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私隱是否能隨時凌駕於公共利益? 文 : 麥錦輝

早前某報有一篇社評說有關薛永恒局長自誇「垃圾程式」,並指他輕言叫市民放下私隱極危險云云,文中對「安心出行」提出了不少質疑,但當中言論都純屬口説無憑且缺乏關聯性的類此推理,並沒有提出真憑實據。

政府在不同的宣傳渠道對「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中表明應用程式的重要特點,包括程式不會使用定位功能、所有記錄只存於手機、資料不會備份到政府或其它系統以及31日後會自動刪除此前保存的資料。當有確診者和用家在相若時間到達或逗留在同一地方,程式便會自動提醒用家,並提供健康建議。

至於大家關心的個人私隱問題,根據「安心出行」官方網站的私隱政策,應用程式只在用家同意下收集如姓名、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出入記錄等個人信息。在收集個人資料期間,均確保按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處理以及收集資料前會在書面、電子表格或網頁提供《收集個人資料聲明》。縱觀全球各地,不少政府都推行了類似的應用程式,並且使用藍牙及定位系統記錄用家的行蹤,多數亦需民眾强制安裝。從此事實證明可見一斑,個人隱私並沒有因爲「安心出行」而受到侵奪或剝削。

個人私隱固然重要,但當尤其在面對公共健康安全受威脅的危急關頭,個人私隱是否能隨時凌駕於公眾切身利益呢?我們如能設身處地去反思,假若不幸受病毒感染而去世的是自己的身邊至親,我們是否還能灑脫地說,自己的私隱權利可以凌駕公共安全呢?

設置「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是基於公共健康的考慮,背後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市民使用應用程式能為政府防疫工作出直接的有效貢獻,提高整個社會的防疫效率,最終可替自己和親友增添一份安心。維護公共安全是政府的極其重要的責任,除了政府的全力多方位建設之外,還很需要普羅大眾對建設工作的支持和積極參與。病毒無情,大規模疫情爆發之時,恰恰正是每位市民發揮共渡時艱的精神,如果能有更多市民發揮「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配合使用應用程式,疫情數字清零是會有可能的。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如能再加强對「安心出行」的宣傳力度,全面向市民解釋清楚應用程式的功能,釋除公眾的疑慮,也會減輕那些可能別有用心的誤導訊息的影響!

文 : 麥錦輝

香港公共安全協會主席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