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大灣區還待全面通關好時機 文 : 吳桐山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大會上,勉勵港人融入大灣區發展。之後,香港就有很多文章、聲音,呼籲港人北望神州、開拓新路。

說到北望神州,我可謂身體力行。畢業參加工作十幾年了,有幾年在香港工作,有幾年在深圳工作,亦有幾年做跨境工作者,住在深圳每天往返香港上班。打過工,也做過生意。可以說,什麼形式我都試過。因此我一直是不遺餘力寫文章呼籲大灣區融入做得越快越徹底越好。尤其是過去兩年,港珠澳大橋和高鐵香港段通車,我更是寫了不少文章呼籲擁抱一小時生活圈。但今年以來我都沒有說這樣的話,我甚至在文章內向之前呼籲大家做跨境工作者道歉。原因很簡單,因為封關一招KO港人北上的可能。

如果在過去幾年你做了跨境工作者,組織了跨境家庭,那今年整整一年(甚至更長)的封關,相信是最慘烈的酷刑。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的事情多不勝數。跨境家庭只能紛紛拆倉。

我知道,香港融入大灣區是長遠國策,大方向絕對是對的,但講任何說話都要講時機,恭喜發財和節哀順變什麼時候說,是有講究的。同一句話換一個時間,就顯得不恰當。

我認識一些跨境家庭和跨境工作者,在過去一年,很多都已經由跨境變成定居內地,因為內地市場大、發展空間多,要二選一肯定是有內地沒有香港。也有一些人打算回內地拼搏,但因為封關而遲遲不能成行。

我們現在老是叫港青北望神州,要知道,很多港人一早就已經在內地發展,在內地有物業、有工作、有老婆仔女。對於這些人而言,已經不用再叫他們北望神州了,因為已經做了。「北望神州」的呼籲,對象是那些對內地認識了解不多,在內地缺乏人脈、沒有工作、更沒有固定居所的人。對於這些仍未北望神州的港人,你要他們跨出第一步,在現在封關的情況下,如何成行呢?難道馬上就收拾家宅細軟,做檢測,然後去深圳隔離14天?隔離完之後,住哪裡?就算租房子都不是一天就可以租到。

記得我當年在香港工作,有朋友介紹我去深圳做,我都來回跑了多次,跟朋友吃飯,跟潛在僱主見面,各方面條件都談妥了,我再在深圳租地方住。計算下來我穿梭深港兩地不下十次,才能最終確定北上工作。如果按照現在的隔離政策,每來回一次要坐「疫監」28日,我來回10次要10個月時間,這樣的成本誰負得起?我早就餓死了,潛在僱主也不可能等我。

因此,去年談論融入大灣區,身邊還有一些朋友興奮地躍躍欲試。但今年鋪天蓋地說融入大灣區,身邊朋友一句過來:「如何在封關的情況下融入?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封關情況下不可能融入大灣區

當然,未來某一天,有可能不再封關了,那融入大灣區的說話,就留待那天再說吧。你為什麼明知道封關政策限制了我不能做,卻不斷叫我做呢?

香港永續封關,主要責任固然是香港疫情反覆,但對於那些有意融入大灣區的積極的港青,這個結果是無奈的。因為眼下的香港就好像國泰港龍一樣,可能只是部分人黑暴化、政治化,但飯碗打爛,卻是所有人一起埋單。防疫也一樣,當日普及社區檢測,全港有180萬人做,其實是超出我的預期。說明最少有180萬人是積極防疫的,但那又如何,有另外一部分人不積極防疫,代價一樣是所有人一起付。今天,香港並不是沒有積極的青年想融入大灣區,而是防疫政策完全阻斷了融入大灣區的機會。因此再呼籲人北望神州只能令人聽起來洩氣。

香港已經封關接近一年,哪怕有機會開通健康碼,我相信限額也會很少,以千計算,相比起原來深港兩地每日數十萬人往來,意味着兩地的往來規模縮減到只有1%。什麼時候才能回復昔日的自由往來通關,暫時還處在無盡黑暗的隧道中。還記得今年二三月封關不久,我是最早斷言,一旦封關就很難再開,我甚至早早就說,今年之內不要想開關。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我發神經,但現在看看日曆,即將11月了,是誰沒有看清事實?現在大家還有一個希望,就是有疫苗之後就可以回復昔日榮景,這個是大家下一個破滅的幻想。我相信,即使有疫苗,都不可能自由通關,最多維持健康碼下的低水平通關。要兩地回復完全自由通關,在可見的將來都不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叫港人北上融入大灣區?我早在4月、6月就多次發文,建言搞大灣區防疫一體化,成立大灣區衞健委直接負責三地的防疫工作,這才能融合。融合是要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眼下一票否決的障礙就是防疫。不做這些實質的工作來掃清融合的障礙,請問如何融合?但願有人教我。

 : 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