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為何能得到港漂的普遍歡迎? 文:會稽山

香港入境檢疫「0+3」安排推出後,幾乎得到了香港各界的一致歡迎,其中也包括港漂一族。儘管當局一再強調,對外通關和對內通關並非二選一的問題,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香港對外通關之後,對內通關只會難上加難。如果這個決定放在兩年前甚至只是一年前,相信都一定會被港漂罵死,但今天卻能得到港漂普遍的肯定,只能說明一點:大家對於和內地的免隔離通關已經不抱希望,與其一直被困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還不如出去走走。

其實不止是港漂,對於香港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一定要二選一的話,都是寧願對內通關而不是對外。除了大家和內地的關係更密切以外,香港的經濟也高度依賴內地,所以無論從情感還是理性的角度,都是應該優先選擇對內通關。而香港政府也一直以此為目標,為此不惜斷絕和國際的聯通,只是國內始終不認可香港的防疫措施,結果最終落得個兩頭不到岸的下場,成為一個孤島。香港的經濟體量不足以完成內循環,這幾年的經濟表現每況愈下,市民又陷入幾近「斷六親」的境地,引得所有港人都怨聲載道,港漂大多孤身一人在香港,尤其需要和內地親人的情感維繫,因此怨氣特別強烈。

而這一切的轉折點,始於今年香港第五波疫情的爆發,以及同時發生在上海封城期間的種種荒唐現象。港漂首先意識到,以國內這種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清零的思路,香港和內地通關絕無希望,因此和國際通關自然成為不少人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這完全是出於理性的考量,絕非一些政治上腦的防疫愛好者所說的什麼崇洋媚外。其次就是,沒有人希望經歷上海的遭遇,在看到國內一次次封城期間令人目瞪口呆的操作,不少港漂寧肯忍受疫情的風險,也不願意被無了期禁錮,畢竟Omicron的死亡率只有0.1%而已,而年輕人的死亡率只會更低。

第二個轉折點往往被不少人忽視,就是澳門在7月的爆發。港漂首先意識到,即使香港能實現通關,隨時都會因為疫情爆發而再度封關,以港府控制疫情的能力,這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大家千辛萬苦忍受種種不便以換取的通關,原來如此脆弱不堪,那為何還要去忍受?相反,對外通關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各國取消入境限制之勢已經不可逆轉,只要香港願意就可以持續對外通關。其次,雖然澳門在疫情爆發前和內地持續通關近兩年,但是經濟也不見得有多好,遊客寥寥無幾、賭收每況愈下、商鋪門可羅雀,所以和內地通關就能改善經濟的幻想也破滅了。正所謂「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與其苦苦追求一個可望不可即、即使追到手也很可能輕易就會說拜拜的女神,不如退而求其次追求一個能長相廝守的平凡人。

但無論如何,港漂這種轉變其實是非常悲哀的,沒有人會覺得外出旅遊比回家探望親人更重要,為「0+3」叫好只是沒有選擇下的選擇。經此一「疫」,如果非要說港漂有什麼收穫的話,首先就是不少人發現自己和內地的關係並非那麼密不可分,兩三年不回去的後果也能承受得起,自己其實已經在香港落地生根。其次就是大家對於「不惜一切代價」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領悟,看似只是口號的「不折騰、保障人民權利」原來真的只是口號,原來為了所謂的大局是可以犧牲這麼多的代價,只是又有幾個人願意成為代價呢?

文:會稽山

學研社成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