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惜社會代價卻漏了醫院? 文 : 吳桐山

哈爾濱市最近爆發一小波疫情,執筆時已經有75個感染者與之關聯。起因是一名87歲的陳姓男子,早前因為中風入院,導致兩間醫院同病區多名患者、陪護人員以及7名護士、1名醫生感染。奇怪的是,這位陳姓伯伯住院期間曾有發燒症狀,但就一直沒有進行核酸檢測,搞到幾十人受感染。

新冠疫情一開始,吳桐山的觀點就比較另類,我早在1月29日就在《堅料網》撰文《要防疫不要停擺》,其論調與近日美國多地爆發的示威上面的標語「End The Shutdown!」如出一轍。之後我又在不同的平台提出類似觀點。為此,沒少被人咒罵。我明白,生命誠可貴,疫情當前,好多人一聽到這種論調,就情緒化地覺得這人是病毒的幫兇。其實我一直都強調要科學地做好防疫工作,而不是不理性地、打擊面無限廣地去阻礙社會運作。我提出這種說法,是因為我覺得,包括中國、歐洲、美國在內的全人類(當然其中也有部分人持類似我的觀點,但不是主流)這次採取的防疫措施,很多超出了防疫措施本身。打個比喻,如果這是一場足球比賽,我見到自己球隊球員,做出一些飛腿踢人、揮拳的動作,我提醒隊員不要這樣做,但群情激昂之下,隊員說:「你這是不要防守,想自己球隊輸嗎?」這根本是兩回事,當然要防守,但防守不是無限的。

人們總說這是一場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好,戰爭怎麼打?關鍵是搶戰略據點,所謂兵家必爭之地。如果敵軍要侵略,我們肯定要重兵駐守一些要塞。要塞一般都是進軍所必經而且是狹窄的道路,例如一些山路隘口;相反,如果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其實無險可守。這場疫情,我們採取了打擊面極廣的措施,包括停學、停工、停市,一家公司一個人確診,全公司隨時要停工。我們大部分口岸都已經來往寥寥,甚至勸自己人都先別回國了。但醫院一個發燒的老伯,我們卻不做檢測。我不知道是否是因為老伯病情緊急所以未能檢測,但既然有發燒,最低限度可以安排住單人病房,醫護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我們戰略要塞漏洞百出,卻在大平原上不計成本地圍堵,這樣打仗會成本巨高,最終可能把自己耗死。

病毒傳染性強,不會一時三刻歸零,甚至說今個冬季會捲土重來。也就是說,再過6個月,可能下一屆的新冠病毒又發貨了。我們要檢討防疫措施的成本效益,在病毒傳播的戰略要塞,盡量堵死;但在平原地帶,圍堵成本高得可怕,只能讓大家長期堅持做好個人衞生,降低傳染基數。我希望社會盡快回復理性思考每一種措施,哪些只能是應急措施?哪些才能是常規的防疫措施?我最擔心的是現時全球都把「封關鎖國」視為常規的防疫措施看待,無可否認這有利於切斷病毒傳播,但這能視為防疫措施嗎?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有基本的邏輯判斷。殺人還能切斷病毒傳播呢?你怎麼不殺?我一直希望等科學家搞清楚病毒傳播途徑之後,可以科學、精準防疫,可惜在歐美各地,暫時我只是看到政客因為擔心背負疫情責任而將全世界推向更嚴峻的深淵。

文 : 吳桐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