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政治初選,又只是一場政治鬥爭 文 : 陳祖光

香港在九七回歸前,沒有民主只有自由。在香港生活的華人,都甘願努力為成為精英華人而奮鬥。讀好英文,考好會考上名牌大學,然後力爭做政府或外資大機構的成功人士,走上所謂上流或上層,成就一身利祿功名。就算將近九七,立法局內的議員都是委任的多,功能組別也不少,但對於民生事務也不敢怠慢,令得香港經濟蓬勃,市民生活越趨富裕。

九七年後,有了民主步伐,立法會少了委任,多了直選。政府重視經濟,慢了民生,政黨看着選民,只談政治,鬥爭越加激烈。直選議席增加,政黨在地區的政治鬥爭全然白熱化,市民生活得好不好,就只是口號和橫額,能不能真正解決改善生活,也並不重要,謊言總比實話好聽。當政府每每施政失誤,或全球經濟環境轉差,建制便成了羔羊,所謂泛民偷了席位。市民理性不理性不重要,只是表達不滿。原來香港的民主就是立場、口號、鬥爭和計算部署。民主本身的價值和目的也不重要,爭取多數癱瘓政府才是首要,不夠的也要拉布阻延。市民生活,居住、醫療、交通、環境衞生加飲食,直接不談不説,只來一句民主,就可以抵得衣食住行,方向表態,如痴如夢的理想,又得到支持。看來説民主是鴉片確實有幾分真,吃時昏昏睡,醒後就等死,有錢有屋還可以頂一時,窮人家庭就要先嘗苦果。

看今日的立法會選舉,泛民的前哨戰,醜陋、貪婪、謊話與無知全部呈現。同樣喊民主口號,都各有不同,你爭我奪,互相辱駡詆譭,揭瘡疤拉選票,無所不用其極。一場精彩表演,但全部都缺了民生政策。香港的房屋政策、醫療福利政策、交通政策、金融經濟,全部欠奉,市民生活生死與民主無關。目的只有一個35+癱瘓政府。

追求「德先生」的理論,都是想人民生活幸福快樂,希望人民選出有能力為人民服務的人去改善生活,但現在這位「德先生」的民主,就變成「戴先生」的工具,為他去爭取癱瘓政府的目的,這樣只會令香港的民生更陷水深火熱之中。看着美、英民主領袖的虛偽與荒誕,是否都應該反省一下西方政治模式的可行性。人類文明發展了幾千甚至上億年,都還不能做到和平共處,就算現在的所謂民主,都是爭鬥下來的結果,能不令人惋惜。其實人類的期望是非常簡單,就是衣食溫飽,安居樂業而已。若「戴先生」的目的成真,香港就不敢想像了。

文 : 陳祖光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顧問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