放,但仍然予人一種比較傳統及充滿神秘感的形象。郭旻灝爺爺那一代,仍然沿用「人傳人」的模式去做,整件事做起來不夠系統化、商業化。直到他開設了自己的公司「金星殯儀」,希望在爺爺辛苦建立的基礎上,重新打造一套新配套、新流程,方便現今的客人。
例如現代人不喜歡凡事都要打電話詢問,於是他建立了一個公開透明的網站,將所有相關資料上載至網站,讓其他人可以比較,務求以現代化科技配合行業新發展。
「來到2023年,殯儀行業不只這麼簡單,要在保留傳統情況下,嘗試用現代化商業模式去做。」郭旻灝算不算行業中走得比較前的一個?他不敢完全認同,但將殯儀業搞上網的行家相對上比較少:「其實行業中仍然有很多年紀比較大、老一輩的人,他們不會做這些,除非有新一輩加入,又或者像我這樣,是由下一代去承傳,才會做這些事去更新行業模式。」
創新思維讓團隊年青化
郭旻灝相信未來殯儀業會越來越開放,傳統當然會保留,但一些地方可以加插一些本身沒有的環節,例如拍片、直播,務求讓行業變得更先進,增添科技感之餘又緊貼時代潮流。
疫情期間,不少居於海外人士未能返港拜祭先人,郭旻灝提供了「視頻拜祭服務」,為家屬準備祭品及鮮花代辦拜祭,又與同事特別加設直播喪禮及相關拍攝環節等等:「亡者家屬如能親身拜祭當然最好,不過當時疫情下,大家未能返港,先人也會明白。」
事實上,年輕人要加入殯儀業也非易事,往往要有相熟的人帶領入行,就算不是家人,也一定要有家人般親密的關係。
「就算自己公司請人,都是先問圍內相熟朋友。」上一代人可能比較避忌,但現時郭旻灝圈子內很多朋友都會「踴躍舉手」,因此需要發布招聘廣告的機會相當少:「自己是年輕人,請人的話多數也會請年紀相近,我也想擁有一枝年輕化的團隊。」
入行門欖高人脈要廣
死亡是每人必經的人生階段,因此有人認為殯儀業「唔休做」,郭旻灝並不認同,他認為禮儀師工作與個人人脈關係及際遇,有相當大關連:「就算你了解整個流程、儀式,學懂所有知識也沒有用,沒有客人找你的話,只能空有一身本領。這行業門檻其實相當高,需要先做好口碑,讓其他人信任,有信心把『最親的人』交給你才算成功。」
客人一句「謝謝」堅持至今
殯儀師的工作,郭旻灝不會覺得沉悶、厭倦,皆因每一次、每個家屬的情況都點不同,在了解過程中,很容易知道別人家裏的一些細節或所謂「秘密」,客人亦願意詳細跟他講解。另外,完成整個過程後,很多客人會跟他說一聲「謝謝」,甚至有客人對他說:「看到先人這麼『舒服』,整件事做得那麼仔細,真的感謝你。」這就令他留在這個行業的最大原因。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一定每個家庭都這麼和諧,如果真的發生了爭執或不愉快事情,殯儀師有責任去調停。郭旻灝正考慮將來找一些心理輔導中心或相關機構,跟社工學習或合作,去開解有親人剛剛離世的家屬,避免發生不愉快事情。
事業愛情兩得意
西西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中的女主角,因其職業難有戀情,就算遇上心儀男子,亦不敢說出真相。然而,郭旻灝卻沒有這方面的煩惱,除了得到家人支持,他也遇到了一位支持他的女友。
與郭旻灝一起前,女友已經知道他的職業,更相當支持他的想法,覺得「這份工作是幫助先人」,覺得「不會對兩人有甚麼影響」,認為只是「跟普通辦公室工作有些不同」的工種,成就感反而會更大。
死亡不再成為避忌話題
除此之外,郭旻灝也經常獲邀出席親友婚禮、百日宴及生日派對等等,證明現今世代對這個行業早已沒有所謂的「避忌」,他會繼續努力跟親友分享對死亡的看法,令這不再成為大家需要避忌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