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如何應對「移民潮」? 文:寒柏

近年,傳媒推波助瀾下,港人又談起「移民潮」。大家應否移民是一回事,但值得大家想清楚的是,「移民潮」下,港府的財政及福利制度應該如何作出調整。

▪︎ 近來港人大談移民,明顯是受到「政治洗腦」所致。其實「修訂逃犯條例」跟絕大部分港人都沒有什麼關係,一班青年卻好沒來由的走出來參與暴動,然後一大班中年人則躲在後面大吵一場。這「盛宴」過後,「黑暴」潰不成軍,大部分泛民政客鋃鐺下獄。與此同時,香港依然平穩,某些港人深信的什麼「中國崩潰論」亦沒有發生過,出問題的反而是歐美國家。所謂「千古艱難唯認錯」,這班港人如何自處?要麼就是保持緘默,要麼就是離開。

▪︎ 某些港人如此勇敢的決定移民,除了是對國際形勢出現嚴重的誤判之外,就是香港的大門從來沒有關閉。港人移民後,仍不必即時放棄香港居民的身份,亦可以享有港府的所有福利。這些喊移民的人當然有「底氣」了。記得祖父輩中,有親戚於上世紀70年代移民,老人家當年是老老實實的交出身份證,完全放棄了香港人的身份。當然,那時候亦開始有人偷偷的保留了身份證,算是首代左右逢源的港人了。其後,80年代爆發「移民潮」,絕大部分港人在申請英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的居留權之際,亦沒有放棄過港人的身份,還有不少家庭以「太空人」的方式經營,一家人分隔兩地,打算在回歸前賺盡才走。港府如今要想清楚的是,我們應否讓決定移民的人繼續保留港人的身份呢?

▪︎ 退一步來說,就算我們對決定移民的人採取寬鬆的態度去處理,依然容許雙重國藉的情況,但最大問題是,我們根本不應該讓已移民的港人,繼續享有港人的福利。離開的港人明明已移民了,每年只會回港一、兩周,或幾年也不回來一次,我們豈能免費的讓他們享受香港居民的福利?若他們要使用公共醫療系統及急症服務,怎能不付全費?還要港府「包底」?

▪︎ 當然,這構想涉及法律上的問題,但港府絕對值得研究相關的規例,並作出有效的修訂。公共財政的大原則下,絕大部分的公共資源,應該留給本港居民。除非是退休人士,他們退休前又在香港交稅了若干年,或退休後收入不足,或難以在香港生活,才值得港府給予他們支援。一般香港居民因種種原因而離開香港,亦應該對香港有持續的貢獻,至少付足稅項,並達到一定的金額,才值得享受到我們的公共服務,豈能容許投機份子繼續左右逢源?

▪︎ 近年,港府不斷推出一些紓民解困的措施,例如是「全民派錢」及「全民派消費券」等等。以上措施之目的,明明是刺激本地的經濟及消費。但不少已移民的港人,卻身在海外,只因依然拿着身份證而同樣可享受這些優惠。甚至乎,他們根本不必回港亦有機會得到這些好處。港府包容已移民的港人「拿着數」,這不是本末倒置嗎?為何不定義清楚每項財政措施之目標人物?為何不修訂相關法例?為何要害怕法院干政?

香港經濟持續不景氣,原本以「高地價政策」來維持的財政政策,恐怕終難持久。港府要擺脫被「高地價政策」綁架,除了要考慮廣濶稅基、集中火力「開源」之外,就是要「節流」。很多公共政策,明明是為了紓解本地居民的生活,或用意是希望可以直接刺激本地消費和經濟。我們又怎能眼白白的讓納稅人的錢,好沒來由的流到海外?

某些港人喜歡移民,悉隨尊便;筆者也衷心祝福他們在海外找到一片新天地。但麻煩他們請先放下香港身份證及護照。至少,港府應該先想方法阻止他們回來搶掠我們納稅人的錢!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自由撰稿,醉心武俠小說創作;近期發表《汴京遊俠傳》、《獵頭交易》、《清明上河記》和《天人》等小說。著作還包括《金庸雅集:武學篇》和《金庸雅集:愛情、影視篇》等等。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