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三位學者獲得殊榮 是應予讚揚和值得港人敬佩 文:謝悅漢

今日一則不太起眼的新聞,中大三位學者,盧煜明,趙慧君,陳君賜,獲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選為「2020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但香港又有多少人認識這三位學者的輝煌成就。

有「無創產前檢查之父」之稱的盧煜明教授,為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於1997年加入中大,同年發表孕婦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其後研發了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驗方法,將以DNA分析為本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從科研層面應用至臨床診斷,是醫學界的重大突破。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發展)趙慧君教授及助理院長(外務)陳君賜教授,同為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教授,他們多年來與盧教授並肩研發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驗,以及利用血漿DNA分析開發胎兒及癌症無創診斷技術。《自然生物科技》特別提到3人在「DNA甲基化」的基礎上開發一系列嶄新的胎兒和癌症診斷標誌物,貢獻殊偉。

今日香港這個膜拜金錢的社會,市民會記得某些富豪名列世界級巨富,並引以為榮,他們真的值得我們尊崇嗎?香港地窄人稠,寸金尺土,這些富豪大都是憑地產起家,現今他們財產富可敵國(非洲或太平洋小國),但港人的住宅面積越住越細,今日市場流行的一房單位面積只有三百呎,却要價五六百萬元以上,年輕人望樓興嘆。另外,更有二三十萬人要住在環境惡劣的劏房,這當然是政府失職,但可以完全和這些地產財閥無關嗎?

香港「憎人富貴厭人貧」風氣,何時可以扭轉?在這個功利社會,能否多報道一些好人好事,和類似上述三位學者的成就,以及在文學藝術領域有傑出成就的人和事的新聞,而並非喧染某些樂壇電視界巨星的奢華生活,或令年輕人羡慕的名成利就。

在這個物慾横流社會,以金錢財富累積衡量個人成就,所以不會重視上述三位學者的偉績。我相信香港尚有許多默默耕耘學者,或其他方面有成就的人,或在社會上推動有意義工作,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不為人知。

社會上的正氣和正能量,並非朝種樹晚收割急功近利的事,而是日積月累耳濡目染才能培養出來,我們的教育系统和制度會重視優良傳統的中華文化嗎?社會傳媒會會傳播多些正能量的人和事嗎?政府高層和有權有勢的人可以帶領正氣之風嗎?市民盼望新一屆政府和立法會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大家引頸以待。

文:謝悅漢

資深媒體人,經常有作品登在《亞洲週刋》及內地《今日頭條》網站,著作包括《水泥森林中吶喊》(天地圖書)及《香港仍有善心人》(大公報)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