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悼念英女王的隊伍長達四公里 如何去殖? 文:陳思靜

今日英國領事館開放市民弔唁已故女王,不出所料大量香港居民自發排隊前往,人龍最長時更長達三公里,可見「戀殖」者為數仍相當眾多,明裡暗裡的「反共」甚至「反華」活動仍方興未艾,經歷黑暴時期宗教式的宣傳,而反中排華已成為他們的信仰,人心回歸仍有漫漫長路。大部分為英女王痛哭的年輕人,只聽聞過殖民政府透過高地價預支港人財富,造就虛高的樓市所帶來的鍍金時代,並沒有真正經歷殖民統治,壓根對歷史無感、無知亦無興趣。

在《港區國安法》成立之後,他們害怕觸犯法例因而偃旗息鼓,但不代表邪教信仰消失,所以借悼念英女王,把宗教熱誠投射在這個偶像身上,也順便噁心一下中央政府和中國人民,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讓他們有機會名正言順地進行宗教活動「稟一下神」。我們必須以根治邪教的模式進行拯救工作,與邪教鬥爭進行宣傳戰,杜絕暴動思想和進行「去殖民地化」。

「去殖」是總體宣傳戰,是對整個文化界別的爭奪,至關重要的是一個可控的宣傳環境,把傳媒和教育完全控制在手上;而香港的藝文界先天傾向「普世價值」,本地藝術市場也以黃黑思想為導向,我們可以《國安法》為楔入點,先遏止一些超越紅線的行為,為文藝作品把關,再用行政手段縮減「西方價值」在香港的文化市場,加大對去殖類型作品的投資和援助,用利益吸引一些較中立和貧窮,而有社區影響力的年輕藝術家。

以行內人管理行內人的模式,讓年輕藝術家自行探索新興市場,組織起這些投誠者形成戰力,在輿論層面給予他們有力的保護,以威逼利誘的方式重奪文化藝術界的控制。成功之後才動用手上所有的宣傳工具,把殖民時代英國對香港人的壓榨以及民不聊生,以電影、劇集、音樂、小說、畫作、網藝等各文化領域進行軟性宣傳,具體操作實在不困難,我們只需把事實和真相說出來就行。

另一方面全力爭取屬於「香港」的圖騰,例如已故的影視巨星,塑造他們愛國的人設型象,利用凝成戰力的愛國藝術組織,配合「主場優勢」進行持續而有力的攻勢;在取得本地圖騰的控制權階段性勝利之前,絕對不要適得其反地進行大規模正規的愛國宣傳,只需要在青幼年教育方面默默下功夫就行。要「去殖」先要得文化、要文化先要取傳播、要傳播先要奪藝界、要藝界需要棍子和胡蘿蔔。

文:陳思靜

擊劍任俠 快意恩仇 浪蕩宦海 十載浮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