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香港創科之路 (一) 文:寒柏

港府最新「北部都會區」之規劃,把新界北好幾個新市鎮相連,並將落馬洲河套區納入其中,銳意「再出發」,除了希望可以紓解房屋供應短缺問題之外,亦打算發展出全新的科技產業。有專家更以「北創科、南金融」為一個構想圖,希望香港除了以中環為中心的傳統金融及地產業之外,可以建構一個全新的「創科中心」,逐步形成「雙核心」的發展。

多年以來,香港成為金融中心之後,成本上漲,香港早已需要向「高增值」的產業發展。儘管「高科技產業」不一定都會成為「高增值」之產業,但香港作為成熟經濟體來說,當傳統製造業逐步「北移」之後,發展「高科技產業」無疑是一條可行之路。可是,自回歸以來,我們的多次嘗試亦不太成功。

以回歸20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雖然各行各業都有不少人才,但失敗機率卻不少。無論是做物流,零售,建立品牌或專做代工等等,港商都敵不過「歷史大趨勢」。各行各業往往最多只能興旺幾年便進入艱難期,或被內地逐步取代;而且,大搞創新的香港公司反而會最快陷入財困。多年以來,在香港,只有專注房地產發展或投資,才可以「本小利大」及「穩賺不賠」。

以香港坊間傳統智慧裡,還有一句:「high tech,揩野;low tech,撈野。」即使是做最傳統的生意,也不一定能賺錢,更何況是「高科技產業」?

回歸初期,香港已打算發展「數碼港」,但為何內地科技龍頭企業都選擇落戶深圳及杭州?相關的研究及討論早有不少,筆者打算從一些在香港所發生的軼事,側面去探討這個問題。

所謂的「高科技產業」,也始終離不開教育產業之發展。因此,香港於回歸後即大灑金錢到教育界,大量投資到各所大學及準大學裡。

於回歸前後,筆者正上大學,某程度上見證了這段歷史,看到港府大力投資大學教育產業的一幕。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正值金融風暴,港府財赤嚴峻,但依然毫不吝嗇、咬緊牙根的把錢投入教育產業裡。記得大學校園裡,忽然多了很多著名的客席教授。某些教授還是「重金」由某些美國名牌大學請來。記得本地教授們還談及新的考核制度。教授們除了要受學生評級之外,也要計算他們發表的論文數目及研究成果等等。

政府的錢是否都用得其所呢?有趣的是,除了「軟件」之外,港府在教育板塊投資得比較多的始終仍是「硬件」。

除了越來越多高級學府都升格成為大學之外,大學裡只要仍有地、仍有空間,都會用來興建一棟又一棟的「教學大樓」。筆者看到的是,短短幾年之內校園裡的辦公室及課室越來越多,配套也越來越美觀。本來簡簡單單的大學飯堂,裝修成如高級快餐店般,電腦室購置的是當年最快最新的電腦,宿舍都「一夜之間」翻新了,像高級旅館無異,並安裝上冷氣及當時還未普及的寬頻,所有細節都十分貼心。各所大學每年的不斷「大翻新」,都在回歸後開始。

有趣的是,記得某教學大樓外牆每隔兩年便上一次漆。當年,教職員曾戲稱由於該年用不完撥款的話,下年便會被扣掉,所以學校都會想盡辦法把錢用完。

投資「硬件」並非一件錯事,但如果以一盤成功的生意來說,我們總看到相關的「經濟條件或基礎」,並逐步建構出成功的「生意模式」。很多時候,有好的「軟件」及「商機」,才會有「硬件」。

上世紀末,能夠把個人電腦、軟件、智能手機及互聯網活用及發揮光大的「起點」都在美國硅谷,與「宏偉的教學大樓」、「寬敞的課室」、「新潮的飯堂」及「裝有冷氣的宿舍」都沒有必然關係。反而,美國各大科技龍頭於創業成功後,才會高薪挖角之餘,為能賺錢的員工興建美輪美奐的工作室、休息空間與任吃的「自助餐飯堂」。據蘋果創辦人的講法,第一台商業化的「個人電腦」之萌芽,就在他家裡的地庫車房之內。

港府無論在投資教育產業或創科產業的路上,卻是「反其道而行」,先興建外觀「帥氣」的「教學大樓」、「數碼港」及「科技園」。

投資「軟件」比「硬件」重要,本來是常識,但卻是知易行難。港人投資「硬件」,好歹也有經驗。「數碼港」周遭的物業大升值,「科技園」也投資也至少看到穩定的租金收入及現金流,這些都是「觸得到、看得見」之物事。反之,我們如何判斷所投資的「軟件」是否划算呢?

多年來,大部分港人過度專注房地產發展,在回歸之初亦沒有運用好自身在金融領域上的優勢。無論是政府或商界,我們都無法擺脫「房地產主導」的思維。既然安在香港已有「穩賺不賠」的地產生意,港人又怎會有冒險精神去在「高科技產業」裡打拼呢?

這句「high tech,揩野;low tech,撈野」亦總結了普遍港人的經驗與價值觀。

(待續)

文:寒柏

從事金融業,亦為自由撰稿人。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