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1) 損失慘重 「大灣區」做後盾 港商轉危為機

無論中美最後是走向全面對抗,還是達成協議,貿易戰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已非常明顯。香港傳統工業本已是強弩之末,走到這一步更要掙札求存。幸好內地本身就是一個龐大市場,單是粵港澳大灣區已有6,600萬人口。背靠內地,香港的工業產品是否還有出路?是否還能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文:郭延桐 圖:黃冠華

中美貿易戰打了接近一年,時而明朗時而暗湧。2017年8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以貿易逆差為由,宣布向中國實施「301調查」,是這次貿易戰的開端。2018年7月6日,特朗普正式對來自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進口關稅,打響了中美貿易戰第一槍,中國亦於同日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徵25%進口關稅。未來無論中美協商結果如何,港商是否只能坐以待斃,聽天由命?

美商反面無情 加工生意歸零

95歲的玩具教父林亮批評美國政府反面無情
95歲的玩具教父林亮批評美國政府反面無情
1948年,林亮第一個製造出黃色鴨仔
1948年,林亮第一個製造出黃色鴨仔

95歲的玩具教父林亮,當年把美國的變形金剛成功引進內地。他形容:「自改革開放至現在,無100%都有80%(港玩具商)都是做OEM(來樣加工)生意,現今美國反面無情令外國來樣加工生意幾乎無得做,港玩具商只能掙扎求全,繼續熬下去,建立起自己真正的香港品牌玩具。」

自1979年到現在,八成以上港商都一直幫外國玩具品牌「作嫁衣裳」。香港早年的玩具業是從「地攤買賣」開始,「當時根本沒有所謂出口生意」。內地改革開放初期,林亮是第一批到內地開辦玩具工廠的香港商人。1988年,林亮與美國玩具大企業「孩之寶」(Hasbro)合作,把變形金剛新款玩具引入內地,當時三個月就銷售量了100萬個。

「香港人自改革開放後進入內地,開始做起玩具生產商,我哋(港玩具商)幾十年來同佢(美國)做OEM生意,替他們的家庭主婦、母親,都不知道省了多少錢,製作了無數品質精良、又安全、又價廉物美的玩具。」

自中美貿易戰爆發,OEM生意歸零,美國簡直「反面無情」。林亮認為,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玩具商影響極大:「我聽見有些聲音,說特朗普叫玩具廠不要畀OEM生意給中國人做。現在香港的狀態是,OEM生意幾乎無得做,但(港商)都還要繼續熬下去。」為今之計,他們只能嘗試以機器自動化取代員工,慢慢減少人手,盡量維持住出到糧就滿意。

創自家品牌另找新出路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率領香港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週年訪問團訪問北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率領香港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週年訪問團訪問北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
林亮(中)三代同堂出席自己品牌經典鴨產品發布會,左為林凱章,右為兒子林健鋒
林亮(中)三代同堂出席自己品牌經典鴨產品發布會,左為林凱章,右為兒子林健鋒
內地是一個龐大市場,大灣區可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
內地是一個龐大市場,大灣區可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

無外國OEM生意,林亮覺得,唯一的出路是向大灣區進發。林亮深信大灣區商機無限:「香港建立的產品未必一定要老外同我買。大灣區是一帶一路起點,一路向西行都得,不用向東行,向東行要由大海游水過太平洋,好遠。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自己生產玩具,點解要同你(美國)加工?」林亮說。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率領「香港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啟程訪問北京,隨行團員中,95歲的林亮是最年長的一位。香港玩具業能成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地,林亮可謂玩具業的「開國功臣」。

在聽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後,林亮形容自己深受啟發:「說話內容有兩個信息,第一就是感謝港澳同胞,改革開放40年,香港對國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希望在第二個40年繼續努力;第二個信息是要找新出路,建立自己的品牌才是王道。」

「聽了這番講話後,激發起我盡快放棄OEM生意,要自己創造自己品牌的玩具。」林亮不是得把口講,他馬上設計了一款玩具,預備今年用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現正在註冊階段。林亮說只要註冊成功,就會馬上推出:「我哋玩具行業,依家風雨搖擺,大家要居安思危,齊心協力努力開發新產品,集中再創業,香港玩具行業唔死得。」

美客戶要求廠商撤出大陸

林亮1979年到北京開玩具工廠。
林亮1979年到北京開玩具工廠。
林亮的工廠八十年代時就獲頒先進單位服裝廠
林亮的工廠八十年代時就獲頒先進單位服裝廠

美國客戶在貿易戰爆發這段期間諸多挑剔,提出很多無理要求。林亮說:「依家繼續做OEM生意好慘。」他解釋:「美國客戶現在以貨品價格貴為藉口,叫港商撤離大陸搬去東南亞。他們抱怨內地工資高,請人困難,價格貴,如果你(港商)要繼續跟我哋做生意呢,去印尼啦,去印度啦,去越南啦。不願意跟隨的港商,將會被終止雙方OEM合作。有行家在大陸的玩具廠有成3萬幾工人,如果你(美國客戶)走來話貨品貴,不買了走了去隔籬,咁突然少了生意,就要用少啲工人,突然辭人要補水補好多。」林亮說,做生意需要大量資金周轉,立即轉型很難,亦很危險。

聽從美國客戶無理要求,只會永遠「給人拖住鼻子走」。林亮形容,現在香港玩具商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跟隨美國客戶的要求,撤離內地去東南亞開廠,繼續幫人「作嫁衣裳」,另一條路就是建立自己的香港品牌。

「我本人嚟講,就不會跟他們去(東南亞),東南亞做到成熟的時候,他們又會抱怨那邊工資漲了,請人又難了,難道我又繼續聽他們(美國)無理要求去非洲?」林亮形容,這會「永遠是疲於奔命」。

港產牛仔褲可鋪平地球

周華焯是本地品牌牛仔褲店老闆。
周華焯是本地品牌牛仔褲店老闆。
York(日新)牛仔褲店是九十年代本地年輕人潮牌,屹立旺角五十多年。
York(日新)牛仔褲店是九十年代本地年輕人潮牌,屹立旺角五十多年。
變色龍牛仔褲紅極一時
變色龍牛仔褲紅極一時

中美貿易戰對製衣業亦帶來衝擊。新界總商會副會長周華焯,是本地品牌牛仔褲店老闆,貿易戰對製衣業影響很大,但為了生存,他計劃轉戰大灣區。

七十年代香港製衣業出口美國旺盛。York(日新)牛仔褲店是九十年代本地年輕人潮牌,屹立旺角五十多年。紅極一時的變色龍牛仔褲幾乎香港人人有一條。

一身勁in打扮的老闆周華焯其實今年已經82歲,見證香港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製衣業的黃金時期。

「(當時)製衣業出口旺到不得了。七十年代時候,旺到我哋啲牛仔褲成品一箱箱運去美國,3日就運到去,來往非常頻密。」八十和九十年代的出口生意更是火紅:「當時我哋(製衣業)行內人講,香港一年生產牛仔褲總量,以一條40吋長去計,可以鋪平一個地球」。

中美貿易戰打響,對牛仔褲出口徵收關稅,影響日趨明顯:「其實貿易戰剛打響的時對我們的心理壓力很大,點知佢(特朗普)玩咩啊?對方肯不肯收貨(牛仔褲)啊?特朗普今日講完啲嘢聽日又唔算數。」周華焯解釋,2018年貿易戰剛打響時開始徵稅,但是出口至美國的生意是2017年洽談好的,2018年只是運過去:「例如我話30元美金一條牛仔褲,忽然間打稅打到38元美金,這8元美金邊個畀啊?」買賣雙方談判不果,貨品只能滯留在美國公倉,資金周轉變得困難重重。

美國人將為貿易戰 「埋單」

周華焯(右)與前中聯辦副主任林武。
周華焯(右)與前中聯辦副主任林武。
周華焯(左)與前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中)及新界總商會副會長張德熙活動上合影。
周華焯(左)與前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中)及新界總商會副會長張德熙活動上合影。

經歷了突如其來的厄運,香港製衣業開始思考應對辦法:「中美停戰期間,我哋(製衣業)開始觀察,我有個警惕,同佢(美國貿易公司)接單要有個附帶條件,例如我哋依家30元美金一條牛仔褲,假如你(美國)要加稅,稅你要自己食翻,否則我哋就不會做。」

不做美國出口生意,周華焯計畫轉戰大灣區:「中美貿易戰心理影響多過實際影響,因為我哋(製衣業)避之則吉,然後就逢凶化吉。」

周華焯說:「依家中國慢慢壯大,見到好多國內朋友來香港,衣着都很整齊,個個都好高級。出口有阻滯就唔做出口,其實中國國內市場可以吸收到呢批貨,中國市場好大。」

短期內無法出口的貨品,周華焯決定拿到大灣區賣。他認為,香港背靠祖國,其實中美貿易戰最後只是:「兩岸猿聲啼不絕,輕舟已過萬重山,即是你又吵我又吵,好似好亂,實在好快得到解決,一定要解決,因為中美貿易戰,若美國不解決,損失的是他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