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內地考察團 港青需仰觀俯察 文:李 懿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已將內地考察項目納入課程架構,學生將跟循校方安排參加赴內地考察活動並撰寫考察報告 ,期望以交流考察的學習經驗,了解國家發展現況以及國家與香港的互動關係。事實上,政府過往透過教育局、民政事務局及其他政府資助項目進行赴內地交流項目,但亦面對交流內容未能與時並進、交流學習成效不彰的挑戰 。筆者認為,政府應避免考察團淪為「填鴨式遊學」或「公費旅行社」,要真正配合公民科綱要,着重以考察內容配合並深化知識,以達知行合一。透過細化考察團行程激起學生興趣,真正實現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對國家的認識,提升國民身份認同等課程宗旨。

一衣帶水 瞻古望今

從教育局公布的二十餘條建議行程中可見,短期考察團目的地多為廣東省附近地區 ,就時長所限,行程的設計應簡而精,細化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關聯,更要突出廣東文化與港人息息相關,香港的歷史、文化、經濟皆離不開與內地的互動發展。行程亦要就近取材,以粵港澳歷史或文化題材為引,以參觀代表性歷史建築或博物館為主體,到訪時由具備相關領域知識的工作人員輔助帶領參觀,探討粵港澳近代文化及現代生活異同,避免走馬看花。

萬里河山 縱深橫闊

而佔四至五日行程的路線則前往福建、湖南及貴州,除分別考察當地歷史文化以外,亦會涉獵經濟、環保及天文建設等範疇。此類內地考察團則可將目光放於更多元化的大型項目上,尤其加大比重於教育局指引中提及的「環境保育」、「科技與創意產業」、「城市規劃與人民生活」課題 ,如參觀內地企業或重點學院,助力香港青年了解於內地升學資訊或就業方向前景;或參觀具潛力的科研或文創交流項目,了解國家在現代科研、生態、藝術的多方面發展。這樣,青年了解國家發展的步伐才不再停留於書本層面,而是在實地學習與親身體驗中建構國家及自我身份認知,助其個人生涯規劃,更可思考自身應如何貢獻國家和香港。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寄語香港青年,要持續擴寬國家事務及國際發展的眼界,培養及鼓勵其民族自豪感及主人翁意識,在各方面特別關愛青年人發展 。新一年度《施政報告》亦提出要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推動學校在課堂內外推行國民教育,加強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和民族自豪感,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公民及社會發展學科作為近年高中課程改革下的產物,內地考察團是香港青年親身接觸內地文化的第一步,作用尤其重要,考察團細化後將有助於香港青年對中華文化及國內發展有正確的事實認識,並以學術或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兩地青年關係,配合公民科課程鼓勵學生思考兩地文化異同及身份議題,重新建構香港青年國民身份認同。

文:李懿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