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試點效果欠佳 政府須查找不足推動改革 文:文 武

審計署今日(23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2019年啟用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至今大部分服務量目標未能達標,而且員工流失率偏高。本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提出的醫療改革,重點是推動以地區康健中心為主的基層醫療,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就是這項政策的試點,政府有必要全面審視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查找服務未能達標的原因,否則推動基層醫療只能淪為空談。

本屆政府推出醫療改革,重點是推動基層醫療,改為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體制,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醫療。特首並且已經作出預告,今年內將會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樞紐,統籌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與私營醫療界別共同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並協調不同醫療專業,在社區內提供全面、持續、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

新一屆政府提出的以基層醫療為重點的改革,起始於上一屆政府,將於年底前公布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據悉主要由上一屆政府構思撰寫,本屆政府只是延續上屆政府的總體思路,並推動落實。

而2019年設立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就是上屆政府為推動這項以基層醫療為重點的改革方案的試點,但試點做得並不成功,如果未能查找出原因,並從政策措施上加以調整,又如何能繼續推動基層醫療改革?

根據審計署的公布,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啟用首年,全部9個項目服務均未能達標;至2021/22年度,情況有所改善,9個項目中,有5項達標或超額完成,但仍有4項未能達標。

醫衞局解釋稱,康健中心成立後受到2019年的修例風波影響,其後又受疫情影響,窒礙中心原有核心服務能力。

平心而論,修例風波導致社會動亂,確實對社會整體造成重大影響,2020年發生疫情之後,也使政府將主要的工作放在抗疫方面,也會對地區康健中心的試點運作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假如將葵青地區健康中心整體服務未能達標,全部原因到推卸到這裏,而不從中心運作,政府政策、管理等方面作出檢討,並提出補救和修訂方案,則不利於基層醫療改革的推動落實。

2019年修例風波衝擊了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這令地區康健中心推動社會宣傳、社區推廣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不過,修例風波已經平息了近三年,這段時間地區康健中心的社會宣傳和社區推廣又做了哪些事?成效如何?政府必須就此作出回顧、總結和檢討,以便未來在全面推進這項醫療改革時,可以更有效地宣傳推廣。

2020年起,香港遭遇了新冠疫情,政府將主要精力,大部分資源都用於防疫抗疫方面,這是事實。但是,以預防為重的地區康健中心,難道不能在防疫方面發揮一定的功能嗎?發展地區康健中心與防疫抗疫並不矛盾,更非互相對立,正相反,政府如能充分利用好地區健康中心,推動社區防疫抗疫,不僅可以促進地區康健中心的成長,累積經驗,在防疫抗疫方面,也能產生更好的效果。在這一方面,政府又是如何做的呢?

審計署的報告又揭示,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的人員流失率極高,成立後的首年流失率為50%,到2021/22年度高達101%,而且先後有3名執行總監辭職。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負責營運的機構管理不善,還是另有其他原因?政府也須作出全面調查和檢討。

基層醫療改革即將全面推出,而從署計署的報告看,作為試點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運行效並不理想,沒有達至預期目標,政府應認真總結,查找不足,作出補救,否則基層醫療改革恐怕很難達至理想效果。

文:文武

資深傳媒人,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