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治港」有兩重意義 文 : 文 武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以視頻向中央述職,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聽取報告時講了兩個要點:一是中央將繼續全力支持特區抗疫;二是必須堅持「愛國者治港」,香港才能長治久安。有關「愛國者治港」引起社會議論,而論題的焦點之一,就是希望特區政府改革現有的選人用人制度,包括選舉制度、宣誓制度等,把好關,守好門,保障治港者都是愛國者。然而,愛國者治港除了要把好關、守好門之外,還有另一重意思也不可忽視,就是要提升負有治港重責的愛國者的質素,改變香港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要讓愛國者可以治港。

香港回歸近二十四年,一直改變不了反對派的支持者,多於愛國愛港的建制派支持者的社會狀況,這令香港的社會管治出現很大的問題。一方面立法會的組成,反對派即使只佔少數,仍然有能力興風作浪,在議會內和社會上掀起影響政局穩定,破壞社會秩序的波浪。更加不用說反對派一旦實現了所謂的35+計劃,搶佔了立法會控制權後,可能出現的嚴重政治後果了。

另一方面,政府施政、建制派參政議政也要顧及社會輿論和民意取向,當一項政策不獲輿論認同,得不到民意廣泛支持之時,政府很難推動落實這一政策,建制派也無力在民意一片反對之下,支持政府施政。如果操控輿論仍然是反中亂港的勢力,如果影導民意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反中亂港的勢力,不論政府推出甚麼政策,輿論都唱反調,民意都被導向反政府的反向,那麼不論由誰主持政府,施政都會相當困難。

因此,在改變現有制度,守好關,把好門,不允許反中亂港中入局之餘,政府當局還需要思考另一個問題,在反中亂港者出局之後,愛國者要怎樣才能夠擔當好治港的責任。

愛國者未能擔好責任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內在原因,二是社會外在原因。內在原因主要是擔任治港者重任的愛國者,本身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如果將過去23年來的香港政局,視為愛國者與反中亂港者之間的競爭的角力的話,愛國者長期處於弱勢,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愛國愛港的政黨和社會組織一直未能成長壯大到足以在香港社會佔據主導地位,也是社會的真實情況。如果不重視提升愛國者的素質,壯大愛國者的政治力量,真正吸納社會上的賢能之士,有識之士,只一味地將反中亂港者阻攔在建制之外,最終能否真正實現愛國者治港,仍然是有疑問的。

外在的因素在於社會的整體環境是否有利於愛國者治港。香港社會的媒體和輿論,社會的意識形態,長期以來都為反中反共勢力佔據了高地,如果在社會輿論和意識形態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反中反共的力量,那麼即使保障了政府、立法會、司法機關都是愛國者,在治理上同樣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同樣也會出現舉步維艱的困境。

因此,強調「愛國者治港」應該從整體上去思考,一方面要在制度上作出改革,讓愛國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另一方面則要真正落實選賢任能,提高擔負治港重任的愛國者的素質,壯大愛國者的政治力量,而且還要創造適合愛國者治港的社會環境和輿論環境。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