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興港 科技報國 文:鄧家豪

特首李家超出席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的「科創大講堂」啟動儀式致辭時指香港將進一步推動STEAM#教育,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打穩學術基礎,將來為創科興港、科技報國出一分力。」
編按:#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s Mathematics

2016年國家發佈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2030年我國要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STEAM教育將是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都必須重視的一環。

STEAM教育的特性

STEAM教育的目標是裝備學生未來所需的思維、知識和技能,令他們可以在科技為先的社會貢獻力量,開闢自己的發展之路。香港的STEAM教育並不獨立成科,乃跨學科學習,而且「科技日新月異」,學習內容要經常更新,對老師及學校帶來不少挑戰。由於STEAM教育的獨特性,依賴教育工作者單向灌輸學生知識,定必事倍功半。

學生要「學好」STEAM,必須擁有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能主動積極從巨量的知識之海尋找和吸收所需。筆者認為要推行成功的STEAM教育,必須令學生深切明白STEAM對個人乃至國家未來發展,甚至推動人類文明至關重要,培養學生擁有學習者能動性(Learner Agency)非常重要。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學習,STEAM教育的效率將大大提高,其目標才能完滿達成。

學習者能動性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教育工作者並不陌生,專注於「未來教育」的紐西蘭教育家Derek Wenmoth提出的「學習者能動性」(Learner Agency)正是進一步探索以上理念的產物。Derek Wenmoth 認為學生的想法和作為在學習時超出課程或老師所灌輸的內容,學習者能動性就得以體現。學生明白自身責任,在每個學習階段都掌握主動權,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從單純的接收者與傳授者,轉變為協作夥伴,共同制定及實現學習目標。

紐西蘭教育家Derek Wenmoth
紐西蘭教育家Derek Wenmoth

學生能發揮其學習者能動性,意味學校和老師不是「對牛彈琴」,將可更有效率為不同學生提供適切的輔助與教學資源。由於STEAM的內容廣泛而且相關知識快速更新,相比由學校和老師一力承擔制定教學內容及模式的責任,學生握有學習主動權對學生學習更有利。而培養學生擁有學習者能動性,則需要家庭及社會各界同心協力。

助學生擁有學習者能動性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未來教育與技能:教育2030》(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 Education 2030)提出教育工作者不可單單把注意力放在學生,也要思考學生與老師、朋輩、家庭與社區的關係如何影響學生學習。當影響學生學習的每一員都成為學習者,一起支持學生學習,與其協作,才能培養其能動性,協助他們達成學習目標。

如以上報告所言,筆者認為只有家庭和社會各界積極投入,才能有效啟動學生的能動性。社會各界參與STEAM教育,不是「助力」,也不是「錦上添花」,而是STEAM教育成功的關鍵。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邀請我國知名科學家擔任講師,又曾安排學生與航天員實時「天地對話」,正正令學生有更多機會培養學習者能動性。

STEAM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邁入互聯網3.0的世代,學生欠缺的不是資訊,而是如何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終身學習者。推動成功的STEAM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需要學生身邊每一員出一分力。老師及家長是否了解科技發展的趨勢和國家的重大科技成就?學校會否因為學生於有公信力的STEAM比賽表現傑出,給予特別錄取資格?科技界與教育界有否積極協作,訂立長遠計劃,使學生有更佳的學習環境?

社會各界如何為STEAM教育出一分力實在值得深思和探討,但願學生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成為學習者,與學生並肩協作,一起學習,一同實現「創科興港,科技報國」。

文:鄧家豪

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HKAEEP)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Kidpathy)創辦人;教育倡行(Edution Network)董事;御學軒教育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香港教育大學在讀教育博士(EdD)。鄧家豪創辦及投資多間教育企業,以實踐其數據為本的教學理念及推動教育科技發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