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製造
國家發展一日千里,香港怎能墮後太多太遠 文:謝悅漢
筆者不想再挖更多政府黑材料,以為我要抹黑港府,但港府是否要符合《基本法》107條財政預算量入為出等要求,要推動本港經濟往前走,除了鞏固提升金融、貿易和航運的傳統優勢,亦要培育創科作…
為什麼每次都是外資投行牽着香港股票的鼻子? 文:悠然
德銀與香港機構最大的邏輯分歧在於:前者觀察產業升級動態來判斷中國是否可能解決經濟問題;後者默認產業升級大概率失敗,現有製造業進展屬於產能過剩。即香港機構的邏輯又回到了寬鬆政策,通過…
政府推行多項大計劃,沒有效率和節約精神,又怎能完成任務達到目標 文:謝悅漢
一河之隔的深圳在多方面已跑贏香港,政府高層必須深刻檢討和反省,不能再用各種理由搪塞,一定要努力查找不足改革創新,方能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相信這是全港市民的祈求和心願。 文:謝悅漢 資…
廣東以科技產業取代房地產,對香港具啟示意義 文:文武
但廣東的經濟也存在困難和痛點,去年廣東GDP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但經濟增長率只有3.5%,低於年初預期的5%的目標,也低於全國5%的增長水平。其中一個重要的…
西方看衰中國不明智 文:黃頴灝
世界銀行資料顯示,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過美國,穩居世界首位,2022年佔全世界比重為30.2%,成為全球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製造業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美國製造業…
德國怎麼辦? 文:悠然
德國的經濟未來必然每下愈況,不要說德國能否工業4.0,就是能不能保着工業強國的位置,也十分可疑。 文:悠然 學研社成員、傳媒人、經濟人,從事媒體編、寫、評、教工作達二十年,擅長發掘…