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競渡、千槳齊發、鑼鼓喧天。端午節就快到了,多個地區都有大型的龍舟競賽,吸引大批市民、旅客觀看,天氣炎熱,仍不及觀眾的熱情。但歡呼聲過後,龍(舟)歸何處?時至今天,擺位不足情況,仍然困擾着一班龍舟文化守護者以及活動的愛好者。當中每年均舉辦大型龍舟競賽的屯門區,有一間「龍舟酒店」,這裏原本只能容納25艘龍舟,現時已放置了30艘,屯門區龍舟競賽委員會副主席曾慶忠表示,該會數年前已向政府提出申請,希望「酒店」能在現址旁空地擴充,但一直仍在商討中。
文:本刋記者 圖:黃冠華 、Ian Wong
「已經叠了三層高,情況不太理想。」曾慶忠接受《堅雜誌》訪問時表示,原本「龍舟酒店」只能容納25艘龍舟左右,但目前擺放了30艘,情況相當擠迫,委員會出錢出力,為保存龍舟四處奔波。他說,每逢端午龍舟競賽,都吸引不少市民及遊客捧場,證明有其吸引之處。更重要的是龍舟競賽源遠流長,自己身為中國人,全力秉承這項寶貴的傳統,無論爭取泊位甚或要出錢出力搞比賽等,都要堅持下去,擔心若不搞好的話,這項傳統文化的龍舟活動會就此消失。
每次下水耗十萬元搬運費
屯門區龍舟競賽委員會主席吳瑞麟說,屯門「龍舟酒店」的位置不近河道,每次落水時,都要租用大型拖車,將龍舟搬到岸邊,再一艇艇用「吊雞車」吊落水,相當費時失事,成本也很重,單一次搬運費要花上十多萬元。
他表示,該會一直積極向局方爭取,希望在較近岸邊的位置,騰出地方方便龍舟上落,用作放置練習艇,方便閒時練習之用。吳瑞麟指出,「龍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國家亦很鼓勵民眾參與,冀特區政府能夠提供更多配套,給予更大的便利。
龍舟每年「擇日」開工維修一絲不苟
每次龍舟下海,事前的準備功夫,其複雜程度,實在難以想像。從未足20歲便愛上划龍舟,直到目前70多歲的屯門龍舟競賽委員會競賽主委周炳,肩負起維護龍舟傳統文化,不經不覺便走了數十年光陰,而每年的五月,更是他全年最忙碌的時間。因為,當屯門龍舟競賽委員會,完成龍舟「保養」投標後,便「擇日」開工,將擺放在「龍舟酒店」內的龍舟,搬到空地前進行打磨及掃光油等工作。
由於要趕及本月(五月)28日下水,訪問當天,工人都忙於進行修補工作,包括清洗龍身、補裂紋、打光油等,周炳指,這幾天天陰有雨,氣溫不算高,若太陽高掛時,「龍舟酒店」內的溫度高達36度以上,工友只能早上開工,大約工作五個小時左右,便要停止,下午氣溫太高,實在撐不到。
雖然如此,周炳認為,他們尚算幸運,區內有「龍舟酒店」給龍舟存放,免受風吹雨打。若「無遮無掩」,隨處擺放的話,龍舟的壽命只有4至5年,龍身的木便會裂開,划不了。反之,若有適當保養,龍舟的壽命可長達20年。
情繫龍舟50年 周炳堅持用優質柚木製造
近年坊間流行玻璃纖維物料的龍舟,周炳指,經審慎考慮,最終維持以木製為主,「係好重(龍舟),價錢亦遠高於玻璃纖維物料,我們是用最靚的柚木,成30幾萬一艘,但木製是傳統的特色,很想一直保持下去。」
訪問期間,工友正在露天空地,修補船身裂紋,以及為船身轉動風乾位置,周炳指出,希望工友能夠在有瓦遮頭的地方工作,不用太辛苦。加上擺放位置已相當擠迫,需要將部分龍舟吊起,由於龍身相當之重,只靠幾條繩固定凌空吊着,存在一定的危險,也常提醒工友走過時要小心。
他說,最理想是地上架起一個架,把龍舟放在架上,維修及搬運都較為安全。他指出,委員會已向政府提出,將「龍舟酒店」前空地批給「龍舟酒店」使用,希望很快有好消息。
每年端午節,港九多個地區都舉辦多場龍舟賽事,當中最受外界注目,分別有赤柱、沙田、屯門和香港仔。屯門的龍舟比賽始於1975年,屯門鄉事委員會在屯門河發起,在區內舉辦一些較大型的龍舟競渡比賽,自此,龍舟競渡成為屯門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自青山灣填海後,便移到避風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