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扭曲學生高分低能 梁紀昌:哪個狀元得諾貝爾獎?(下)

教育扭曲學生高分低能 梁紀昌:哪個狀元得諾貝爾獎?(下)

教育扭曲學生高分低能 梁紀昌:哪個狀元得諾貝爾獎?(下)

文:陳勝藍

圖:譚建章、陳家榮

「香港的大學收一流學生,但出到去不是一流。」

鮮魚行前校長梁紀昌向記者介紹德國教育,小學玩、中學學、大學拼;香港則反其道,小學倦、中學苦,大學hea。一次他跟本地大學生交流,對方說大學五育不是德智體群美,而是上課、上莊、拍拖、兼職、hea。本地生考入大學還了父母心願,不hea更待何時,外國人上大學卻真正鑽研學問。

本地大學收生獨沽一味審視成績,外國學府卻有三個準則,成績方面不要求最好,只求中上,梁解釋:「(學生)入來不是一流,但出去時一流,這才是著名大學;香港的大學不是,收一流的學生,但出到去不是一流。」

第二準則撰寫個人自薦信,解釋求學理念,讀醫科拯救生命也好,讀建築締造美好生活也行。別小覷這封自薦信,好些高材生就是寫不出,想當年梁紀昌出任評判發放獎學金,問一名十優狀元有何讀書秘訣,對方答道:「因為媽媽叫我讀書!」梁校長解釋:「這是所謂高分低能,外國名校面試見你這樣答,一定不收你。當年我們評審也不給予他獎學金,雖然他成績最好。」

「香港十優狀元很多,沒有一個拿到諾貝爾獎!」

香港狀元求分數不求學問,梁看得通透:「你見香港每年出產很多狀元,今年成績最好是九優。回看過往歷史,許多狀元出來,但沒有一個拿到諾貝爾奬,究竟狀元讀書考試本事,還是追求學問本事?大家可以想想。」

著名學府收生第三準則,老師推薦,此舉減低考試成績比重。「香港不是,純粹所謂追求公平,就是分數,分數最公平,便埋沒很多人才。當年星之子陳易希單憑分數一定入不到科大,(如非破格收錄)便埋沒了這個人才。」

梁校長希望香港效法這三個準則,而不是獨步單方考試,即使考試也應該像美國大學入學試,一年分開幾次, 一次失手,幾個月後又一條好漢,可是中國人習慣高手過招,一招定輸贏,寒窗十年功,試場一個鐘,例如香港中學文憑科目包括二十四科高中科目(四個核心科目及二十個選修科目),四至五月舉行,梁建議化整為零全年可供報考,學生有把握便應考。

「中國歷史上沒有教育家做總統!」

向來香港教育部門大當家都不是紅褲子科班出身,而是政務官等過渡性人物,沒有長遠發展計劃,他期望特首下定決心,委任教育專家主管教育,例如芬蘭重視教育,小學教師出身的Martti Ahtisaari得以在94年當選總統,後來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中國歷史上沒有教育家做總統、總理」

假如我是教育局長

梁紀昌經常用短訊向記者分享笑話及順口溜,其中一則指有位男士問禪師:「老婆對我專橫跋扈,情人卻對我萬般體貼,這怎麼辦?」禪師淡淡地說:「永遠不要相信在野黨,誰上台後掌權都一樣。」梁校長在野,教育理念說得響亮,假使上台出任教育局長,可會受形勢所逼,跟歷任局長沒有兩樣?

他說:「如果我做教育局局長,先由學校教育開始,形成共識,先向老師洗腦,將我的理念向老師說,有共識才推行。」「共識」是老掉牙用語,官場人人會說;「洗腦」卻很驚嚇,只有梁紀昌敢說敢認,他解釋:「洗腦是甚麼?不要再用傳統那套,每每評估,考試考試考試。」

「名校你可以做,但不要靠催谷學生。」

他對教育有自己一套信念,做校長自當如此:「我(在教育大學)教校長班也是這樣說,你對教育要有自己信念,當然這個信念是要強調正確的價值觀,千萬不要說我的信念就是做名校。名校你可以做,但不要靠催谷學生。」

做官有很多考慮,做教育則比較純粹:「當你做到校長,是事業最高峰,我希望校長們不要埋沒良心,要有良知,為小朋友健全發展着想,不要一切為學校,應該一切為孩子,但我發現香港好些名校為了追求、維持名譽,不惜一切犧牲孩子的成長,甚至違背辦學宗旨。」

人人都說無忘初心,卻忘了昔年外籍修士、修女來港辦學的初心。「很多名校最初為了扶助弱小,令小朋友獲得知識,改變命運。現在香港很多傳統名校只追求名譽,很多名校轉為直資,就是不想收錄攪珠入來,質素稍差的學生,他們要一流的學生。我只希望校長參考美國著名大學,收取中上的學生,但教出最一流的學生。」

「將弱勢鮮魚行學校搞起,證明我有本事。」

這理念也是梁紀昌一生寫照,他曾在教育署(回歸後稱教育統籌局,07年再改名教育局)當官二十年,四十七歲辭職折返民間,獲兩間學校聘用,一間是地區名校,另一間鮮魚行學校則名不經傳。「當時我自視很高,如能將弱勢學校搞起,證明我有本事,所以偏向虎山行,去鮮魚行學校,結果證明我成功,由一間名不經傳的學校變成全港知名學校。」

曾幾何時教育是向上流動的梯階,他出身基層,13歲喪父,從事清潔餬口,一次替人通渠,為省通渠水,伸手入馬桶掏出糞便;中學時期同學李康華下了一道難題,喝掉一支豉油賞一塊錢。梁紀昌窮極允賭,但先出去喝飽了水,再回來幹掉豉油,豉油在肚裏被水稀釋,才吐出來。李康華就是後來的風水大師李居明。

梁紀昌通過讀書,做教師、公務員、校長,向上爬改變命運。「這是以前的社會,現在變了,教育是維護階級的工具,我們這些已經上位的中產,扶育下一代,令他們上位,但基層、中學畢業以下的(家庭)那些小朋友慘了,他們沒有機會上位,包括讀不到有質素的學校╴╴有質素的意思是用金錢堆砌╴╴他們入不到大學,改善不到生活。」

他說:「現在教育制度慢慢變成令你固定在一個階級,很難上位,比我們年代難很多,所以香港教育要變。」

團結香港基金理事當中,只有梁紀昌來自草根,一次去禮賓府吃飯人人坐房車,只有他搭港鐵。
團結香港基金理事當中,只有梁紀昌來自草根,一次去禮賓府吃飯人人坐房車,只有他搭港鐵。
他一手將名不經傳的鮮魚行學校打造到全港知名。
他一手將名不經傳的鮮魚行學校打造到全港知名。
梁紀昌覺得香港學生慘況很像 《苦海孤雛》描述的小孩。
梁紀昌覺得香港學生慘況很像 《苦海孤雛》描述的小孩。
退休後弄孫為樂,視為世上第一開心事。(被訪者提供)
退休後弄孫為樂,視為世上第一開心事。(被訪者提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