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封城的「動態清零」 上海成不一樣煙火 文:吳桐山

近期舉國上下對抗疫路線的爭論越來越多,最終一錘定音要堅持「動態清零」,堅持就是勝利。可以預期,未來一段時間,包括香港在內全國的抗疫措施都會收緊。過去我曾經撰文,建議香港應該首先在標準上與內地統一,也可以學習上海的精準防疫措施。

上海可算是抗疫中不一樣的煙火。因為上海的個案其實不少,比很多城市例如之前封城的深圳都要多得多,但卻從未封城,也備受質疑。對此,我不是局內人,也沒有什麼內幕,不敢妄言。我只是說有人這麼說而已。

有一點卻是很奇怪的,就是上海的無症狀個案比例超乎尋常地高。例如,上海市衞健委3月24日的通報,23日0-24時,全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和無症狀感染者979例。你沒有看錯,4例確診、979例無症狀,也就是說99.6%的個案是無症狀。

這絕對不是常態,同一日,全國新增本土確診2010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829例,無症狀只是佔58%。而這種特殊性並不是偶爾的,而是每一日都如此。例如20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例和無症狀感染者734例;21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例和無症狀感染者865例;22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和無症狀感染者977例。

一國之內,不同城市的確診、無症狀標準應該是一樣的。根據國家標準,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但沒有相關臨床表現的人員。但為何不同地區比例差距如此大呢?有人問過上海市衞健委,他們的解釋是:奧密克戎變異株BA.2亞型症狀輕微、年輕、疫苗接種率高,等等。

但還是難以令人打消疑慮。全國上下現在大部分確診都是奧密克戎,疫苗接種率各地都算很高的了。你說比例差距十個八個百分點,大家還能理解,但現在是一個50%一個99.6%,這麼大的差距,很難令人信服標準是一樣的。當然,我不知道有何玄機,也不構成批評,只是我覺得奇怪又解釋不了,希望大家一起思考。

利用「方艙醫院」做好分流診治

很奇怪,內地似乎是世界上唯一有分確診和無症狀的地方,香港也好,全球其他地方也好,似乎都沒有這樣做。確診就是確診。這樣做有好有不好。

不好的地方是容易混亂,因為今天的確診,可能是昨天的無症狀轉為確診的,這就是說,統計一共有多少確診,不是把所有數加起來就是,因為當中有些是重合的。而且分開兩個數,確實會讓數字看起來小一點,尤其是確診數變小了。

但好處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可以有針對性地拯救有症狀的人。尤其是奧密克戎無症狀和輕症太多,如果將確診和無症狀混為一談,大家一起隔離治療,其實是浪費資源。因此內地最近也調整了政策,對無症狀者集中隔離就可以,不用都送醫院。

香港現在也有很多「方艙醫院」,也應該將確診者作更好的分流,針對不同情況處理。

文: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